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皮

       真皮就是将动物的表皮剥下来后经过化学处理加工后制而成的。目前市场上常见鞋用皮革种类有牛皮、羊皮、还有一些特殊的皮革,如马皮、鱼皮、蛇皮、蜥蜴皮、鸵鸟皮、鳄鱼皮等等。而鞋类最常用的皮革还是牛皮、猪皮和羊皮。
 
2. 人造皮革/合成皮/仿皮
       合成皮为PU和PVC等人造材料的总称。指经过一系列化学、物理加工鞣制而成的一种较耐用的材料。它是在纺织布基或无纺布基上由各种不同配方的PVC、PU等发泡或覆膜加工制作而成,可根据不同的厚度、强度、耐磨度、耐寒度和色彩、光泽、花色、纹路图案等要求加工制作,兼具质感与品种花色繁多、防水性佳、边幅整齐、利用率高和价格相对真皮便宜等特点。
 
       虽然有许多廉价鞋都是用PU及PVC等人造皮革制成,但这并不代表PU及PVC制成的鞋子品质不好,其实也有不少品牌鞋也是使用PU及PVC等人造皮革来制鞋的。PU通常拿来制作鞋面,而PVC的物性较PU为差,大多会拿来做为鞋子、包包等用品的内里。人造皮革可应用的范围很广,例如各种鞋子、包包、活页日志本、工商日志、万用手册、名片夹、识别证夹、便条本封皮…等各种办公用品皮件。
 
       人造皮革的纵切面可看到细微的气泡孔或表层的薄膜及人造纤维、纱线或绒底。人造皮革因造价较真皮便宜,所以从早期到现在一直都是极为流行的鞋面、内里与中皮材料。仿真皮的PU其外观、手感酷似真皮,但细看皮面多数无毛细孔,但由于现代人造皮革制作工艺技术进步,亦有人造皮革做出有真皮毛孔般的效果,不过一般人不易辨识。
 
3. 真皮与人造皮革的简易辨别方式
       真皮与人造皮革最大的辨别技巧便是看接缝处切边断定是否为真皮,许多低价鞋都用折边方式避免被看出非真皮鞋子,但用力挤压,假皮较不会产生褶皱,但因闻起来的气味与真皮不一样,故还是可以和真皮做出区别的。另一方式是用火点燃,当纤维被点燃后会结成疙瘩的是人造皮革,会发出毛发气味的便是真皮,如果不记得毛发的味道可以先拔几根自已的头发烧烧。
 
4. 牛皮
       鞋类最常用的皮革为牛皮,一张完整的牛皮有40几尺到80几尺不等,依牛的种类不同有水牛,黄牛,大牛,小牛,奶牛等等。其中一张皮里面皮质最差的就是前肩后座还有皮边(腹部皮革)这些部分的皮革纤维松散,褶皱比较多,尤其是生育过的母牛,腹部纤维会更加松散。最好的位置是皮心和半肩背,一般大品牌尤其是爱马仕,据说只采用皮心。如果你购买一个皮包或鞋子,发现皮革有的部分光滑,有的部分有褶皱,那就有可能是使用了皮边。牛皮都是整张贩售的,不分位置价格统一,所以一般品牌商家通常在包包的正面使用较好的位置,而侧面使用皮边,鞋子也是如此,鞋面使用皮心、背部,而侧面或内腰就有可能使用到皮边。如果能买到一双全部都是皮心做的鞋子,那么也算是比较幸运的~不过较为考究的品牌则会尽量规避皮边。
 
       面皮是牛只的表面皮革(第一层皮),俗称珠面皮,也被称之为「会呼吸的皮革」,除了皮革会呼吸透气外,更有人工合成皮无法取代的弹性、延展性、透气性以及天然纹路。该层牛皮是由表皮层和真皮层所组成,其纤维量占一整张完整牛皮之90%以上,而当中的表皮层决定了该张牛皮的触觉质感细致与否。
 
