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很棒,非常值得去電影院看。

首先,是「東方快車謀殺案」這個故事就很棒,這個故事前後五次被搬上大銀幕,每一次都在水準之上。

1974年第一部《東方快車謀殺》電影上映的時候,原著小說家阿加莎還在世。這部由英美法三國老戲骨演繹的經典電影可謂「名利雙收」。電影不僅獲得阿加莎本人強力點贊,還獲得當年的六項奧斯卡提名並最終斬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同時,電影140萬美元成本獲得了3500多萬美元票房。

2010年,英國版的《東方快車謀殺》電影上映,畫面更絢麗、特效更炫酷,也更加浪漫。

2010年,英國版的《東方快車謀殺》電影上映,畫面更絢麗、特效更炫酷,也更加浪漫。

2001年,美劇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因為這個故事太經典,可以挖掘和討論的地方太多,所以它撐起了一部美劇的容量並且不顯得單薄。5年,日本出了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迷你劇,把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放置在了日本,就相當於我們的國產片《十二公民》。

2015年,日本出了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迷你劇,把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放置在了日本,就相當於我們的國產片《十二公民》。

加上現在正在熱映的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謀殺」這個故事前前後後已經5次被搬上大銀幕,每一次都有很多觀眾買單。

到底是什麼樣的故事有這種魔力?其實就是引入了一個很深刻的思考:以暴制暴的復仇,真的能讓你心靈安寧,從而走出仇恨和憤怒,走入平靜的生活嗎?


其次,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不管是演員的表演還是電影的攝影、剪輯都堪稱優秀。

很多老戲骨,很多如詩如畫的鏡頭。

再次,圍繞著《東方快車謀殺案》有很多傳奇,沒有看過這電影的人可以去膜拜傳奇,看過的,可以在腦海中經典重現。

1.傳奇一:東方快車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傳奇火車線路

這是一趟奢華的列車之旅,穿著講究的乘務員們將食物推到每個包廂,包廂的地上都鋪滿長毛絨地毯,這些食物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東方快車很快被傳開了,他被稱為車輪上的「移動宮殿」。

(東方快車運營線路)

可以想像:在一輛奢華、世界級美食、沿途風景優美的火車上,既有各國的名流和貴族,還有愛情和仇殺,是不是滿足了你對精彩所有的想像?

可惜,東方快車在經歷了2次停運,2次恢復後,還是在2009年12月12日光榮退休。那輛滿載著浪漫和激情的列車,停在了所有文青的記憶深處。


2.傳奇二:原著作者推理女王阿加莎

一個偶然的機會,傳奇的英國偵探小說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乘坐了這趟火車,並遭遇了火車事故,停在路上很久。

這個事故給了她一個創作的靈感:她把自己筆下的傳奇偵探波洛與這趟列車聯繫起來,在她的小說裏,波洛在這輛火車上偵破了一個富商被殺的奇案。

這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這個故事產生的淵源。

在這之前,女偵探小說家阿加莎就是知名人物,「東方快車謀殺案」讓她更加出名,阿加莎創作了一種獨特的「溫柔體」兇案,她筆下的那些兇殺不僅不血腥驚悚,反而有一種浪漫感。

她參加過一戰(紅十字志願者),並最終成為藥劑師,她小說裏的藥劑使用,連真正的藥劑師都挑不出bug。東方快車謀殺案讓波洛這個角色更加大紅大紫,阿加莎憑此作品正式加冕。

3.傳奇三:超過福爾摩斯的神探波洛

阿加莎的一生很傳奇,她的著作被翻譯成超過103種語言,總銷量突破20億本。許多中國偵探迷親切地稱她為阿婆,而她筆下的波洛也被許多人譽為文學作品裡最偉大的偵探(超過福爾摩斯)。

