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張向陽、特約記者張雷報道:黨委中心組成員和機關幹部走進企業參觀學習;邀請部隊院校專家教授走進教育課堂,開展理論輔導、政策解讀、國際形勢和周邊局勢分析……近日,中部戰區空軍某基地籌劃年度主題教育活動時,將8家創新企業、14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社會優質資源納入“主題教育庫”。

“部隊駐地分散,在外執行任務多,能否統籌用好各種資源,直接影響主題教育成效。”該基地政治工作部領導介紹,身處信息深度融合、資源開放共享的新時代,必須搞好資源整合共享,用好軍營內外、網上網下各種資源,讓官兵帶着思考學、帶着情感講、帶着使命悟,逐步從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知,確保教育敲準鼓點、扭住重點、踩實落點。

爲此,他們針對駐地革命舊址聚集、高校雲集、創新企業密集的特點,謀劃年度主題教育活動時注重解決官兵反映較多的教育內容不新、形式方法不活、平臺載體不大等問題,突出搞好軍地教育資源統籌,向高校教學資源汲取思維轉型的“學習力”、向駐地紅色資源汲取戰鬥精神的“塑造力”、向科技企業資源汲取攻堅破難的“創新力”、向社會家庭資源汲取穩心盡責的“支持力”,藉助軍地優質資源爲主題教育提速增效。

記者翻開該基地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看到,他們邀請一批部隊院校專家教授宣講輔導,並選購相關書籍資料和講座光盤,開展思維能力輔導授課,開闊視野,更新理念;把部隊、社會、家庭教育相結合,採取請官兵親人來營作報告、選讀戰士家書等形式,用親人期盼激勵官兵……多措並舉,有效激發了官兵投身練兵備戰的內動力。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