       未经加工处理的牛革保留了牛皮的天然纹路(如胎记、血管痕、虫斑、烙印、毛细孔、生长纹、牛颈纹甚至碰撞、打斗造成的伤痕等),每张皮革都是独一无二的,件件不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光泽、延展性以及特殊的手感,使用得越久颜色会越显得有质感。一件真皮的使用率依不同产品的使用面积及制作要求,可用率约从50%~85%不等,故制成品瑕疵较少者,或使用面积较大又无分片裁切的产品价格大多相对较高。优质皮革的寿命约为10年左右,次级的约为5~7年,劣等的约仅2~3年左右。
 
       牛的第二层或第三层皮通常称为二榔皮,因无表皮层与真皮层,位属牛皮的最下层皮下组织,通常以片皮机剖层而得,纤维量不到10%,皮身的韧性与抗撕裂性较面皮差,其延展度也较大些,故会被制成反毛皮或于表面加一层塑胶膜制成贴膜皮(PU-coating)。
  •        反毛皮(Suede):将皮面打磨成绒毛状,再用染剂处理成各种颜色,呈现柔软舒适的温暖质感。
  •        贴膜皮(PU-coating):于二榔皮的表面涂上PU树脂(薄膜-较便宜)或覆盖PU发泡层(厚膜-价格较高),因品质稳定、款式颜色与纹路多变,可用率极高,部份高档特殊表面处理的厚膜二榔皮价格甚至可直逼头层牛皮。
 
5. 依牛皮的制成等级与染色加工方式可区分为苯染皮、半苯染皮和涂料皮
    a. 苯染皮(Aniline leather)
        苯染皮是以染料浸染出各种颜色,质感天然,但仍保有牛皮的胎记、虫咬疤痕或打斗伤痕。亲肤性佳,手感柔软绵密,单价通常比较昂贵。苯染皮在牛皮中是最自然的极品,也就是所谓的「全珠面皮」,因染料直接染透皮身,表层几乎没有上任何的著色和涂饰,不能覆盖牛皮表面的纹路或任何瑕疵,毛细孔和表面纹理清晰可见,由于几乎没有粉饰处理,挑选原皮的时候要求相对较高,所以选用的皮身要上选,表面需完整且瑕疵较少,故选取原皮不易也相对较难保养,然这类型的皮革最具有质感,其魅力来自于它的亲肤性与细致的触感,苯染皮的皮革质感与触感虽然比较好,但因保有皮革毛孔,皮革很容易会有水渗入的问题,故制成品通常需加鞋乳、乳液或皮革油来进行保养或加鞋蜡来做防水保护。
 
    b. 半苯染皮革(Semi-Aniline leather)
        半苯染皮非完全的天然,其表面经轻微的染色加工后会再上层轻薄色料,以改善其天然的瑕疵,减少因不同部位皮肤吃色状况所引起的色差,但仍保有其天然的触感,不加工涂饰过度,让半苯染皮革既拥有接近全苯染的天然质感,其表层的处理让表面又拥有保护效果,可以说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皮革种类。
 
    c. 涂料皮革(Pigment leather)
        涂料皮通常是将原皮经过修磨处理表层上的瑕疵和斑点,然后经过染料处理后在表皮层进行涂饰以遮盖牛皮的天然纹痕,为了加强美化皮革,通常会压印各式纹路让整体皮革的表现均一,并达到多样变化的效果。经过涂料加工后的皮革在外貌上会呈现「几乎一致」的特性,可以展现出普罗大众「标准化的美丽」,价格相对苯染皮便宜,是使用率较高的牛皮,易于保养,但手感不如苯染或半苯染皮来得好。
 
6. 羊皮
       羊皮皮面毛孔扁圆,毛孔清楚,几根组成一组,排列成鱼鳞状,弹性好且皮薄,手感像丝绒一般。用羊皮加工制作的皮制品,皮质细腻、柔软有光泽但不像牛皮制品那般明亮,用力挤压皮面会有明显的折皱产生。羊皮十分娇贵,比较容易撕裂或划伤。但是羊皮拥有柔软的特性,比较适合用来做皮衣、手套等需要关节灵活运动的东西,尤其是绵羊皮的触感柔软而细腻。
 
