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現當代歷史學家中果真有泰斗式的人物耶?有獨具慧眼,獨特見解的歷史著作存在嗎?有較客觀,能影響世界的《中國通史》嗎?本人是才疏學淺,僅是喜歡看歷史書的一個。

但我至今沒看到中國歷史界能拿出象《羅馬史》《羅馬帝國衰亡史》《俄國史教程》《法國文明史》這樣的優秀的歷史著作。

歷史,首先是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生活的歷史,各民族國家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史。各個不同民族,國家文明的進步史,是創造物質財富豐富生活的人民的歷史!

撰寫這種歷史的著作,我們看到了嗎?我們恐怕看到是:帝皇將相的家譜,這是梁啟超先生洞察遠見!我們還看到風雲人物,英雄聯盟,殺伐征討的歷史,看到權術詭機,陰謀政變史。甚至還看到各個偽造騙錢的"戲說"史!

當然還有看風向,看來頭,著潮頭看勢頭的不少攀附的「史"。為了收入吃飯罷,為了得持史家的名與利吧!總之要保存…飯碗吧…可以理論,可以理解。

大丈夫能屈能伸!識時務者為俊傑!順潮流而動有功啊!

不錯措詞多著呢!但可悲可嘆!

但問?還有客觀的歷史著作問世?請諸多讀者期盼吧!


我不知道你要找的泰斗是指哪方面的,因為歷史這個領域是很龐雜的。如果你想找一些書看,我倒是可以推薦幾本,你看看是否合適。

一、學術類。個人推薦兩位我心目中的泰斗:錢穆先生和范文瀾先生,這兩位先生在史學界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們對於歷史的認知,對後期國內歷史學的研究起到的是方向性和方法論的指引。如果說推薦書籍,他們兩位的任何一本著作都是可以讀的,非要做推薦的話,就推薦兩本最著名的范先生的《中國通史》和錢先生的《國史大綱》。不過要提示一句,他們的書籍更偏重於學術研究,所以不會很好讀,推薦的這兩本在他們著作中算是比較通俗易懂的了。

二、專題類。我個人偏重於明史,所以只推薦這方面的權威:一位是吳晗先生,他的《論明史》,偏重於歷史考據基礎之上的分析研究。另一位是黃仁宇先生,他的《萬曆十五年》偏重於對歷史人物心理活動的邏輯推理。

三、活著的。推薦三位:施展老師的《樞紐》、蘇力老師的《大國憲制》、李開元老師的《秦》系列。三位老師對於歷史的研究切入點和觀點,讓人耳目一新。

四、外國的。也推薦三位:孔飛力《叫魂》、卜正民《為權力而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史景遷《太平天國》。這三位好像被稱為西方研究中國歷史的三傑,記得不是特別準確了,不過這三位對中國明清歷史的見解與國內傳統思維差異很大,值得學習。

基本上就是這樣了,希望能幫助你。有機會,我想和每一位喜歡歷史的朋友交流。


中國當代歷史領域泰斗有:鄧廣銘、箭伯贊、何炳棣、吳晗、郭沫若、范文瀾、周谷城等……歷史學家鄧廣銘的專著《中國史綱要》早在六十年代初,即為高校文科的首選教材之一。他致力於唐宋遼金史的探究,尤其是對宋史方面的研究已超越前人的成就,成為宋史學界的一代宗師。其精於歷史人物傳記之作,《王安石》、《岳飛傳》、《辛棄疾傳》即出自他手。其1932年考入北大歷史系,他說,在治學、涉世上給予自己指導和教益的,先後有傅斯年、胡適、陳寅格教授,……可謂名師出高徒。

箭伯贊,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其作品《中國史綱要》是1961年高校文科通史教材。其《歷史哲學教程》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為背景,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批駁了胡適、陶希聖、李孛的謬誤,初步建立了中國馬列主義歷史學體系。

何炳棣,193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4年考取了清華第六屆留美公費生。1952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其著作《明清社會史論》、《東方的搖籃》、《中國會館史論》被國際學術界奉為經典著作。《黃土與中國農業的起源》特別是中國文化的起源,為中華文明的起源提出了全新的觀點,該專著皆為他的力作。

吳晗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歷史學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哲學學部委員,作品有《西漢經濟狀況》、《朱元章傳》歷史劇《海瑞罷官》等,1968年蒙冤入獄,文革結束得以平反昭雪。