在電影裏,波洛是一個強迫癌晚期,早上起來喫早餐的兩個雞蛋,一定要用捲尺量過,是直徑、長度一樣的雞蛋他才會喫。

兩撇鬍子他看得比命還重,睡覺前一定要帶好「鬍鬚套」保護它們。

就是這樣一個強迫癌,依靠著超越正常人的敏感和仔細,接連偵破了很多懸案,並最終走上上流社會,他在東方快車上邂逅了一羣高智商罪犯,接手了一起燒腦的謀殺案。

到底是誰謀殺了最右邊的約翰尼·德普?去電影院揭曉答案吧。

4.傳奇四:真實的「世紀綁架案」

阿加莎創作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並非是完全想像,而是有著真實的故事背景。1932年,美國著名的飛行英雄20個月的兒子被人綁架。

(飛行英雄查爾斯和他20個月的兒子)

因為飛行英雄查爾斯是寫入史書的人物,他是人類歷史上首位單人不著陸飛行橫跨太平洋(近20000公里)的人。

但罪惡的綁匪在拿到5萬美金贖金後,並沒有送回這個20個月的可愛小孩,幾天後一個卡車司機在野外發現了小孩的屍體。

此案驚動了全美,醫生、律師、軍隊上校各行各業都動員起來搜尋綁匪,案件被譽為「世紀綁架案「,甚至驚動了美國當時的總統胡佛總統。

但此案後來一度成為懸案,飛行員查爾斯家的僕人被懷疑殺害小孩,她因此而自殺,但事實證明她是無辜的;後來又有一個商人被判了死刑,但接連出現的證據也顯出了眾多疑點。

阿加莎將此案移植到了東方快車上,並給這個案件一個引人深思的結尾。


電影值得去電影院看。

(歡迎關注頭條號「文藝青年讀美劇」,如有錯漏敬請批評指正)


《東方快車謀殺案》翻拍自經典的推理小說,英國劇壇王子自導自演,豪華的演員陣容,誠心的製作,這部看著完美的電影,使人忍不住走入影院,一睹其風采。

這部影片的導演以及波羅的扮演者——肯尼斯?布拉納。25歲主演舞臺劇《亨利五世》,演技過人,被譽為英國劇壇王子。29歲時他自導自演電影版,獲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項奧斯卡提名,以及全美影評人協會和英國影藝學院頒發的最佳導演獎,隨後幾乎每年推出新作,均口碑良好,執導能力相當過硬。他不僅經常自導自演電影,還參演舞臺劇磨練演技,是一個有天賦又有匠心的電影人。最近他還參演了《敦刻爾克》。

《東方快車謀殺案》講的是暴雪中,一輛開往歐洲的豪華火車「東方快車」上發生了一件離奇命案,古董商人身中多刀慘死,來自比利時的私家神探波洛受命調查的故事。神探波洛發現十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嫌疑人 : 商人祕書及管家、美艷寡婦、醫生、奧地利教授、俄羅斯公主及女傭、年輕的未婚女教師、推銷員、列車長、伯爵夫婦及瑞典女傳教士。

他們看似毫無關係,卻都因為一個家庭而緊緊的綁在一起,他們一起策劃了一場完美的謀殺,卻被偵探波洛的突然到來和暴雪封路所阻攔。

當受害人死了,所有真相浮出水面,可我們卻不忍責怪他們每一個人。因為在每個人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不同的性格背後,共同擁有的人性光輝。

不得不說這部影片的製作是十分精良的,畫面十分精緻,色彩鮮艷,每個人物的服裝也是很完美,展現出了那個時代的復古氣息,如油畫般美麗。

另外,劇組還1:1搭建了車站、市集、高架橋、兩輛等比例的火車模型和一座9米高的假山,為了更好的重現東方快車的年代感和宏偉氣勢,這都可以讓我們看出製作者的用心。

在影片中,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比如對過去的事件展現中採用黑白敘述方式,剛入列車時的長鏡頭,還有影片中全景式的構圖以及剛發現被害人時採用俯拍的鏡頭,都使人印象深刻。

但是它的缺點也是令人無法忽視的。首先是對於偵探的刻畫太多,卻並沒有充分展現出他的性格魅力。尤其是開頭加上的一個小案子感覺無關緊要。直到上了列車觀眾才開始進入狀態。其次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故事,相比之下其他的人物的特點不夠明顯,羣戲沒有得到出彩的展現。還有一個片段,在殺人的時候,所有人擁擠在一起,每個人都很氣憤,而此時他們不應該是這種解恨了的心情,而是一種終於救贖的壓抑。這一段確實不如74年版中,在藍色的光下,每個人說出一句話,一個接一個的,充滿儀式感的,慢慢的完成這場完美的謀殺。

