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有人提問「馬拉多納的手為什麼被稱為足球場上的上帝之手?」

我在此說說自己對此的印象和看法。

「上帝之手」是出自86世界盃八分之一決賽,阿根廷擊敗英格蘭隊。當時阿根廷球王馬拉多納兩個進球都是焦點,其中一個進球是搶在對方門將希爾頓之前,手球破門。之後又以過五關斬六將的方式鎖定勝局。事後有足球媒體問及該場第一球的細節,馬拉多納回答說:「一半用迭戈的頭,一半用上帝的手。」此後「上帝之手」一詞不脛而走。加上老馬在足球場上無所不能的簡直是神一樣的表現,更加讓「上帝之手」一詞成為足球史上的經典辭彙。

之後雖然也有其他人複製過這樣的爭議時刻,比如梅西07年西甲的手球,還有亨利在10世界盃預選賽的手球助攻——不過這次不叫「上帝之手」,而是叫「大帝之手」。

因為後來者的比賽,無論是比賽經典性,關鍵性和國際局勢性,都不能與86世界盃英阿大戰同日而語(之前有馬島戰爭),所以知名度也遠不如「上帝之手」。小編印象最深刻的手球救主,是10世界盃四分之一決賽,蘇亞雷斯用手擋球後,喫到「紅牌+點球」套餐,結果迦納射失點球,烏拉圭死裡逃生。


所謂上帝之手,無非就是給裁判的錯誤一個說辭罷了!試問,沒有這個上帝之手,英格蘭會輸嗎?別忘了,當時的英格蘭,也是很強悍的,萊因克爾正值巔峯時期……

馬拉多納用手打進的這個球,是打破僵局的一個球,這是一個典型的故意手球,如果裁判犯規,更多體壇最新資訊,各種賽事預測投住盡在uedbet體育(6339 com)等待馬拉多納的將是重罰,真要因此紅牌罰下,阿根廷還咋踢?而這場86年世界盃八分之一決賽英阿之戰,最終,阿根廷2:1淘汰英格蘭……賽後,英格蘭記者採訪時譏諷馬拉多納用手打進英格蘭一球,馬拉多納舉起左手說這是上帝之手,以此回答英格蘭記者的質問,變向承認是用手打入的英格蘭球門。而國際足聯為了淡化誤判風波與英格蘭足總的怒火,順水推舟拋出上帝之手的說辭,假借「上帝」之名,化解國際足聯的尷尬……實際上,馬拉多納踢球喜歡用手,屬於常態,90年世界盃小組賽阿根廷對前蘇聯,馬拉多納在球門線上用手擋出前蘇聯的射門,而前蘇聯因此被擠掉,小組沒有能出線,結果前蘇聯投訴,上帝之手說又被提及……

82年世界盃,馬拉多納因為被巴西球員多次犯規,惱羞成怒,在該球員無球、毫無防備情況下,祭出奪命剪刀腳將對方踹飛,被逐出世界盃賽場……

馬拉多納在國際足壇,並不是一個規則的維護者,而是一個規則的破壞者,並且在破壞規則當中獲利匪淺……


大家知道,足球場上用手進球一定是無效的。除了這是上帝的手。

「上帝之手」是對在足球比賽中,用手將球打進並判有效的戲稱。

除了馬拉多納,還有很多上帝之手的例子。其中比較著名的是梅西在06-07賽季西甲戰平西班牙的比賽中,複製的馬拉多納的那記上帝之手。相似度極高,更加奠定了馬拉多納接班人的位置。

之所以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更被人銘記。除了比賽是在世界盃決賽圈。最主要的是政治因素。「英阿馬島之戰」後的這粒進球,在當時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和爭議。


八六年世界盃阿根廷對英格蘭之戰由於馬島戰爭註定會成為焦點之戰,加之比賽中出現了足球史上的經典進球和不解之謎的手球。其實手球與否已經不影響這場球也就是後來都稱為上帝之手,至今也沒有鐵的證據證明是手球,就如同六六年英格蘭奪冠時的進球一樣成為歷史的懸案。這就給球迷們一個閑談的話資,永遠爭論下去。


阿根廷球迷先這麼說的

因為那時的英格蘭可不是現在的英格蘭

那時的阿根廷也沒有現在的阿根廷強

一個二三流球隊,擊潰了頂級球隊

還是世界盃的舞臺,再加上世紀盤帶。

然後能理解了吧?

不過賽後主裁罵了老馬,說他是足球恥辱

死前都沒有原諒老馬


在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上,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後來 把在足球比賽中用手將球打進,且被判有效成為「上帝之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