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現在90後都開始寫回憶錄了,別說我這個70後了。提起電影滿滿的幸福!兒時我看的都是露天電影。一聽到有放映隊來,家家戶戶早早的喫過晚飯,人人手裡拿著一個小凳子,如果家裡有老人就抬給有靠背的高凳子,那時候天氣比現在冷,大人小孩都穿著「皮大衣」是自己用羊皮做的皮叉子,到固定的場院裏佔位子,當然各家老人們的凳子永遠放在一起佔中心位置。放映員們用幾根鐵架子固定好,再放上一塊白布,小時候一直在想白布上怎麼會有人出現,還能動能說話,有時會和幾個小夥伴跑到放映機前仔細看,圓軲轆裏沒有人,說那是膠片,更奇怪的是經過手搖電影可以往前拉或後退鏡頭。那時就幾部電影,在各大隊各小生產對反覆放。如果去小生產隊我就抬個小凳子或乾脆甩手小跑,父親知道後在後面追我,那時很小。《保密局的槍聲》《神祕的大佛》《小花》《阿詩瑪》《霓虹燈下的哨兵》《林海雪原》《英雄兒女》《白求恩大夫》《雞毛信》及木偶劇《阿凡提》。在看了《白毛女》後我也用紅毛線扎頭髮。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紅牡丹》。講的是中國民間雜技藝人的悲苦人生。影片結尾紅牡丹憤然離開去尋找自己新的生活。

紅牡丹的回眸一笑,成了多少少女的夢,多想有一個像她那樣迷人的酒窩,我傻傻的多次照鏡子,各種造型酒窩始終不見。最讓我難忘的是她騎馬射箭颯爽英姿的場面,騎馬飛奔,在馬上做著各種高難度動作,緊握韁繩飛身下馬撿起地上的絲帶瞬間翻身上馬。這場面百看不厭。多次在夢裡騎馬射箭。紅牡丹頭上用絲巾圍的發箍是很多小姑娘模仿的造型,我們那時沒有漂亮的圍巾就用家裡母親頭巾,前額特意打個蝴蝶結。《牡丹之歌》更是家喻戶曉,人人會唱的。只要看一遍《紅牡丹》那晚回家我就唱個不停,父親也跟著哼兩遍,無奈的聽我哼到半夜。啊 牡丹

百花叢中最鮮艷

啊牡丹

眾香國裏最壯觀

有人說你嬌媚

嬌媚的生命哪有這樣豐滿

有人說你富貴

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

啊牡丹啊牡丹

哪知道你曾歷盡貧寒

啊 牡丹

百花叢中最鮮艷

啊 牡丹

眾香國裏最壯觀

冰封大地的時候

你正蘊育著生機一片

春風吹來的時候

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啊 牡丹 啊 牡丹

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你把美麗帶給人間


任何一種藝術創作,無論是影像還是文字,能撞擊心靈,就無法忘卻。舉兩個例子:

日本電影《入殮師》,說實話,我基本上是滿含熱淚看完這部電影的,她不僅打動了我的心,更震撼了我的靈魂。其中有一個片段「師徒兩人在一家入殮故者後,坐上車就香噴噴地喫東西」,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

還有義大利的《美麗人生》,最後父親被一個劊子手押向刑場時,為了安撫藏身的兒子,依然踩著搞笑的步伐從容赴死。看的讓我真想跳進電影裏去宰了那個壞蛋,救下這位父親。無論如何也不願聽到那聲槍響。


1986年電影《孤女戀》男女主角在河邊,男主角「哈哈哈!你真的開槍了,那裡面是空的,小可憐啊!」強吻女主角,但很含蓄,很純真,沒有讓人感到很黃很重口味,這場戲就如片中的清流,純潔而美好,青春而可愛。印象深刻,難以忘記。


電影《致青春》

陳孝正要離開鄭微的時候曾經帶她去過海洋公園,最後鄭微問陳孝正當時怎樣說服馴獸師讓她去和海豚互動的時候,陳孝正說,「那是我女朋友,我想向她求婚,可是沒錢買戒指,她最喜歡海豚,能不能讓她摸摸海豚。」

當時我瞬間淚崩!


英雄兒女電影中王成高呼向我開炮!向我開炮!,,,,,,。


《英雄兒女》中王成手握爆破筒沖向敵羣時發出的"向我開炮"的怒吼聲,及王芳陣地高歌:風煙滾滾唱英雄?的豪邁動人的歌聲!觀影后到處人人學唱這首插曲,至今難忘啊!


鐵道遊擊隊中戰馬超越火車,鐵道衛士火車上的抗衡,洪湖赤衛隊韓英獄中的唱詞讓我永久不會忘懷。


韓劇《流感》中,最後男主去政府設的焚屍場裡面找那個小女孩,那場面真的沒辦法忘,密密麻麻的人,全部用塑料袋子裝好的,然後一些人拿著汽油槍燒屍體,有些還在動,難以想像有多痛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