文 | 張豐

河南南陽官方媒體《南陽日報》的一篇宣傳報道,讓“水氫發動機”進入公眾視野。

據傳官方在這個項目上投入幾十億元,當地媒體報道稱,項目建成後,可實現產值300億。

不過,這件事一出,就引發廣泛質疑。有資深專家說,“‘水變氫’這個事絕對不可能,能量守恆定律就不允許,這可能是一個騙補事件”。

這事兒到底是不是騙局?現在還不好說,涉事企業董事長龐青年還回應稱“不是瞎編的”。

南陽工信局在回復新京報記者時表示,“目前該項目仍處於研發人員的驗證階段,並未正式生產,也未經過工信等相關部門的驗收,報道用詞不當,信息發布不準確導致誤解”。

目前,南陽工信局已經要求龐青年“寫情況說明”,同時相關部門協調處理此事。

一、永動機式的設想?

龐青年在2017年8月21日就宣佈水氫燃料汽車下線,並宣稱“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就能行駛。

但是,記者通過啟信寶查詢青年集團的專利信息發現,其大部分專利為“外觀設計”專利,與氫能源相關的一條專利信息為2018年9月11日發布的氫燃料電動客車,其專利類型為“外觀設計”。

從「巴鐵」到水氫發動機,又一個嘩眾取寵的騙局? 新聞 第1張

到現在為止,這項技術都還沒有專利。

多名專家在接受採訪時就指出,所謂“水氫發動機”,完全是個忽悠人的概念,就和江湖上經常流傳的“水變油”一樣,在理論上都是不能實現的。

那麼,這個水氫發動機,是不是又一個永動機式的設想?

龐青年早前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車上面放一個儲備水的水箱,什麼水都可以,不管是井水、河水還是海水,通過一個奇妙的裝置,都可以變成氫氣,然後再通過這個“水氫發動機”轉化為動力。

但是,這個籠統的表述,也並沒有指出,水是如何轉變為氫動力的。甚至,這樣的表述也比較業餘。

二、“民科”的偉大夢想?

這個真假難辨的水氫發動機與龐青年的表態,讓我想起“民科”這個詞兒。

現實中,民科不少。他們缺乏足夠的科學素養,很多文化程度並不高,但卻號稱能夠做出足以獲得諾貝爾獎,甚至改變人類的科學發現。

此前民科愛好者郭英森在某節目上提出“加速系+引力波+物質波”理論,就是這樣。雖然 “引力波”的概念被印證,但其理論卻是根據UFO、太極八卦與物理科學“生拉硬湊”而成。

前幾年,我在一家報紙編輯部工作的時候,也曾見識過很多這樣的“成果”,幾十頁紙上密密麻麻寫着自己驚天動地的科研成果——他們連輸入電腦並打印出來的工作都沒做。

這說明他們本身是和時代脫軌的,這些狂熱的“民科”多半讓人同情,大多數“成果”都被我這個新聞編輯丟進了垃圾桶。

通常來說,這些人只是自己受到內心煎熬,不會傷害到他人。只有極少數人會對自己的“發明”進行轉化和變現。

從「巴鐵」到水氫發動機,又一個嘩眾取寵的騙局? 新聞 第2張

民科能夠成功,需要一個特殊的土壤。他要有一定的資金作為前期投入,也需要用這種“偉大夢想”去打動有資源的人。他們選擇的地方,通常是比較封閉的三四線城市。

這些城市在城市競爭中處於劣勢,招商引資較困難,對引進這種能改變命運的企業,有着強烈的渴望。

前兩年被媒體曝光的“巴鐵”項目就是典型,當地政府甚至為此立項做了工業園。

這一次的水氫發動機,我們不能確定這是民科產品,但至少有着民科的嫌疑。

何況,如果真能實現300億的產值,這就幾乎相當於南陽2018年GDP的十分之一,也讓人覺得不真實。

“水氫發動機項目”到底進展到何種程度,需要更多的信息披露。

但是如果這是一個騙局,南陽不但應該及時終止它,防止損失,而且應該進一步做出調查,向公眾揭示真相,揭露“騙局”是如何運轉的。如果不是騙局,那麼就應該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