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總統普京怎麼可能屈服於「色厲內荏」的北約?在1999年的第二次車臣戰爭中,北約曾經威脅俄羅斯,普京沒有屈服;在2008年的「俄羅斯-喬治亞戰爭中」,北約曾經威脅俄羅斯,普京沒有屈服;在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中,俄羅斯武力奪回克里米亞半島,北約也曾威脅俄羅斯,美國與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至今仍在繼續,普京沒有屈服。現如今,俄羅斯已經牢牢掌握了克里米亞半島,北約例行公事的建議,普京怎麼可能屈服,將克里米亞半島交還烏克蘭?

2019年3月16日是克里米亞加入5週年的日子,普京參加了克里米亞舉行的慶祝活動。2014年初 ,烏克蘭危機爆發,親美派尤先科、季莫申科、波羅申科等人,將親俄派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趕下臺。此舉引發了烏克蘭東部親俄各州的不滿,烏克蘭隨即爆發了內亂。趁此機會,俄羅斯出兵佔領了克里米亞半島。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亞舉行了全面公投,98%的克里米亞人同意加入俄羅斯。不過,烏克蘭、歐盟與美國均不承認克里米亞人的公投結果。為了逼迫俄羅斯將克里米亞還給烏克蘭,美國、歐盟對俄羅斯開啟了經濟制裁。直到今天,美國與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仍然沒有接觸。3月18日,北約就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5週年發表聲明,建議俄羅斯將克里米亞半島還給烏克蘭。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定不會屈服,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克里米亞曾經是俄羅斯人的領土。克里米亞曾經是俄羅斯的領土,在18世紀末,俄羅斯開始進入克里米亞半島。為了奪取全部的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曾經與土耳其進行了九次「俄土戰爭」。在19世紀中葉,為了保住克里米亞半島,俄羅斯與英國、法國、奧斯曼帝國進行一場殘酷的克里米亞戰爭。1956年,為了紀念俄羅斯與烏克蘭合併300週年,蘇聯將克里米亞半島劃歸烏克蘭。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內部一直有收回克里米亞半島的呼聲!儘管普京在俄羅斯威望非常高,如果他將克里米亞半島還給烏克蘭,支持率也會出現雪崩的情況。

第二,克里米亞半島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克里米亞半島領土面積不過2.473萬平方公里,人口不過250萬。相比於1700萬領土的俄羅斯,不過是一塊彈丸之地。但是,克里米亞半島的戰略位置卻極為重要。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基地一直在克里米亞半島的塞瓦斯托波爾市。克里米亞半島歸屬烏克蘭的時候,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基地只能向烏克蘭租用。黑海艦隊是俄羅斯海軍在黑海、土耳其海峽、地中海及印度洋發揮影響力的主要戰鬥力。所以,從戰略位置這個角度分析,普京也不可能屈服北約。

第三,普京已經看清了北約的虛實。蘇聯解體以後,北約不斷東擴,已經逼近了俄羅斯國境線。北約看似強大,實際上是外強中乾。在俄羅斯龐大的核武庫面前,北約從來不敢真正動用軍事手段阻止俄羅斯。特別是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後,北約至今也沒有出一兵一卒幫助烏克蘭!2015年,俄羅斯的80000名士兵進入敘利亞,北約也同樣選擇視而不見!俄羅斯總統普京已經看清了北約的「色厲內荏」,怎麼可能屈服?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烏克蘭還有機會拿回克里米亞半島嗎?


恰逢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五週年,俄羅斯的各大頻道爭相報道克里米亞這幾年的巨大變化,已經各種大工程,包括新的機場,學校,體育場,發電廠,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便是長達19公里的克里米亞大橋,也已經即將竣工通車,該大橋和俄羅斯本土直接相連,將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的可能性為零。