結尾可以為之稱道的創新就是像「最後的晚餐」一樣的感覺。當偵探在雪中說著真相,每個人的悲傷使人感覺到了悲涼的氣氛,可我卻覺得這並不如1974版的簡潔而有感染力。

相反加長版波洛選擇兩種結果的過程使人感覺拖沓,而且觀眾並不會為之買單,有很多觀眾得知真相後便毫無留戀的就離開了,還覺得這真是個狗血的結局。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就在於導演太過於想講好這個經典故事,卻忽視了故事的內涵。

當然在影片看到最後,確實能夠給人帶來思考與感動,可是這並不代表著電影的成功,這是原著的魅力。


有幸在電影上映之前,連續補看了原著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改編的三部電影,這三部電影分別是:1974年版由西德尼·呂美特執導的《東方快車謀殺案》、1978年版由約翰·古勒米執導的《尼羅河上的慘案》,以及1982年版由蓋伊·漢彌爾頓執導的《陽光下的罪惡》。

這樣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我就有了一個很明晰的指向標——就是對偵探電影的整體形式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還有一點方便之處,就是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就不需要再去仔細盯著細節、瞭解故事、尋找線索,而將思考的中心集中到了電影的拍攝手法和藝術風格上了。

這是在說這部電影之前要提出的一個關鍵點。

其次,我還想知道,到底這部電影與老版的電影有什麼區別呢?

一般改編電影都會對電影的故事結構做一個非常大的修改,像《悟空傳》、《鬼吹燈》這樣的,都是在某種方面上修改了情節和故事高潮——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故事的衝突點,才使得故事的重心變得明確起來了。

像是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裏,在原著裏,角色數量很多,而且故事的敘事線路也很多很亂,所以故事的本身就顯得很瑣碎。

那麼到了電影,我們要想做一部有明確的重心思想的電影,就需要把電影去粕取精,精簡化、整體化——所以電影《終將逝去的青春》裏,角色縮減到了四個人,所有的故事線都是圍繞了這四個人開始講述的——可以說,整個學生時代的歷史,都在這四個主角身上影射出來——她們就代表了那個時代。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就好對這部《東方快車謀殺案》的老版和新版作一下分析和對比了。

但是在講電影之前,我還是想好好強調一下原著裡面的一些細節。

聊聊原著

我沒有詳細讀過原著,但是我知道在原著中途曾多次提到了一場謀殺案,就是:曾在紐約長島犯下駭人聽聞的阿姆斯特朗綁架案。

五年前,卡塞蒂綁架了阿姆斯特朗上校的三歲女兒黛西·阿姆斯特朗,並索要二十萬贖金。阿姆斯特朗上校遵照指示,支付了贖金,但仍未能挽回女兒年幼的性命。身懷六甲的阿姆斯特朗太太受到刺激,同未出世的孩子一道駕鶴西去,阿姆斯特朗上校本人則於不久之後自殺身亡。

小黛西·阿姆斯特朗的保姆也成為這場悲劇中的犧牲者之一——案件發生後,她遭到警方懷疑,最終因不堪忍受而跳樓身亡。

六個月後,卡塞蒂在美國被捕。然而,他利用自己龐大的財力上下買動,又利用司法上的漏洞,逃過審判。並從此改名換姓,逃離美國,過著富翁的日子。

這是原著中關於綁架案的梗概,來源自百度百科。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電影在借用這個故事動機——我們把他稱為故事動機是因為這起發生在五年錢的綁架案確確實實成為了無論在原著還是在改編電影中的一個破案點,他是不可忽略的。

因此,這個故事動機並不該出現在故事的中途,而應該在故事的開頭。

顯然他是故事的一個導火索,一個引發事件——關於引發事件,我在之前有過解釋。在這裡,我再舉幾個例子,讓我們更好的理解什麼是引發事件。

電影《王牌特工:黃金圈》裏的開頭有一場讓人記憶深刻的追逐戲,主角逃脫了反派的追捕之後,安全到達祕密基地,但是他卻沒有注意到反派的跟蹤器,由此導致「王牌特工」團體幾近全軍覆沒,殘留下的兩個人為了重振旗鼓,只好去求助位於美國的「Statesman」團體,意圖復仇.....