       做鞋子和包包的羊皮一般多是山羊皮或小羊皮,用山羊皮做的鞋子鞋面柔软舒适,如果用来做筒靴,可以非常贴合小腿,有一些好的鞋子连内里都是用羊皮去做的。山羊皮比棉羊皮稍微耐磨一点,但是对比牛皮来说还是十分娇贵,如香奈儿很多包包就是用山羊皮来制作的。
 
       所谓奢侈品并不等于耐用品,反而因为其昂贵的材料和工艺,其实比一般的皮具更需要精心的呵护。皮革就是牛羊的皮肤,我们在呵护自己皮肤的时候都是各种小心各种舍得砸钱,对待皮具也是一样的,需要经常护理,小心使用才会让你的皮具闪闪发光~如果你是一个粗心的妹子,不建议购买羊皮制作的鞋子或者包包,尤其处女座,因为你会因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刮痕和摩擦而抓狂!另外羊皮在高档鞋靴中通常做内里使用,其材料细腻柔软且透气,如果一双鞋子是用羊皮做内里,那么外面使用的皮革通常也不会太差劲。
 
7. 猪皮
       猪皮革面毛孔粗大,三个并列成一组,呈三角形排列,皮革面触感良好,其透气性和吸湿性也比牛皮好,但不如牛皮美观,即使经过磨光处理,也可辨认得出来,故会用的到猪皮的地方大概都在内里,但仍有不少品质优良的猪磨面皮会使用于鞋面。由于猪皮的透气性及除臭功能极佳,不少高级鞋款的内里以及鞋垫均广泛采用猪皮材料,穿著感觉良好,透气又舒适,只要是天然皮革其实都是透气的,而且猪皮的价钱也比较亲民。 
 
8. 植鞣革
       植鞣革是一种经过天然植物鞣剂「丹宁酸液」加工完成的皮革,也叫树膏皮,它保留了材质本身的优点,是没有经过染色的原色皮革,不做过多的加工与修饰,天然无毒且环保,为无污染、无化学添加、自然且纯净之清新素材。经过鞣制后的皮革其表面保留了一定的皮革光泽度,可塑性强且环保,用来制作皮具、皮雕用品再合适不过。
 
       这种植物鞣染的染色制革技术会先从植物中萃取一种单宁酸的汁液,这种汁液一旦与皮革接触就能产生物理催化作用而使皮革变色。用手一次又一次的将染料和皮革揉合“By hand again and again.”的技术就叫做植物鞣革。其最大的优点除了保留皮革天然的特色外,更有别于化学铬染,不会破坏环境及危害人体健康。(注:除植鞣革外,其他的皮革大多是铬鞣皮,皮质偏软)
 
       植鞣革的特性就是坚韧耐用,一般来说皮身都较硬,很适合用来做笔记本、皮包、弹药匣、腰带甚至高尔夫球筒。好的植鞣革皮具产品可当作传家宝来用,它具有吸水吸油的特性,所以会随著使用的时间变长,皮具颜色会变深,也会变得越来越软,后期使用中更可以体会到皮革所带来的舒适触感,慢慢变成具有你个人特点的皮具,这就是所谓的养皮。植鞣革价格较贵,一般适合用来手工制作,也是做原色皮具、皮雕的最佳选择,所以植鞣皮做成的皮具价格也不便宜。LV的老花和棋盘格款手挽和背带基本都是植鞣革,很多大品牌都偏爱这种皮革。
 
9. 植鞣、半植鞣与铬鞣比较
        皮革会因鞣制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质感与特性,从原本会腐败的「生皮」(Skin)加工成可以永久保存的「皮革」(Leather),其过程就称为「鞣制」。
皮革的软硬程度:铬鞣皮>半植鞣皮>全植鞣皮。使用植物丹宁酸进行鞣制的叫植物鞣, 透过植鞣丹宁使纤维变硬变粗,优点是强韧 ,但若长时间没上油,则容易干裂或整个纤维变松散。另一方面,使用铬粉进行鞣制的就叫铬鞣。另有半植鞣,其制作过程先吃铬再吃单宁,可以改善植鞣过硬的缺点,但仍保有植鞣皮革的扎实感!
 
