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 王恩博)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經濟正逐漸成長爲中國發展的重要引擎。3月31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2019年年會上,如何讓其保持強勁動力成爲與會者關注焦點。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禮羣指出,近年來持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逐步改善了中國區域發展狀況,但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例如,中國經濟版塊中的南北差距越來越大,經濟增速“南快北慢”,經濟總量佔比“南升北降”的狀況逐漸明顯。

  魏禮羣表示,爲促進區域協調和高質量發展,中國要更大力度推動老少邊窮地區加速發展,進一步強化資源枯竭地區產業轉型和新動能培育,同時要推動對標國際領先水平,提高發達地區經濟素質和競爭力,使其繼續成爲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和強大動力。

  推動中國區域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也成爲當天與會專家的共識。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認爲,中國如今已到了城鎮化中後期,不可能再憑空構造出城市羣、都市圈。“我們沒有多少空間可以重鋪攤子,大張旗鼓地重複建設。”

  仇保興說,中國區域發展在過去多年大建設大規劃過程中留下一些遺憾,未來要通過新一輪拾遺補缺式的發展補齊短板。例如,各地應共同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避免出現斷頭路、瓶頸工程;共享名牌學校、三甲醫院等優質公共產品。

  談及如何優化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機制和政策體系,魏禮羣說,下一步應注重形成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的體制機制,既充分發揮市場在區域協調發展機制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又有效發揮政府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的引導作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序有效運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理事長、馬洪基金會創會理事長李羅力以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爲例指出,此兩地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狀況最好的區域,而其城市羣、城市帶等區域經濟發展也相對較快。

  李羅力說,粵港澳大灣區作爲中國經濟一個新的增長點,一定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定規劃、出政策、創造一種環境,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其餘的事情交給市場來做、交給企業來做,不能靠行政手段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