假如沒有跟蹤器這一段故事的展現,那麼王牌特工就不會全軍覆沒,如果不會全軍覆沒的話,故事的地點也不會轉移到了美利堅——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引發事件,或者說是引發橋段,同樣的,這種敘事手法也很像數學中所提到的「演繹法」。

所謂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性的前提出發,通過推導即「演繹」,得出具體陳述或個別結論的過程。關於演繹推理,還存在以下幾種定義:

①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②它是前提蘊涵結論的推理;

③它是前提和結論之間具有必然聯繫的推理;

④演繹推理就是前提與結論之間具有充分條件或充分必要條件聯繫的必然性推理。

在演繹的過程中,必須存在一個前提,並且這個前提要是「一般性」的。

什麼是一般性的呢?

這一點在電影中的展現,要比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原著表現的中好的多。

《陽光下的罪惡》裏,開頭就是一起殺人案,那麼這起殺人案是我們所知曉的嗎?

事實上確實是這樣——我們知道了這起殺人案,並且作者確實寫了下來,描述了作案細節和場景,並且把他當做一個故事的前提來使用。

那麼,這起殺人案就是「一般性」的了,一般性的意思是指對於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的指向和存在的意義,並且我們無法反駁和否認的事情,就像我們無法反駁《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部電影是由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著作品改編的一樣,同樣的,在此類電影中,我們也無法去反駁電影中所設定的前提——他是虛構故事或真實事件的重心所在,如果沒有這個前提,那麼其後發生所有的故事都可能是無意義的。

關於「前提」和「故事動機」的部分說的太多了,我們有必要往前一步,來看一下發生在故事結構的一些東西。

這就自然而然的需要提到電影中的結構問題了。

故事結構

關於新版電影和老版電影,我們在上面提到了一個問題,就是「不同點」,或者說如何「對比」兩部作品,哪部更好一點呢?

在之前討論原著的過程裏,我提到了一個情節,就是關於「阿姆斯特朗綁架案」的情節,並且我有提到過,這個情節在原著中並不是在開頭就告訴我們的,而是在我們的主角比利時大偵探波洛尋找線索的過程中提到的。

這樣的情節建置顯然加強了故事整體的懸疑色彩——我們起先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嫌疑犯的犯罪動機,而現在我們清楚了,並且開始有意識的跟隨著主角的思路尋找線索。

但是這種情節建置需要我們觀眾擁有極大的耐心,因為故事的高潮點並不起眼,故事的線索也到處都有,我們看電影的時間一般而言最多隻有150多分鐘,在150分鐘的過程中記住所有在演繹過程中得出的結論並不是一件易事,並且原著作者並沒有想這麼做。

原著作者為什麼要在故事的中間才提到犯案的動機——也就是我們在上面提到的前提呢?

因為一本書要閱讀起來是漫長的,相比於一部電影而言,書需要的時間要比電影的時長要多出幾十倍——那麼顯然,閱讀一本書的故事情節就不會像觀看一本電影那麼簡單了。

所以一般而言,在書籍中所出現的故事情節,要比電影和電視劇中出現的故事情節要複雜的多,散亂的多。(希望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故事的原著,挺不錯的。)

這是由藝術的載體形式所決定的,並不是我們所能夠控制的。

那麼,我們就需要作一些修正,以適應電影形式的需求。

所以你會看到在1974年的老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裏,電影把阿姆斯特朗綁架案挪到了故事的開頭,並且對故事的線路做了大量的整改,以便完成藝術形式載體的轉換。

那麼,相對而言,2017年的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更貼近原著,也更加強調人物的性格建置和藝術風格了,但是還是比較可惜,電影的故事上的改編,遠遠沒有老版那麼震撼——這是由於對原著故事改編側重點不同而決定的。