文 ● 张岱明
10. 皮革简史与植物单宁 (植物鞣剂)  History of leather and Vegetable Tanning Extracts

        人类鞣制皮革的历史很久,最早的兽皮来源,是打猎取得,然后人类开始圈养动物或放牧饲养,有了固定食肉来源,而副产品动物皮毛,就成为人类穿著衣物的开始,当时比较原始的生产方式,就是把毛皮加上塩后脱水晒干,以后加上脂肪(有人说是用牛脑),用脚踩手揉方式把皮给搓软,这个很基本的处理过程(与腌制食品的方式很接近),在希腊人荷马Homer写的史诗伊利亜德Iliad中有记载,描述当时亜述人Assyrians如何用皮来制造皮鞋及液体容器(用来装水的皮囊)。后来有人用树枝及绿色树叶烧火,用烟来勋干,也可以防止动物皮腐败,更可以消除皮的异味,竟然意外发现了酫鞣剂Formaldehyde,这是后话。

        在西元前三千年左右,两河流域的米索布达米亜Mesopotamia 的闪美人Sumerians,已经有女人穿著皮长裙,而腓尼基人Phoenicians会用皮来做船上的水管,埃及人除了用皮做衣物外还用来做手套及装饰品,罗马帝国时期,皮革已経广泛的用在各个省份,用来制造皮衣,皮鞋,军人身上的皮革护具,以及马的鞍座及缰绳。在义大利庞培PompeiI 古城中,还有皮革制造设备的遗迹,火山爆发灰烟盖过了一千八百年后,我们见证了古代的文明。而在1947年在死海附近的库姆伦山洞Qumran Cave ,意外发现有名的二千年前写的死海古卷Scrolls of Dead Sea ,也是分别用希伯来文,希腊文及阿拉米斯文,写在羊皮上,是基督教的重要圣经文献资料,为天主教梵蒂冈教庭承认。

        到了西元8世纪,西班牙(伊伯利亚半岛)那个时候是被信仰回教的骑术高明的摩尔人Moors统治,有名的科多瓦皮Cordovan leather就是在那个年代开发出来的,(现在人称的高价马臀革)当时回教的哈理发首都就在科多瓦,西班牙名是Cordoba,科多瓦有名的教堂,先是建造成回教风格,后来基督教的军队在1492年,把摩尔人完全逐出了,这座穆斯林礼拜堂被改建成天主教堂,与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的索非亚教堂正好是相反,先是天主教风格,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就被改建成回教的礼拜堂。由于摩尔人是阿拉伯人的一支,所以高大的阿拉伯马也广泛的运用到欧洲,如今摩尔人已经不见了,而科多瓦马皮风格及名称,却流传至今,而且西班牙骑术学校,全球闻名。

        中国人穿著皮裘的历史也很久,在论语中也有提及,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可见在周朝春秋时代,穿著裘革已经是富人的享受,子路是孔子门徒中比较富有的,但是中国人举竟是吃猪肉为主,猪皮大部分都吃光了,而且牛羊马皮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相对的少,所以皮革制品不多,除了羊皮及羊毛做的衣履之外,牛马是生产工具,所以基本上很少食用。有句谚语,三个臭皮匠 胜过诸葛亮,一方面说做皮的人头脑还是可以,也指出当时做皮的人身上,都是有些腐臭的味道,这也很符合制革的背景,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受不了生毛皮的味道,而怕进牛皮厂。

        至于人类什么时候开始用植物单宁来鞣皮,这已经无法考证,比较合理的解释,应该在公元前二百到前二千五百年,可能当时无意中用树枝或是木棍打软皮亁时,植物表面的单宁酸进入了皮里面,可以产生良好的防腐处理效果,所以植物单宁鞣皮方式,广为大家使用了几千年之后,直到西元1858年,发现了铬单宁Chrome Tanning 后,逐渐取代植物单宁,植鞣皮生产总值才减少了,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防部仍然把植物单宁视为战略物资,可见皮革在战争中的角色重要性。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四十年,美国政府才把数以千吨的植物单宁,放到市场拍卖。今天美国军人的手枪套,以及陆战队员用的刺刀柄,还是用植鞣革牛皮做的。