普京是一個極其高明的戰略家,他對俄羅斯民眾的理解堪稱大師,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是有廣泛民意基礎的,首先,克里米亞本身就是俄羅斯帝國的遺產,烏克蘭作為一個附屬國本身是沒有話語權的,再次,到蘇聯時代,俄羅斯人認為那些所謂的加盟共和國都算是累贅,而那些加盟共和國也都認為俄羅斯老大老壓著他們,雙方本身就有怨氣,任何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原來在統一意識形態下還好,還能商量,現在就沒有可商量的餘地了,俄羅斯人心裡想的是,拿了我的東西給我送回來,普京只是順應民意而已,如果民意不願意要克里米亞,他自然也不會強要,這一點在2014年收回克里米亞時,普京支持率到達頂峯可見一斑。

而且特別有意思的是,烏克蘭普通民眾對收回克里米亞熱情也不高,民調顯示百分之60的人根本不關心克里米亞歸屬問題,他們最關心日益下降的生活水準,政府腐敗等民生問題。


烏克蘭親美反俄政策是離弦之箭無法回頭,北約和歐盟則夾在美俄之間左右為難;至於俄羅斯,無論是普京為首精英階層還是普羅大眾,都已清楚地認識到即便妥協也不會帶來美國對俄羅斯遏制政策的改變。在烏克蘭大選馬拉松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北約「警告」俄羅斯必須「歸還」克里米亞,意在給選情告急的波羅申科站臺,但這種幫助也只是形式上的,口惠而實不至。北約沒有與俄羅斯正面對抗的本錢,更沒有與俄羅斯正面對抗的意願。無論面對美國還是北約的壓力,「硬漢」普京都不可能屈服,這是戰鬥民族性格所決定的,也是俄國內外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

1. 距離烏克蘭總統選舉投票還有不到10天時間,選情悲觀的現任總統波羅申科繼續大打「反俄牌」的同時,試圖利用美國和北約的「支持」改變頹勢。

俄羅斯媒體3月22日援引波羅申科的話說,北約軍隊正欲向烏克蘭軍隊學習「如何抗擊敵人入侵」。

「我軍目前擁有不可思議的高昂士氣和絕對異乎尋常的戰鬥力,因此我們的北約夥伴紛紛前來學習如何抗擊侵略、如何打贏混合戰爭、如何擊退敵人。」波羅申科說。

他還大發感慨,稱2014年時烏軍幾乎是「光腳光腚」、「空憑一腔熱情」迎戰「敵軍」:「我們沒有防彈背心,沒有護具;至於夜視儀,更只在互聯網上見過!」

2. 針對北約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再次」對俄發出「最後通牒」,以及波羅申科盛讚烏軍戰鬥力引得北約前來學習,分析普遍認為波羅申科在「拉大旗作虎皮」,與其說是為「正面對抗」俄羅斯造勢,不如說是在為3月31日的大選做宣傳。

烏克蘭分析中心主任、經濟學家亞歷山大·奧赫裏緬科一針見血地指出:「根本不用把這一切當真,因為這都是胡說八道!和烏克蘭相比,北約軍隊實力高出一個數量級,他們軍事素質更過硬、戰鬥力更強、裝備更先進。他們要向烏軍學什麼?如何從預算中偷錢?」

「選舉在即。舊的宣傳口號要喊完了,波羅申科又想出新的。我確信,北約的將軍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指揮的部隊要到烏克蘭向烏軍學習這回事。我想,當他們聽到這個消息後,一定會很驚奇。」這位專家接著說。

3. 俄羅斯媒體指出,烏克蘭軍隊這幾年從西方夥伴那裡得到了很多物質援助,但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都沒有提供過最先進的東西。

例如,2018年9月有消息說,華盛頓向基輔轉交了2艘「島(Island)」級巡邏艇,它們其實都老掉了牙——1988年下水,2017年退役。

烏克蘭當時表示,這2艘軍艦是美國免費送的,用來「增強烏克蘭在黑海水域的軍事實力」。但時至今日這兩艘「老爺艇」還沒有到位,因為它們無法穿越大洋抵達烏克蘭!