所以,怎麼說呢,還是各有千秋的,只不過老版的電影風格更適合電影這種藝術載體。

我在文章中間提到了「演繹法」這個辭彙,就是為了給像第二種——也就是新版電影的結構以及原著故事結構一個清晰的定位,那麼,我覺得我們還是有必要給第一種——也就是老版的電影結構一個定位。

這個定位辭彙就是「歸納法」。

所謂歸納推理,就是根據一類事物的部分對象具有某種性質。

推出這類事物的所有對象都具有這種性質的推理,叫做歸納推理(簡稱歸納)。

歸納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它屬於合情推理。

顯然,在老版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裏,所有嫌疑犯的一個共有的特質,就是與阿姆斯特朗綁架案存在聯繫,並且還有一個導演刻意強調的一個共同點——我們很可能忽略的一點:謊言。

正是因為所有人都有意識的在規避一些事實,所以整部電影呈現出一種迷離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補充:以上提到的「演繹法」和「歸納法」或許有些不準確,但是確實有區別新版老版電影風格的作用,所以在此就沒有去刻意強調其關聯性。

由此看來,新版電影還是可以一看的,畢竟他是一種很特別的嘗試,有嘗試就是好的。

如果沒有嘗試,那麼我們不會有思想和形式的革新,在這篇文章裏我只講電影結構和原著的一些情節,之後有機會我會再去把這部電影和原著作者的其他改編電影對比,豐富我的討論。

最後,還是謝謝觀看~


小編到影院中觀看的是2D影院對白版本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如果給一個評分的話我覺得超過70分。小編評價影片的標準比較任性,先感性的分為喜歡和不喜歡,在理性的分析有硬傷和沒什麼毛病。而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無疑是小編喜歡的,但是影片中的小瑕疵也不得不提。

先說「改編部分」,作為原著粉的小編,對於影片一開頭增加的在土耳其的教堂失竊案部分作用有些不解,我們姑且理解為導演要想並不熟悉大偵探波洛個性的觀眾展示著偉大偵探的個性與能力吧,但是對雞蛋的苛刻,對軍官逃跑路線預判的準確,在這個案件中並沒有決定性的作用,反倒讓影片有些拖沓。再來原本三位「查案者」的設計被導演精簡成了兩位,原有的醫生變成了一位黑人軍醫,即原著中的軍官角色,這個設計雖然化簡了因為製造「封閉車廂」而換來換去的瑣碎細節,卻讓觀眾無法相信「驗屍者」的客觀性,也值得商榷。第三,偵探會武術,誰都擋不住。導演給自己加了一連串的功夫戲分,也讓人有點摸不到頭腦。綜上,改編部分扣分較多。

那麼加分的部分無疑是演員們的演技,無論是「用槍口對著全世界」的約翰尼德普,還是「女一號」米歇爾菲佛整場「戲中戲」兩個角色的轉換,朱迪丹琪「公主」曼聯的皺紋都在演繹霸氣和恨意,威廉達福被戳穿謊言連著謊言的細膩層次變化……一部影片中,一個逼仄的車廂裏,被大雪管住了這麼多戲精,只看他們各自的演技就值回票價,大大加分。

劇情不盡人意,演技大大加分,加上阿婆經典的加持,2017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雖不經典,但很好看。(D)


剛剛看完

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是看了佩內洛普克魯茲和約翰尼德普的海報才下定決心進影院看的,畢竟一部翻拍的片子首先在劇本懸疑性上就有先天的劣勢,而2d的片源又大大降低了進影院和宅在家裡看的體驗差距。

但開篇的時候我還是被驚艷了,從音效,服飾,選景,到精益求精的取景角度切換,都讓人耳目一新。那壯麗的景色已經給影片加分不少了。

接下來的就是失望,男女兩大明星竟然只是比龍套多不了多少戲份的配角!而且劇情也被改的面目全非,全沒有了一部罪案推理電影應該有的懸念。雖然我們也理解電影這種藝術形式高度受制於時間,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加入壯麗的風景就不得不犧牲敘事的篇幅,可是敘事畢竟纔是故事的靈魂,講不好故事無論如何都要算一個瑕疵。