 为什么喜欢植鞣革    文 ● 张岱明

         好像在1986年,美国的一份皮革与制鞋杂志,登了一个广告,有数量达到八百吨的栗木Chestnut植物单宁要拍卖,大家都覚得好奇,怎么突然会有这么多的存货要求售,因为植鞣皮已经不是主流的产品,市场没有这么大的鞋底牛革需求,后来才发现是美国国防部把库存的战略物资清仓,因为二次大战期间,牛皮及植物单宁都是战略物资,必须维持一定数量的库存。后来,由于橡胶制品的出现,鞋底采用橡胶取代了皮革,所以栗木单宁也不再是战略物资,因此在市场出售。

        在西元 1858 年之前,所有的皮革都是稙物单宁酸鞣制的,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消失或是减少,台湾在二十多年前已经不再生产全植鞣牛皮了,相对于铬鞣皮,植鞣皮是比较传统而费时的生产工艺,所以目前为止,铬鞣方式生产的 皮革制品,占了九成以上的市场。水埸前段生产过程中,植鞣皮用的是植物单宁,俗称栲胶,所以植鞣皮也叫做栲胶皮,在广东一带,因为植物单宁叫做树膏,所以也叫树膏皮,在台湾用台语念的音是涩木皮。

        植物单宁是取自于大自然中的树木抽取物 wattle extracts,比如像栗木 Chestnut,杨梅荆木 Mimosa,橡木 Quabraqio,槟榔木 Gambier,塔拉 Tara等,因为可以生物降解 biodegradable,所以有人说比较环保。 而铬鞣皮用的是铬塩 chrome salt,或是硫酸铬,溶水性佳的无机塩,使皮革鞣制过程缩减至一晚或是更短,铬鞣,相对于传统的植鞣制程技术,可以増加皮革的丰満感,也可以增加皮革物理强度,增加皮革面积,保存期限长,所以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皮革工厂,都是用铬鞣为生产方式,铬鞣皮在制造过程中,也可以做到最好的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回收废水,不会造成汚染,所以不一定铬鞣皮就不环保,目前铬的回收率都在 97%以上,而是看工厂愿不愿意投资做环保工程。

         在一百多年前生产植物鞣皮有一种特性,就是存放在空气中越久,因为氧化及日晒雨淋的关系,就会随著时间流逝,变成深色,甚至于多色深浅差异的 PATINA 效果。由于当时生产的栲胶(植物单宁 vegetable tannin)品质不够纯及稳定,再加上使用的油脂品质,在制造过程不够完善,所以植物鞣皮有一种强烈的味道,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当时生产方式,就是把脱毛后的酸皮,平放叠置浸泡在水池 pit,经常去翻动,不时加入植物单宁,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甚至一年,譲鞣酸取代水留在皮内,也把 动物蛋白转换成纤维组织,然后加入油脂,干燥后,皮就成了革,再也不会腐烂了。

         而现在除了少数以鞋底重革为主要产品的皮厂,还是用 pit tan 水池浸鞣外,大部分都已经改成转鼓鞣皮,生产效益就增大了,也可以配合市场需求而供应。由于科技的进步,合成皮已经做得像皮革,应用在生活的每一个部分,所以压缩 天然皮革的市场,由于价格差异相当大,一些比较普通的产品,都已经被合成皮取代, 但是植物韖革由于它的特殊性,不容易被合成皮所仿制外,它的古典风格变色的效果,也是在合成皮上做不到,至少到现在还是没有。另外,植鞣皮特有的皮革味道,是合成皮仿不出来的。

