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家公司都是世界知名的公司,業務非常廣泛。我們普通使用者只知道這三家都有做過電器,很多人最早的電視機不是東芝就是日立,現在基本上推出中國市場了。我仔細給大家羅列一下這幾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日立和東芝主要是電力和大型設備製造商,日立和三菱甚至有軍工業務,東芝的半導體業務也很強。松下不僅僅是家電製造商,還是家居和照明部門。相比這幾家即使沒落的日本公司,我國的大型集團還是相差甚遠。

日立是日本大型的裝備製造廠商。幾乎無所不能。

日立三菱重型燃氣輪機世界第一,世界上很多火力發電廠和船用發動機很多日立發動機。

電梯也是世界第一。

日立還是日本最大的火車製造商。

日立的電氣也很牛有日立高科、日立國際電氣和日立工機,在電子顯微鏡在世界居壟斷地位,半導體製造設備上,其在氧化膜生成用晶圓熱處理設備市場中領先。

日立還是世界五大建機廠商之一,也是僅有的三家礦車製造商之一(市場份額約15%),其建機在日本國內擁有20%的市場份額。

日立日立化成於1962年從日立分離,其業務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半導體封裝材料(市場份額25%,次於住友電木),研磨材料(CMP slurry市場份額16%,次於Cabot),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高性能樹脂,觸摸屏周邊材料,汽車樹脂成型品,蓄電池,PCB用感光膜(市場份額30%,次於旭化成),銅箔基板(市場份額30%,次於三菱瓦斯化學),鋁電解電容等等。

日立金屬的業務範圍較廣,包括高級金屬品(工具鋼,電子金屬材料,超硬工具,非晶態金屬),磁性材料(永磁體,低溫共燒陶瓷基板),機能部件(汽車零部件為主)和電線。

日立的汽車系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收入面向日產汽車,也就是芙蓉集團的另一家核心企業,其他主要客戶是通用(9%),斯巴魯(8%),福特(6%)等。該部門年收入約9000億日元,運營利潤約470億。 主力產品涉及電子傳動設備,引擎管理和行駛控制。

日立家電部門以空調為主。日立在日本冰箱,空調,洗衣機,電磁爐,吸塵器的市場中分別位於第6,第4,第3,第2和第3。

日立是重要的診斷設備廠商,擅長小型設備,但受制於規模,其效益很一般。

日立金融有著相當出眾的海外業務。主力業務是面向發達國家的汽車租賃,消費信貸和麪向發展中國家的二手卡車租賃,醫療設備等工業品租賃等。其英國子公司在消費信貸市場有40%的份額。

東芝(TOSHIBA CORPORATION)是一家知名綜合電機生產商。

東芝曾經和日立有一拼。但是由於綠色環保主義興起,導致西屋核電虧損急劇擴大,不得不把最賺錢的dram賣了。

東芝是日本第一家生產白熾燈的公司,可以說東芝是「給日本帶來光的公司」。到1984年(昭和59年)為止,東芝的社名還叫做東京芝浦電氣,而東京芝浦電氣則是由芝浦製造所和東京電氣合併而產生的。

冰箱,吸塵器,微波爐和電飯鍋的國產化(日產化)都是東芝開創的。東芝可以說是日本白色家電革命的開創者。

2012年,東芝產的半導體在世界市場上所佔到的份額僅此於因特爾和三星,攀升至世界第三名,徹底擊敗NEC和日立。可惜現在賣了。

東芝除了消費電子外,還賣不少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生活家電,就是冰箱洗衣機一類的。還有半導體元件,像快閃記憶體,大規模電路等等。除核電以外,也能玩火電和水電。能做新幹線,也能做POS機。你可以去7-11看看,它們應該全部用的都是Toshiba。其他的電梯什麼的估計大家都見過。東芝也做醫用影像設備,在這領域裡是全球前四,去年排第三。其他三家是GE,Siemens,Philips。另外還有不少平時見不到的大規模工業設備。

松下不僅僅做家電。還有松下電工和松下家居。

松下的等離子我認為是世界上電視畫質最好的,可惜把技術捏在手裡,作死了。

但松下的汽車部門很成功,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供應商,特斯拉就是採用松下電池。

松下的電子元器件還可以,是世界主要的電容器等被動器件廠商。

松下的助聽器、血痰測定感測器和弟子病歷系統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松下的數碼相機和攝像機在世界上佔有份額也可以。民用攝像機僅次於索尼。數碼相機和施耐德合作。

松下的航電設備佔有世界70%的份額。


東芝也是主營半導體,在筆記本,數字技術和移動通信方面在日本和世界都佔有一定份額,東芝比較著名的是SATELITTE筆記本電腦

松下目前是日本第一大電器製造商,主攻數碼視聽、小家電、辦公產品、日用家電市場、特殊領域的專業設備,松下的LUMIX相機,VIERA電視和白色家電相當有名

夏普開發的是家電、民用以及產業用電子機器,是液晶之父,夏普的AQUS技術是液晶的引領者,夏普目前也已經併購了東芝和三洋的手機部門,成為日本第一大手機製造商

日立主營的也是半導體技術,影音數碼類產品和電梯等,日立的硬碟製造是業內聞名的


日立公司經營範圍廣泛,從火車機車到電氣化設備,再到建築設備比如常見的挖掘機,再到醫療設備,和計算機存儲(包括家用的機械硬碟)。

東芝公司的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業務因為虧損嚴重,已經基本被剝離,國內只有PC業務苟延殘喘。東芝現在盈利最好的是其晶元業務,主要是快閃記憶體晶元,全球範圍規模僅次於三星電子,以及關聯的優盤、ssd,移動硬碟等。東芝2B行業支柱產業為收購與西屋電氣的核電業務,但是虧損嚴重。除此之外,東芝醫療設備也是非常著名的。

松下電器顧名思義,主營業務依然是家用電器,從白電到小家電,到馬桶都有生產。但是由於日本經濟萎靡,松下的家電業務也是不免虧損。除了家電業務,松下發展較好的為電池技術,特斯拉電動汽車的電池松下所提供。


日本在國際上我不瞭解,我個人認為日本絕大多數在咱們國家的企業多數為配件,機械精密加工的配件和一些技術專利費,這可能是和日本輸去的二十年和美國簽的那個什麼協議有關,他吸取了教訓有關,不是明目張膽的了,就現在技術發展,特別是現在的儲存技術,信息交換,圖像處理等,他們不抓住量子理論革命的話,幾年後只有被…隨著我們國家在這個領域不斷突破,創新。蠶食國際市場份額,這幾家日本企業都是美國企業的(倉庫)。看看HTC怎麼倒下的,……


現在日本企業已不作家電生產基本上全是貼牌,主攻電子原器件,和集成沒備如醫療檢測,集成塊這些東西技術含量高大利潤,組裝電器只有中國人幹,美國主要搞基礎研究產品開發,全世界少不了這三樣,美國控制產品神經糸統和基因材料基礎,日本人控制關鍵元器件,中國人負責產品肌肉與外表和成的包裝運輸,拿的是辛苦費


整天喊掌握核心技術的格力的壓縮機都是買松下要麼東芝的,這樣說吧,電器大部分的核心部件都是採購日本的,日本企業沒有新聞報導的那麼不堪一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