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OZ7280.jpg

adidas - Lillard 3 "RIP CITY"

一、前言(Foreword)

在2016年,adidas推出了以Boost为主打的Crazy Explosive以及Harden Vol. 1,两双鞋都受到市场以及球鞋爱好者高度评价。因此作为adidas 2017年首波主打的Lillard 3,就成为了大家目光焦点所在。在价格较为亲民的篮球鞋系列上,Lillard 3 是否能延续自Lillard 2的好表现也是我个人的关注重点(我自己也把Lillard 2列为2016 最佳C/P值鞋款)。

 

二、实战评测(Performance Review)

IMG_4873.JPG

缓冲性

延续Lillard 2 的Bounce中底避震材质,Lillard 3的Bounce材质有著双密度配置,虽然官方没有说明双密度的配置为何,但从官方设计图手稿以及大陆地区快传体育网站的解剖可以知道,双密度配置可分为"外侧U字形部位"以及"足跟正下方"两大区块。我个人猜测在外侧U字部位的Bounce应当负责稳定支撑,而足跟正下方的Bounce则具备较高的缓冲性。在穿著过程中,Lillard 3的缓冲性我想对于后卫来说是相当足够,甚至比起使用 Boost材质的Harden Vol. 1也不会逊色。对我来说,Bounce类似于更为厚实版本的Nike Lunarlon材质,具备相当不错的缓冲性、而耐用度略微提升。对我来说,Lillard 3的缓冲性足以符合后卫球员在场上的多数需求,甚至前锋球员也能在Lillard 3上找到足够的缓冲性。

缓冲性评分:4/5

 

IMG_4828.JPG

反应性

穿上Lillard 3可以感受到Lillard 3不是那种专求极致贴地感受的鞋款,Lillard 3的反应性奠基于中底Bounce材质表现。对比于Boost给予的快速回馈,Lillard 3的厚实Bounce中底的反应性就显得中规中矩,并未有令人惊艳的表现、但也足以面对场上多数的移动。

反应性评分:3.8/4

 

IMG_4783.JPG

 

IMG_4880.JPG

包覆性

具备鲜明风格的Lillard 3有著14格TPU鞋带孔设计,使用者可以依照个人喜好选择加以调整。以之前Damian Lillard个人就曾以至少3种穿著示范,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路上搜寻参考。我个人偏好采用跳过第三排鞋带孔,直接将鞋带穿到倒数第二个鞋带孔,更能让鞋带系统产生更大面积的包覆、增加稳定感。毕竟Lillard 3是一双足踝下切弧度相当明显的鞋款,增加了包覆性的同时也给予了使用者左右移动的稳定性。对于这样大胆创新的鞋带设计,我自己相当喜欢Lillard 3的大胆突破。但较为可惜的是Lillard 3脚踝的下切部分面积较大,容易带给使用者一种松脱感,虽然我个人没有这个问题,但是身边朋友有提出类似的疑惑,我还是在这边与大家分享。而尺寸部分,我个人穿著Lillard 3穿著原尺寸、而非如同Lillard 2小半号,建议大家在购卖前多加留意。

包覆性评分:4.3/5

 

IMG_4890.JPG

IMG_4895.JPG

抓地力

采用鱼骨纹设计,Lillard 3在我第一次测试时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但在第二次使用时,就完全没有任何让我失望的表现。回顾两次场地的状态,也许是第一次的场地有反潮现象,地面的微薄湿气对于抓地力有著决定性的拖累。在正常状况下,Lillard 3的抓地力维持了Lillard系列一贯的好表现,而外底向外突出的红色Brick设计让左右移动增加了许多的安心感。若是对抓地力有特别要求的朋友,我会建议可以尝试Lillard 3。

抓地力评分:4.7/5

 

IMG_4878.JPG

三、总评(Overall)

整体来说,Lillard 3的双密度Bounce提供了颇具水准的缓冲性及反应性,而抓地力则维持Lillard系列一贯的好表现。而14孔TPU提供的多样化鞋带穿孔设计,则让每位使用者得以对鞋带孔位置做出主动的调整(我好希望Crazy Explosive也可有类似设计),增加了使用者的主动性同时兼顾乐趣。以如此亲民的价位来说,我想Lillard 3也许又有机会成为我2017最佳C/P值鞋款。但2017才刚刚开始,且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总评: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