「這2艘巡邏艇還在巴爾的摩,但已經是烏克蘭財產。不過,它們尚未做好穿越大洋、進入黑海服役的準備。」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幫辦喬治·肯特解釋說。

俄羅斯軍事專家、國家安全社會實用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退役上校亞歷山大·日林評論說,西方給烏克蘭軍隊的援助「非常有特色」,那就是向其推銷「沒用的東西」。

「他們以援助的形式把已經退役的破爛甩給烏克蘭,這對烏克蘭來說沒有任何實際幫助。但這種援助必不可少,因為西方要用它來刺激俄羅斯。」日林說。

4. 輿論分析認為,在爭奪烏克蘭總統職位的39名候選人中,沒有一個能夠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而著名脫口秀主持人澤林斯基抱定將進入第二輪,並且能夠贏得選舉。

根據烏克蘭雅列緬科社會研究所和「社會監督」中心的調查結果,如果和前「美女總理」季莫申科一起進行第二輪投票,那麼澤林斯基將以36.9%的支持率獲勝,季莫申科的得票率將為21.4%。

如果和現任總統波羅申科一起進入第二輪,澤林斯基的優勢會更大,將以41.1%對18.2%的得票率戰勝後者。


隨著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克里米亞已經成為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橋頭堡。北約看著心慌,但是俄羅斯絕對不會放手,普京是不會屈服的。

在冷戰時期,中程導彈的威脅力遠遠超過洲際導彈。射程在500-5000公里之間,中程導彈速度快,飛行路程短,到達目標時間快,幾十上百枚戰略導彈十幾分鐘之內完成攻擊,對手通常沒有時間準備反擊,重要的軍事設施已經被對手在第一輪打擊中摧毀了。因此,美歐和蘇聯在冷戰時期每天心驚膽戰,就怕對手先下手為強,一覺睡下去,明天沒機會醒過來。《中導條約》正是基於這種恐懼而簽署,禁止美蘇兩國擁有部署陸基中程導彈。

今年二月,美國退出了《中導條約》,並且在羅馬尼亞和波蘭兩國部署MK41導彈發射架。

MK41原來是艦艇發射器,也就是說美國著名的海基中程導彈戰斧導彈只要抬到陸地上,北約就可以從羅馬尼亞和波蘭向俄羅斯發射中程導彈了。這讓俄羅斯非常不安。在對等的原則下,俄羅斯必須在最接近北約的基地部署類似的武器瞄準歐洲,才能達到平衡。

克里米亞目前是俄羅斯控制下最靠近歐洲的軍事基地。3月18日,俄羅斯前空軍司令、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邦德列夫已經宣佈:俄羅斯已經在克里米亞的軍事基地全面部署了圖22M3戰略遠程轟炸機,以及S300、S400、山毛櫸、鎧甲S1、改良型依斯坎德爾導彈系統。按照這個配備,俄羅斯導彈只要飛行500公里就能發起對羅馬尼亞的反擊;整個歐洲都覆蓋在克里米亞戰略打擊的火力之下。

克里米亞已經是俄羅斯對抗北約的前沿陣地,北約越是威脅,普京越是要把克里米亞牢牢地抓在手裡。


北約要俄羅斯交出克里米亞,無疑是癡人說夢。

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是被北約逼著乾的。普京既然已經開弓,絕沒有回頭箭!

如果沒有美歐策動烏拉蘭橙色革命推翻親俄政府,沒有北約氣勢洶洶東擴張要困死俄羅斯,就沒有克里米亞歸屬之變。

這不能說俄羅斯無比貪婪,它為了生存,逼迫拓展戰略防禦空間。北約休得佔據道德高地制譴責俄羅斯侵略,而應該反思自己的躁動和作惡。

北約已開了「獨立公投」先河,憑什麼對俄羅斯說三道四?

北約發起科索沃戰爭,用武力支持策動了「科索沃獨立公投」,並以.「人道主義特例」為幌子,承認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

今天同樣的事發生了,克里米亞通過了「脫烏回俄公投」,回歸了俄羅斯。北約有什麼資格說非法。況且,克里米亞問題是俄烏兩個337年兄弟分家鬧出的「家務事」,北約又有什麼資格裁判?

