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蔣介石和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地方軍閥之間展開了一場影響巨大的混戰,此次戰爭改變了蔣介石與地方軍閥之間的對比。此後,蔣介石真正意義上成爲了全中國的領袖。

  蔣介石的中央軍在中原大戰後極度膨脹,其部官兵壓倒性的成爲了各新派軍閥之最。中央軍是蔣介石黃埔的起家部隊,北伐戰爭初期,黃埔軍還是一個軍的編制。到了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中央軍擴編到了一個集團軍,其直接掌握的部隊竟達到了二十萬人之最。1928年國民政府進行第二次北伐,中央軍趁機再度擴軍,最終一躍而成爲了各軍閥之首。

  中原大戰之前,蔣介石的中央嫡系部隊共有八個軍,其部隊番號分別爲第1軍、第2軍、第5軍、第13軍、第14軍、第17軍、第18軍、第37軍,各軍軍長皆爲蔣介石的親信,他們是陳繼承、李延年、薛嶽、錢大鈞、衛立煌、徐庭瑤、陳誠、毛炳文。中原大戰後,中央軍得到了擴編,蔣介石利用戰爭的優勢,通過各種手段不斷收編失敗的地方各派軍閥部隊,原西北軍第30軍的孫連仲、原西北軍第40軍的龐炳勳、原川軍第43軍的郭汝棟皆被劃歸到了中央軍序列。

  中原大戰初,蔣介石的中央嫡系軍參戰人數已經達到了近五十萬,如果加上北伐時期擴編的原浙軍、直魯聯軍、湘軍、贛軍等,其直接掌握的部隊就已經達到了百萬以上。中原大戰後,中央軍再度得到了擴建,蔣介石所轄的嫡系和旁系軍隊超過了150萬人,已經成爲了中國實際上的領袖。

  東北軍是張作霖奉軍的老家底,中原大戰的時候,張學良曾奉命入關,一舉擊敗了盤踞在山西、河北等地的西北軍和晉軍,進而受到了蔣介石的信任。如果沒有張學良的主動入關,或許中原大戰會是另一番景象。中原大戰後,東北軍得到了整編,其部被編爲五個軍,分別是第51、53、57、63、67軍,五個軍的軍長爲于學忠、萬福麟、何柱國、馮佔海、王以哲。東北軍是張學良的嫡系部隊,其部通常受到蔣介石中央軍的排斥。

  東北軍之外,晉軍和西北軍受到了極大的削弱,中原大戰初,閻錫山和馮玉祥聯合,他們加起來的部隊總計已經超出了一百萬,然而隨着戰場形式的變化,西北軍、晉軍則全線潰敗,許多晉軍將領和西北軍將領都臨陣倒戈,投降了中央軍。

  中原大戰後,晉軍組成五個軍,其編號分別是19、32、33、34、35軍,各部軍長爲李生達、商震、徐永昌、楊愛源、傅作義,這五位將領曾經都是閻錫山的親信,然而隨着戰場形勢的改變,傅作義、商震等人卻最終與閻錫山離心離德。

  中原大戰後,西北軍被支解的更爲慘重,1930年馮玉祥宣佈下野,西北軍隨即分裂爲六個分支,除龐炳勳、孫連仲、馮安邦等軍被蔣介石中央軍收編外,西北軍分爲宋哲元部、樑冠英部和韓復榘部,宋哲元部第29軍戰後駐紮在河北,樑冠英部第31軍駐紮於河南,韓復榘的第6、12軍則駐紮在了山東。

  中原大戰後,川軍、滇軍、湘軍、陝軍、粵軍、青寧回軍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整編,川軍序列中,除第20軍的楊森和第21軍的劉湘外,另有第23軍的劉存厚和第24軍的劉文輝,四大派系川軍中,劉湘獨佔鰲頭,實力最強。滇軍中,原朱培德的部隊被改編爲第三軍,軍長爲王均。湘軍中,原何健和譚延闓的部隊被改編爲第22軍和第28軍,軍長分別爲譚道源和劉建緒。陝軍序列,獨有楊虎城一系,楊部有三個軍,三軍軍長爲馮欽哉、孫蔚如和鄧寶珊,這三位,除孫蔚如是楊虎城的嫡系,其他二人早年都不同程度的接受了馮玉祥的改編。

  寧夏回軍和青海回軍是地方實力派軍閥,他們分別由馬家軍的馬鴻逵和馬步芳掌握。粵軍是南天王陳濟棠的部隊,該部劃有三個軍的番號,餘漢謀、香翰屏、李敬揚皆爲陳濟棠的嫡系。

  除了粵軍、青寧馬家軍外,還有黔軍第25軍的王家烈,桂軍第7軍的廖磊和第15軍的夏威,夏威和廖磊等人是李宗仁、白崇禧的部下,由於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的爆發,桂軍在兩年之內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原來一度橫跨南北的桂軍一夜之間一去不復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