郭沫若,文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思想家、詩人,第一任中科院院長……作品有《漂流三部曲》、《甲古文合集》、《李白與杜甫》、《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歷史劇《王昭君》《卓文君》等。其研究領域涉及到多個學科,可謂博學多才。

范文瀾,中國史學會副會長,中科院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作品有《中國通史簡編》、《中國近代史》、《歷史考略》、《文心雕龍注》等。在《中國通史》上,肯定了勞動者創造了歷史,否定了舊史以帝王將相為歷史主角的觀點。

周谷城,中國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作品有《形式邏輯與辯證法》、《中國社會史論》、《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與美學》等,其治學領域廣闊,涉及史學、教育學、哲學、美學、社會學、和政治學,其作品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其實,研究歷史的大師級人物還有很多,陳寅格、顧頡剛、胡適等都有非凡的厚重著作……那麼,若有興緻,不仿閑暇時搜尋一讀。


當今幾乎沒有存世的歷史大師,近現代對筆者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黃仁宇先生和陳寅恪。

黃仁宇先生,大家都知道人民的名義里的《萬曆十五年》,鮮有人知道萬曆十五年到底說了些什麼。萬曆十五年這一年發生了兩個大事情,申時行任內閣首輔,海瑞之死和戚繼光之死。也就是說1587年,是大明王朝的轉折之年,萬曆皇帝對文官系統的不滿日益凸顯,詳情見書吧,不給大家安利了。

陳先生更是家世顯赫,他不是歷史單方面的大師,在很多領域都是大師,主要是他對隋唐文化有很深造詣,筆者只略讀過他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該書包含了當時各種,官職,建制,等等的描述,讓筆者對當時盛唐有了初步概念。


中國歷史研究個人認為大體上都偏向首都圈作為重點研究成果對象,大體上當然是對的,但是中國與世界上任何的國家比,歷史長度,南北間距,東西跨度,國土遼闊,人口眾多,都沒有一個國家有可比性的,顯然要研究中國的歷史,也應該有如此宏大的底蘊和氣度去描繪中國歷史。例如很多學者都偏向研究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人文演變,但實際上中國歷史去到宋代後期,影響中國走向主要被南北兩端與東西兩端主導了,為何如此演變,卻鮮少有見解有深度的學者提出客觀的見解,也是中國近代歷史總是沉迷內鬥,沒有幾個有思想深度的學者洞察世界文明走向,讓中國早期就有雄心走向世界征服世界,只是到四十年前中國人經歷過太多的痛苦後,才痛定思痛地走向改革開放走向世界,這點研究中國的歷史的學者是應該要反思的。


在書櫃里,還有一部由翦伯贊教授編寫的《中國史綱要》,記得應該是八十年代初期,在新華書店買的吧。並開啟了以後不斷買書,讀書和藏書的愛好。

翦伯贊教授,是原燕京大學社會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兼主任。位列當時新史學五名家之一,其中有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著作偏多於歷史方面,還跟范文瀾,胡華合著有《中國歷史概要》一書。

《中國史綱要》一書,從史前時代,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開始。直至夏,商,周等古朝代一路演釋下來,到中國近代,整部巜中國史綱要》,以簡潔文字,貫穿幾千年中國歷史的演變。是一部了解中國從古到今,歷代發展軌跡,興衰成敗的史書。是一部不可多得書籍。


當今中國歷史學領域的泰斗有哪些人,權威著作有哪些?

自從讀了司馬遷的《史記》,就沒有發現有什麼中國人超越了《史記》。

泰斗意指天上的北斗七星,眾星所拱之意。如果泰斗很多,那還叫泰斗嗎?

中國的歷史學主要是述而不作,蕭規曹隨。不是中國學者天生就缺乏真知灼見和創新精神,而是中國有個成語:「削足適履」,舊時的女人將天足纏成小尖腳,美其名曰:「三寸金蓮」。所以,中國的歷史學只能是在規定的框框中,不得越雷池一步。因此,中國難以產生泰斗級的學者。


中國應該出個司馬遷,將史記以後的歷史事件,真實精鍊的記錄統合一下,這是大德事。

明史以明事,明事以甄知,甄知以銘志,銘志以警行。


梁啟超、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呂振羽、侯外廬、白壽彝、周谷成、陳旭麓、胡繩、胡華、張豈之、吳於廑等


史學是一個大類,人類萬年文明史憑一已之力如何通徹?所以真史家皆斷代史家。自謂學貫上下五年者,詐騙也。不知你之謂史家是哪一斷代史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