俄羅斯不會理睬北約的威脅,會把克里米亞牢牢抓在手中。

第一,美國脅迫歐洲變本加厲的制裁俄羅斯,效果甚微。很多人沒有注意到,俄羅斯與世界第二、三、四、六、七、九經濟體中國、日本、德國、法國、印度、巴西保持著務實合作。它們誰也不會受自私自利的美國限制,放棄與俄羅斯發展互惠互利經濟關係。俄羅斯經濟已觸底回升,並已「習慣了美國的制裁」。

第二,北約要用武力迫使俄羅斯吐出克里米亞?那是笑話。要打仗,這是俄羅斯戰鬥民族的強項。北約若打爛了俄羅斯罈罈罐罐,俄羅斯會讓歐洲片瓦不留。美國也休想隔岸觀火,俄羅斯會用「先鋒快遞」把災難送到它頭上。

第三,美國不會為烏拉蘭而戰。連特朗普都說了大實話,「克里米亞本來就屬於俄羅斯」。俄羅斯不交出來,美俄不會火拚,北約其它跟班也只能起鬨瞎咋呼。

美國揪住克里米亞問題不放,只為放大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把歐洲牢牢控制、綁在美國的戰車上。


波羅申科說如果競選連任成功,會出兵收回克里米亞,北約立即聲援波羅申科,要求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但對普京來說,克里米亞事件已經是過去的歷史了,克里米亞早就翻篇了,普京不會理睬北約無力的抗議的。

北約對波羅申科收回克里米亞的聲援也是對波羅申科大選的支持,現在波羅申科選情告急,克里米亞正是炒作的熱點,克里米亞可以點燃烏克蘭民眾的激情。

北約是最希望波羅申科連任成功的,如果波羅申科成功當選下屆總統,波羅申科會在他的任期內完成加入北約的目標的。

克里米亞事件過去五年了,但克里米亞永遠是俄羅斯和北約衝突的熱點,在拉攏烏克蘭問題上,克里米亞就是俄羅斯和北約手裡的一張牌。

北約可以利用克里米亞煽動烏克蘭人民對俄羅斯的仇恨,也可以利用克里米亞對俄羅斯形成牽制,讓俄羅斯在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不要橫加干涉。

在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上,普京是無力阻止的,如果烏克蘭決心加入北約,普京只有分裂烏克蘭,就像俄羅斯吞掉克里米亞一樣,普京會斷然吞掉東烏克蘭的。

烏克蘭分裂已經不可避免,烏克蘭的領土上會出現俄羅斯和北約兩大軍事力量的碰撞,克里米亞或許是充滿政治戲劇性的,當完整的烏克蘭沒有能力收回克里米亞時,已經處於分裂的烏克蘭倒是極有可能對克里米亞實行行政管轄。

當普京完全吞併東烏克蘭時,普京會把克里米亞當做禮物送給東烏克蘭的,就像當初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一樣。


北約要求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否則後果自負,這毫無疑問是句空話,根本嚇不倒普京,反而會讓普京加強克里米亞軍事部署。

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事件記憶猶新,當時俄羅斯對克里米亞公投案進行「監督」,結果導致克里米亞超過90%的支持率支持獨立,克里米亞獨立後,俄羅斯接管了克里米亞全境,俄羅斯接管克里米亞後,為了防止夜長夢多,直接派出大量的武裝力量佔領克里米亞,由此克里米亞完全變為俄羅斯領地。克里米亞在蘇聯解體後,劃進了烏克蘭版圖,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自然讓烏克蘭不滿,烏俄作為曾經的兄弟,瞬間反目成仇,每年都會進行爭鬥,去年烏克蘭還派出船隻對俄羅斯海軍進行挑釁,可惜被俄羅斯抓獲,至今下落不明。

刻赤海峽事件之後,特朗普第一時間站出來為波羅申科撐腰,不斷的給他加油鼓勁,聲稱假設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全方位軍事打擊,美國會在第一時間派軍隊支援烏克蘭,這下可好了,波羅申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不斷的和普京叫板,要求普京放人。同時波羅申科在烏克蘭境內調集大量軍隊,派往烏克蘭和俄羅斯邊境,以此向普京施壓,可是普京並不為波羅申科的怪異行為所動,依然像往年一樣,到克里米亞進行國事會議。普京不受波羅申科影響,但波羅申科一直都在樂此不疲的吸引普京注意力,波羅申科憑自己力量很難吸引普京注意,於是波羅申科向北約求救,那麼支持波羅申科的就不止美國一個國家了,背後還有北約幾十個國家。

