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股份更是頻繁變更折舊年限,2011、2012、2015年三年變更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三年合計「創造」近21億元的利潤。房屋及建築物先從20年變更到30年,再變更到40年;機器設備從10年變更到15年,再變更到19年,2015年再次變更到24年。

2015年,面臨保殼壓力的ST金*,也是採取變更固定資產折舊的方式,使得當期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減少2123萬元,同時還調整了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比例,如此使得當期凈利潤增加3100萬元,是當期凈利潤1044萬元的3倍。

2014年,河*鋼鐵通過調整固定資產和機器設備的折舊年限,變魔術一般地「創造」了十位數級別的利潤——15億元,是當期凈利潤的2倍多。

通過變更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來調節利潤,一般多出現在鋼鐵、航空機場、商業地產等重資產行業,而調整(創造)利潤的目的多是為了保殼。當然,不排除其他行業的上市公司也玩這樣的財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看到企業的利潤時,還得弄清倉利潤來自哪裡,是來自經營,還來自財技。

對某些上市公司而言,固定資產折舊期限肯定是越長越好!


只有不斷進步,才不會被淘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