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邀請

被凌遲處死的,是太平天國洪秀全的長子。本來名字叫洪天貴,字面上是天底下最金貴的。這樣還不行,後來又加了個「福」字上去,就成了洪天貴福。

洪天貴福被處死時,年僅十五歲。把千刀萬剮這種極刑用在他身上,或許出於震懾和遷怒。

震懾

凌遲處死,是專門針對謀反或造反者的,這種刑罰最大的作用就是震懾。

除了對敢於造反者實行「千刀萬剮」外,還得滅其九族。 既然這種酷刑是為了對付造反者的。那麼太平天國里,是否只有洪天貴福被凌遲處死的?答案是否定的。

可以說太平天國里的高級將領,基本上都是被凌遲處死。甚至一些職位較低的官員,也不能倖免。太平天國里到底有多少人被凌遲處死?至今仍舊是個謎。

除了對個別官員將領分別凌遲,清軍還實行集體凌遲處死,一次性凌遲處死上百名太平天國的戰俘。

江西奉新一戰中,除將抓獲的二百多名戰俘集體凌遲後,全部將其扒皮掛在樹上。 高級將領中被凌遲處死的,分別是 : 與洪天貴福一同被捕的,太平天國軍師洪仁軒 、翼王石達開 、原湖南天地會首領洪大全、英王陳玉成、李玉成、賴文光、林鳳祥、李開芳……等。

洪秀全服毒自殺後,洪天貴福就成了太平天國的最高領導人。都說虎父無犬子,老子英雄兒好漢。可偏偏洪天貴福是個貪生怕死的,將他凌遲處死,震懾效果應該更大一些。除了可以「元兇伏法」,更能斬草除根。

洪天貴福是手腳被釘住,用牛車拖到鬧市中去的,邊走邊剮,一路慘叫。有說剮了1516刀 ;有說剮了2006刀。

遷怒

洪秀全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洪天貴福、二子洪天明、三子洪天光、四子洪天佑。

江西巡撫沈葆楨說過 : 「洪天貴福黃口小兒,無足介意,……足以揮召群凶。」 洪天貴福在被俘後,曾一再哀求願洗心革面,做大清的順民。

雖說處死是為了斬草除根,可為何不利用他的影響力,來招安殘餘的太平天國余部?這恐怕與洪秀全的另外三個兒子下落不明有關。

洪天明、洪天光,本來一直跟在哥哥洪天貴福的身邊,但突圍時李秀成表示只能帶幼主一人,兩人遂被扔在原地。

有說,他們跟母親賴氏一起逃到了南洋 ;還有說,他們到了印度的加爾各答。而更多的推測,是二人死在戰場上。

個人認為這種可能微乎其微。

首先,清軍找尋其他三子的下落肯定是重中之重。若找到他們,一來可以獲得重賞,二來可以斬草除根。

其次,就算真的是在戰場上死亡,三個人總不可能一具屍體都找不到,像人間蒸發一樣,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處死洪天貴福,不排除是因為苦尋洪秀全另外三個兒子不得,且就算不殺洪天貴福,太平天國的殘部將來也定會推舉其他三子中的一人,作為首領而捲土重來。

因此,惱羞成怒下,遷怒於洪天貴福,而將其凌遲處死。


感謝邀請!

慈禧對一個少年凌遲處死,我們現在看起來非常之殘忍,但在當時背景下,這似乎就是不二的選擇。甚至可以說,對他如此刑罰的不是慈禧,而是封建王朝的時代背景。

首先,我們從制度上講,這是必然選擇。

任何朝代,對謀逆造反者都必然是重刑。所以說,「滅九族」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更何況是對一個千刀萬剮了。

當權者最忌諱的是什麼?肯定是造反!不管這個皇帝多麼仁慈,只要一聽到有人造反要搶他的飯碗,那必然是罪無可恕。哪怕那個皇帝平時吃齋念佛仁滿天下,都一樣不可能去容忍造反者的,更何況是本就兇殘無比的「老佛爺」?

其次,從感情上看,慈禧也不可能對洪氏輕饒。

看當時的時代背景,自鴉片戰爭之後,晚清政府本就風雨飄搖,被列強欺負得灰頭土臉。偏偏在這個時候,外患不止,又生內憂。而且,太平軍的陣勢還鬧得挺大,時間跨度那麼長,對國家的經濟打擊也近乎是毀滅性的。

當時太平軍佔去了中國半壁江山,且都是富庶地區,原來是清政府的主要稅收來源。朝廷頻頻被洋人敲詐,本就夠窮了,偏偏又被本國造反給一折騰,國力更是大衰。

老太太在皇宮裡日子也不好過,心理壓力大了,便自然而然地遷怒於太平軍。而作為首領之子,慈禧豈能放過他?

另外,從權謀手段來看,她也不可能網開一面。

玩皇權政治的人,怎麼可能會講感情。這一點我們從玄武門之變就可見一斑。

當時,李世民把兄弟斬殺後,便一不做二不休,殺氣騰騰去闖入他們府中,將新兄弟的子嗣殺得一個不留。這叫斬草除根。

一代明君尚且如此對待自己的親人,也就無怪乎一代妖后如此對待敵人了。


慈禧之所以凌遲處死一個15歲的少年,是因為江西巡撫沈葆楨的一句話:「洪福瑱(清政府把洪天貴福的名字誤傳為洪福瑱)黃口小兒,無足介意,惟洪秀全竊號十有餘歲,流毒十有餘省,遺孽猶在,則神奸巨憝倚其名號,足以揮召群凶。」

原因如下:

一、若不處死洪秀全的兒子,太平天國還有死灰復燃的機會。

二、用凌遲的殘忍手段是為了到對太平天國餘黨起到震懾作用。

這個被凌遲處死的少年是洪秀全的的長子,叫洪天貴福,初名天貴,後加「福」字。清政府誤傳為「福瑱」。

洪天貴福是怎麼被俘的?怎麼被凌遲處死的?請各位隨小熙一起去看看吧。

1864年6月6日,洪天貴福登基,號稱「幼天王」。這位幼主有點生不逢時,寶座還未坐熱,天京便於7月19日淪陷。

7月20日凌晨,忠王李秀成等人護送幼主出城,為了保護幼主,李秀成將自己的寶馬讓與洪天貴福,結果在混戰中被俘。尊王劉慶漢拚死突圍,洪天貴福才最終逃出城外。

他們原準備匯合陳得才、賴文光等部依託荊州、襄陽,以圖東山再起。但在清軍的圍追堵截下,洪天貴福與干王洪仁玕走散,最終於10月25日被俘。

據傳行刑時,劊子手先在幼王前大肌上割一塊肉拋上天,然後把幼王頭上的肉皮割開,耷拉下來遮住眼睛。

接著便一寸一寸地割,依次為頭面部、手足、胸腹,最後把腦袋割了下來。

據說,行刑現場人山人海,圍得水泄不通,令人毛骨悚然的慘叫不絕於耳。不知過了多久,只見一副肺和肝被吊到木杆最高處,幼王的肉已被割盡……

洪天福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凌遲處死的帝王,處決時年僅十五歲,也是史上最年輕的受刑者。


另類君答題^_^

這個15歲的少年是洪天貴福,是洪秀全的幼子。

之所以將洪天貴福處以極刑一方面是震懾太平天國殘部,另一方面也是斬草除根。

滿清入主中原後,從順治到溥儀,滿清十二帝,276年中反抗從未停止。就連那個孱弱老實的朱三太子,就像「幻影坦克」一樣讓滿清統治者輾轉反側,坐立不安。

這種特殊身份的人物一旦被人擁立為「君主」,其號召力是非常可怕的。

有鑒於此,康熙曾多次表示如果找到朱三太子(朱由榔),一定「優厚福恤之,使得富裕」,然而當那個朱三太子隱姓埋名多年後因為酒醉說出自己身份時,康熙是怎麼對待的呢?

這個七十多歲的老人連同三個孫子都被「凌遲處死」!

前有車後有轍,康熙當初就是這麼做,到了慈禧,仍然是「按既定方針辦事」。

滿清二百多年歷史中,對漢人的反抗,從來都是血腥殘酷的鎮壓,事實上太平天國對待清軍俘虜,大多隻要願意加入太平軍,就既往不咎,然而當太平軍被俘虜後,絕大部分都是凌遲處死,甚至天京被攻陷後,洪秀全的屍體還被挖出來,填入炮管被轟上天,曾國藩曾對手下士兵們說,這樣可以讓「洪逆」永世不得超生!


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的一點是,封建社會的刑法是很殘酷的,尤其是封建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清王朝,嚴刑峻法更是越趨「完善」,比如臭名昭著令人談之色變的「滿清十大酷刑」。

那麼慈禧為什麼會洪秀全的兒子(年僅十五歲)實行凌遲這種酷刑呢?

筆者認為,第一個原因就是他是洪秀全的兒子,而洪秀全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前已經去世,所以只能是「子替父死」。至於他為什麼會受到凌遲這種酷刑,是因為洪秀全犯了封建社會最大的一種罪過,「叛逆造反」,這種罪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得落得滿門抄斬,株連九族的悲慘下場,當然這只是只造反失敗的那種情況,如若成功,則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可惜,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最後失敗了,但是在這幾十年之中,他給清政府所帶來的傷害是空前之大的,可謂滿清建國以來最大之危機,整個大清半壁江山都落入洪秀全之手,那段時期的以慈禧為首的統治者們過著從未有過的惶恐日子,也正是因此,慈禧怎麼會不恨洪秀全,而這種恨由於洪秀全的死轉移給了他的兒子。

第二個原因就是,出於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滿清政府在遭遇這次危機之後會更加警惕,而凌遲處死洪秀全的兒子,無疑是「殺雞給猴看」,以此來警告仍有叛逆之心的人,反對清政府就是這樣的下場,但是筆者認為這種作用只是臨時的,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叛逆造反者仍是層出不窮。所以他處死洪秀全的兒子也只是給自己發一劑臨時的強心劑麻痹自己而已。


太祖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謝邀,慈禧凌遲處死洪秀全的兒子無非是彰顯皇權的不可挑戰,由於他是洪秀全的繼承人,慈禧選擇了封建社會最嚴厲的刑罰,主要原因可能是他是反叛集團的最高領導人,不在於他的年齡,這是殺雞儆猴的作用,封建社會對造反的人,都不輕饒,這也正常。


一韃子本身就拿漢族奴才不當人看,二用他們老祖宗那套行之有效的統治手段殘忍殺戮震懾蠢蠢欲動的人三太平天國不得人心包括漢族士大夫及百姓對其也恨之入骨,四貪生怕死卑躬屈膝求活的洪天福貴正好可以讓百姓看看邪教首領什麼德行可以瓦解其支持者和跟隨者。五太平軍對待清軍和百姓手段也是一樣殘忍在那個時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是有一定社會認知度和認同感,所以百姓不覺得他們冤慘。慈禧只是代表整個帝國統治階級對待太平天國運動的立場和意志,至於結局從一開始就註定了悲慘失敗,但是也敲響了滿清韃子的殤鍾,漢族士大夫從此重新走上歷史舞台主角。


1.擔心有人擁立15歲的孩子作亂。

2.畢竟是洪秀全的孩子,有擁立的緣由。


有個成語叫做「斬草除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