北約多國,看到美國那麼「支持」波羅申科,也跟風支持波羅申科。像英國,加拿大派出幾百個士兵到烏克蘭進行軍演,英國還直接警告俄羅斯不要對烏克蘭做什麼過分的動作,不久北約許多國家都站出來警告普京,不要對烏克蘭進行打擊,否則對俄羅斯發動軍事行動,事情發展到後面,北約直接要求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給烏克蘭,否則後果自負。不過北約對俄羅斯的警告,普京依然不會被嚇到,反而會更加珍惜克里米亞。俄羅斯在幾百年前擴張的時候,想拿下克里米亞可謂是歷經千辛萬苦,甚至丟失了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比克里米亞面積要大得多,資源也比克里米亞豐富,可是俄羅斯只想牢牢地把握住克里米亞。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又被劃出俄羅斯,可以說這讓普京非常揪心,因此普京上臺後發誓要拿回俄羅斯領地,並且表示不惜一切代價,可見普京這麼強硬的人,根本不會被北約嚇到。

普京如果害怕北約,那麼就不會這麼年和美國對抗,加上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擺在那裡,北約不敢輕舉妄動,即使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和烏克蘭發生更大規模衝突,北約也只能坐山觀虎鬥,不會輕易的幹預烏俄衝突,當然北約還是希望烏克蘭能夠抗住俄羅斯的打擊。


你感覺普京會屈服嗎?當他收回克里米亞的那一刻,他就沒想過要在給送回去,普京說過,俄羅斯領土雖然大,但是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再看看克里米亞的地理位置,處於黑海上,掌控著刻赤海峽。

前幾天俄羅斯不是準備把戰略轟炸機部署到克里米亞嗎?這款轟炸機可以威脅整個歐洲的,你說尷尬不,歐洲人可會怎麼樣想,本來就受俄羅斯核武器威脅,現在又來一個讓人難受得武器,唉,歐洲人受著吧。沒辦法,俄羅斯就這樣,況且還要部署反導系統,準備把克里米亞作為維護黑海的戰略場所。

是的,很多國家都不承認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但現實是克里米亞已經成為俄羅斯一部分了,而且還部署武器了。因為控制黑海,俄羅斯不能失去克里米亞,否則自己會變得被動。

俄羅斯現在的戰略空間變得已經越來越少,俄羅斯也只有反抗才能維護自己的利益,畢竟還是一個大國。

克里米亞既然併入俄羅斯,普京就不會再還給烏克蘭,況且烏克蘭一直想加入北約,那就更不能給他了。一旦落入北約手中,一旦部署北約武器,俄羅斯的被動就不用提了。


毫無疑問,普京絕不會被北約這種口頭恐嚇所屈服,這不符合普京的個性,更不符合俄羅斯國家的根本利益!

回顧一下歷史,從2000年普京執政至今這18年裏,1999年還是副總統的時候駕駛著蘇—27轟炸西方國家庇護下專門反對俄羅斯的車臣武裝、2008年在奧運會開幕式當天突然出兵打擊一心想要加入北約的喬治亞、2014年突襲收回烏克蘭佔領下的原俄聯邦領土克里米亞、2015年強勢介入敘利亞戰爭打擊反對派武裝。這些動作哪一次不是普京在北約強有力的反對下搞的武裝行動?

特別是武力收復克里米亞,北約不惜武力威脅、金融狙擊這些方式來打擊俄羅斯經濟,一度給普京帶來不小的麻煩。但是普京卻用武力打擊北約支持下的敘利亞反對派予以回擊。

很顯然,俄羅斯自30年前蘇聯解體後沒少受西方國家擺布,幾乎搞得亡國滅種。為了不橫著躺進博物館,那就只能站著反擊,這符合俄羅斯人幾百年來反侵略鬥爭中形成的鬥爭作風。

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的戰略價值不言而喻。失去了克里米亞,俄羅斯就等於失去了黑海的控制權,別說控制權,話語權都沒有,通過黑海聯繫中東的通道就被徹底堵死。俄羅斯石油進不了中東,在國際油價上就只能永遠聽任美國及其領導下的中東石油國家的擺布了,要知道蘇聯的死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石油。

失去了克里米亞,北約載有常規巡航導彈的艦艇就可以在蘇聯當年修建的塞瓦斯托波爾軍港內不用出港就可以鎖定打擊400公里外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和800公里外的烏拉爾工業區。先不用說打,俄羅斯就是防,得需要付出多少成本?

