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注意過一件事情,現在的牛奶品牌好像就剩下蒙牛和伊利了!小編相信大家都喝過牛奶吧,不管書酸奶還是純牛奶。現在超市裏的牛奶品牌好像就只剩下兩大品牌爭奪市場了,但是具體說到底誰好呢,小編也分不出所以然來。

  2019年已經悄悄的過去了3個月,各大企業紛紛發出自家公司的營業報表,不管是好是壞“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的。這不小編整理了一下兩大乳業公司的年度報告。首先來看大家比較熟悉的蒙牛,蒙牛旗下的特侖蘇、純甄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蒙牛在2018年整年共營收689.77億元,相比去年來說增長了14.66%。其中蒙牛的淨利潤達到了30.43億元,這對於一個牛奶產業來說算是比較高的淨利潤了。而且在淨利潤上同比去年增長了48.6%。就現在看來蒙牛的業績是很喜人的,但是大家沒有看到它的老對手伊利的年報。

  伊利也在最近發出了公司的2018營業收入情況,相比蒙牛來說,伊利的收入可謂是“更上一層樓”!伊利在報務中顯示:2018年全年營收達到789.76億元,就這一項伊利就比蒙牛多出了將近100億的收入。拋開全部收益不提,2018年伊利的淨利潤達到了64.52億元,就這一項淨利潤,伊利就比蒙牛多出一半還多!到底是什麼讓同一起跑線的兩者差距這麼大?

  蒙牛,一個伊利的鄰居

  都知道伊利和蒙牛其實都是我國內蒙古的產物。這兩個品牌從創立初期直到現在都是出於競爭互惠的境地。爲什麼說他們競爭又說他們互惠呢?蒙牛創建於1999年,比著名品牌伊利晚出生了那麼6年。但是不妨礙蒙牛的前進步伐,短短几年之間,蒙牛就做到了全國第二大奶製品營業額第二。僅次於伊利這個老當家。總裁牛根生也多次被國家評爲優秀企業家以及十大傑出人物等等。

  但是從今年看來,我們通過年報發現蒙牛的發展漸漸的落後於伊利,而且兩者之間的差距正在慢慢拉大。就像今年出示的年度報告中顯示的,蒙牛和伊利的全年收入之差已經達到了100億的差距!而蒙牛的淨利潤更是隻有伊利的一半!不禁讓人們好奇,兩個幾乎並駕齊驅的品牌怎麼發展的差距越來越大?

  產品多元化達不到

  蒙牛旗下的產品我們比較熟知的就是特侖蘇和純甄,除了這兩款蒙牛比較出名的產品好像沒有什麼了。但是伊利不一樣,在產品的多元化發展上伊利做到比蒙牛全面,伊利不僅僅將重點放在液態奶上面,在伊利推出的產品中“金典”、“安慕希”、“暢輕”等等都是大衆耳熟能詳的品牌,而且主打的內容更加貼近於大家的生活。就在2018年一年中光安慕希的銷量就突破了140億元大關!在這方面蒙牛顯然還不夠努力,多元化的發展沒有達到一定地步。

  營銷手法不夠精確

  從兩者的公司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蒙牛在廣告上的投入遠沒有伊利來的多。伊利的廣告方向比較切入大衆的生活,伊利的廣告植入經常出現在比較火的綜藝節目上面,要知道我國近幾年來綜藝節目的熱度可不低。最典型的就是安慕希的廣告,幾乎承包了整個“奔跑吧”的牛奶廣告,隨着綜藝的大火,安慕希也自然水漲船高的得到了高銷量的回報。但是蒙牛在這方面的投入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蒙牛的廣告植入多在影視方面體現。但是要知道看電影或者電視的時候人們最討厭的事情之一就是廣告植入了。顯然蒙牛的宣傳定位沒有伊利精確,沒有準確的抓住消費者的心理。

  擴展市場方式有誤

  在市場的擴張上這幾年的蒙牛可謂是“大動干戈”,先是收購了51%君樂寶的股份,再到後期的收購雅士利。蒙牛認爲收購了競爭對手市場自然就能擴大了,但是他沒有考慮到這個競爭對手給他帶來的是收益還是“炸彈”!果然,收購的雅士利並沒有成爲蒙牛的左膀右臂反而拖累了蒙牛的發展。反觀伊利的拓展方式,伊利沒有選擇去併購對手來增加市場,而是走出國門引進國外的良好產品和科研成果,並且在新西蘭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乳業基地。

  縱觀蒙牛和伊利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正在慢慢拉大,但是這些差距的產生不是無緣由的。蒙牛在各方面的戰略發展上都要略輸於伊利,這也是伊利能夠營收超蒙牛100億的原因。對於這兩大巨頭乳業的發展,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