         这也是很多人喜欢用植鞣皮的皮革制品的原因,因为没有人会怀疑是假皮做的! 而且,皮革涂饬的科技进步,现在也可以在植鞣皮上做到各种彩色,变色,油蜡效果。
植鞣皮的订价,有以呎数计,也有以公斤计,后者通常是重革或是底革,厚度大都是在3mm以上到6mm。

11 谈谈防水革 Waterproof leather

        如同所有的材料,皮革也是可以做到防水的功能,我们经常看到某些名贵的手表强调防水功能,可以在水下五十米甚至一百米防水,但是除了专业人士外,谁会潜水到一百米深,大部分的人只要求洗澡或是游泳时可以防水就可以,现在很多手机也有防水功能了,但是我还是不想把手机放在水里去试试,除非不小心丢入浴缸里,但是雨中打电话可以防水就用得上场。防水革的出现,就是因为市场有需求,皮革工厂应用现代的科技,就可以把皮革做成具有防水功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主要打的都是战壕阵地战,但是战壕里一遇到下雨天,就会变成了水沟,当时的英国军人穿著皮革靴,脚泡在水里一段时间后,就会变白甚至生疮,虽然不致痛不欲生,但是会影响到作战能力,当时把这种症状叫作战壕脚Trench Foot.

        1982年英国与阿根庭为了福克兰群岛的主权而爆发了一场局部战争,在英国鉄娘子首相柴启尔夫人领导下,英军不止武器装备较佳外,也把军人穿著的鞋靴,改用防水革来制造,所以这场战争,英国虽然离开福克兰群岛有一万二千公里远,却动用军舰运送六千个兵力,打败了一倍以上的阿根廷军人,英国最后还是收复了福克兰群岛。

        美国的伐木制材工业是很重要的建材来源,而且伐木地区泥泞不堪,所以防水革对于伐木工人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名牌防水鞋TIMBERLAND会用林地这个名字,1973年他们推出了第一对具有防水功能的皮靴,现在已经是世界知名品牌(创立于1952年)。而且普遍应用在登山健行及工作等鞋类,甚至于高尔夫球鞋以及雪靴。而且美国的消防人员以及部分的军鞋除了有防水的要求外,也要有相当的防火功能。皮革工厂可以用现代的科技以及化工原料,达到这方面的客户要求。

        防水功能不是绝对的,通常有一定的测试标准,以客户的要求而决定,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通常也有时间以及容许渗水百分比的不同要求,毕竟人类不可能穿著鞋,在水里面泡太久。防水的化工原料,大部分是由有机硅,丙烯酸树脂,以及特殊的油脂为主,目前台湾不少的皮革工厂,都可以生产达到特定品牌的品质要求标准的防水革。

        在此,顺便一提防泼水效果的皮革,顾名思义,water repellent 就是不让水停留在皮革表层,而会形成水珠而流下,因为水的最小分子如果不能进入皮革表面的保护膜,水就𣎴能够停留在皮革上面,进而有防泼水效果。如果时间太久,或是水量太大,这种防泼水效果就不能维持不变。

        理论上,所有的皮革都可以做到防水的功能,但是没有这种必要,因为,皮革浸了水,还是可以用的,防水功能只是为一些必须在特殊工作环境的人员而做出的,是功能性需求,在外覌上是没有差异。现在很流行的油蜡革,牛巴哥,疯马革有很多做到了防水功能,普遍应用在登山鞋,伐木工人鞋,健行鞋,而且表面处理技术的进步,一些有涂料的牛皮修面革,也做到防水效果,用在洛夫鞋Loafer及绅士鞋上。

 
资料来源:
1~9 整理自网路/掌握皮革质感关键,浅谈「植鞣」与「铬鞣」/关于皮革制程笔者多年鞋厂开发制鞋经验
10~11   张岱明老师 FB  https://www.facebook.com/josephchangdm
张岱明老师简介:从事皮革相关工作37年经验,从生皮到皮革制品,皮鞋,皮包,皮带皮衣,皮沙发等产品之流行趋势,皮革制作过程,皆有涉及,目前在逢甲大学兼任教授,把经验传承给年青一代,并且经常关注全球服装设计及开发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