失去了克里米亞,普京在俄羅斯人心目中的地位便會一落千丈。因為普京帶領俄羅斯發展這18年所取得的成果很大一部分是在鐵腕、智慧的對外強硬的作風和立場下獲得的機會。特別是收復克里米亞,普京在俄羅斯人心中更是獲得了繼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大帝、列寧、斯大林後又一個偉大領袖的形象。向北約屈服、丟了克里米亞,只會讓普京這18年來的成就付諸東流。

因此,普京絕不會因為克里米亞問題向北約屈服,相反會更強硬。自從克里米亞大橋修通後,克里米亞半島和俄羅斯領土已經連為一體,不再像5年前那樣是飛地一樣的存在,這就是普京手裡的一張王牌。實際上,早在北約18日發出「不承認克里米亞重新加入俄羅斯、要求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的聲明前三天,即15日,俄羅斯空天軍的圖—22戰略轟炸機在蘇—35戰鬥機護航下巡航黑海了,這就已經向北約表明自己強硬的立場了。


可以確定的說,普京絕對不會屈服,將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

克里米亞問題的前世今生

歷史上:克里米亞曾是俄羅斯的領土。1783年併入俄羅斯版圖,1954年以前一直受俄羅斯管轄。1954年2月,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併300週年,赫魯曉夫決定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管轄。1991年蘇聯解體時,克里米亞以自治共和國的身份加入烏克蘭,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承認。俄羅斯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在克里米亞的人口構成中,俄羅斯族人佔一半以上,烏克蘭人是少數民族,因此,俄羅斯的文化影響一直佔主導地位。所以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有天然的親近感。

現實中:克里米亞在90年代獨立以來,當地民眾希望可以過上經濟富足、各項福利政策完善的美好生活。不過,克里米亞的經濟發展一直萎靡不振,而歷屆的烏克蘭政府都拿不出好的解決策略,所以克里米亞民眾對烏克蘭政府越來越失望,然後開始懷念俄羅斯的好,對於加入俄羅斯持開放態度。

結果:2014年,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驅逐了親俄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徹底倒向西方,激怒了俄羅斯。普京快速做出反擊,策劃克里米亞獨立並批准其加入俄羅斯聯邦,烏俄關係降至冰點。

(克里米亞獨立宣言)

將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不可能從根本上改善俄羅斯的戰略環境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最終的戰略目的就是肢解俄羅斯,烏克蘭的領導人也願意充當西方遏制俄羅斯的馬前卒。所以,即使普京同意把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北約東擴的步伐依舊不會停止,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也會有無數個理由繼續執行,烏俄關係也不可能和好如初,俄羅斯的戰略環境不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克里米亞對於俄羅斯的戰略價值決定了普京不會講其歸還烏克蘭

(俄烏刻赤海峽衝突)

上圖就可以看出,克里米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接黑海和亞速海。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就駐紮於此。一旦失去克里米亞,俄羅斯就失去了南部重要的出海口和港口,黑海艦隊將無處可棲。最嚴重的是,俄羅斯幾乎沒有了戰略緩衝地帶,戰略空間被極限壓縮,這是俄羅斯無法接受的。

綜上所述:

一、克里米亞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及其重要的戰略價值。

二、將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不可能從根本上改善俄羅斯的戰略環境

三、當初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是普京的重要政績,一旦將其歸還烏克蘭,對普京的威望將是毀滅性的打擊,可能會動搖普京執政的根基。

由此我們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結論,普京不會屈服於西方的壓力,將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指正。

以上圖片都來源於網路。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