前邊說過,改編類的作品總是要受到原作和時間在前的同類作品制約,畢竟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因素,所以一部好的翻拍作品要達到好的標準,不禁要拍的好,而且要比前作好。所以在看完這部片子之後,我又找出了1974年的版本看了一下,果然,印象沒有什麼變化,新版本氛圍塑造要好很多,而故事講述,真的要弱太多。

那麼講故事真的就不能看風景嗎?也不是,除了分清主次,保護敘事的核心地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擴大篇幅,延長時間——比如,像《八惡人》那樣打造現象級的片長。

愛籃球,愛電影,法律狗陪您聊電影。


《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版電影是所有版本中拍攝得最為華麗的,演員陣容強大,服裝化妝精緻,畫面精美,達到了油畫般的效果。尤其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雪中審判一場戲,頗似《最後的晚餐》的油畫境界。英國舞臺劇王子出道的導演,特別喜歡讓影片達到舞臺美的效果,所以給觀眾們呈現了一頓精美的視覺大餐。


與其他推理電視劇、電影截然不同的結局,感傷又慶幸!

《東方快車謀殺案》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於1934年創作的波洛系列的作品,英格麗·褒曼憑藉對其的影視改編斬獲奧斯卡大獎,可謂阿加莎的經典之作。《東方快車謀殺案》主要講述了一羣各懷祕密的人與波洛偵探同乘一輛東方號豪華列車,在暴風雪的旅途中發生了殺人案件,波洛偵探穿越種種謊言,探尋到令人悲傷的真相,最後又給了這個故事一個不悲傷的結局。

拋開這部新版電影的導演和演員來看(因為我看大家大概已經從別人的詳細介紹裏瞭解了,所以不多做評論了),這部作品的結局其實和我們平時所看的影視劇是不一樣的。我們平時看的影視劇,無論犯人犯罪的目的是否罪惡,受害人是否值得同情,結局一定是正義主角用法律審判了犯人。如果遇到受害者本來就罪孽深重,犯人是為了報仇,看到經歷悲慘的犯人,很多觀眾往往希望主角放過他們。這也就體現了那句「法律可以審判犯人的罪惡,那麼人性的罪惡誰來審判」。然而在這部作品中,犯人們的罪行被聰明的偵探解開了迷題,面對真相和人性的選項,偵探用一種接近事實的答案做出了最好的選擇,對於身負罪孽的死者和被痛苦折磨的兇手,波洛用事件的另一種合理的推測寬恕了罪惡,也許讓被愛恨糾纏至今的兇手重新開始生活,纔是對靈魂最好的安慰。

(沒有具體描述,不算劇透吧……)

接下來,我們可以稍加談談製作的問題。有人說,翻拍經典會成功嗎?而且劇本還是根據如此著名的作品,如何能從瞭解故事、知道結局、還有參考對比的觀眾那裡獲得好評呢?我認為,要依靠細節的刻畫和情境的連貫性和代入性。這部電影的畫面製作就非常優秀,你彷彿又回到了打開原著的那一刻,你看到的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故事,你好奇,你想跟著偵探先生去揭開謎底,電影故事節奏緊湊,情節環環相扣,你驚嘆事件的發展,卻想不起來你早就知道這一切,那天的暴風雪似乎也吹進了你的窗子。

在我看這部影視作品之前,我對它並不是很瞭解,雖然阿加莎的作品在偵探小說領域中地位不可撼動,但我也是最近才真正開始閱讀她的作品《無人生還》,恰逢《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版正上映,我就迫不及待地去觀看了,看完之後,突然能明白為什麼阿加莎的作品能夠廣受歡迎,也能明白為什麼肯尼斯·布拉那有勇氣將已經拍過的世界名作重新翻拍了。


新版東方快車,因為喜歡德普去看了,結果沒想到演的是死者\(*T▽T*)/很快的就活在了回憶片段之中,故事的情節敘述稍顯薄弱,第一次接觸這個故事的可能要十分集中注意力。但是我真的超愛裡面的佈景服裝,還記得有一幕是鏡頭一一掃過眾人,車內的裝飾華美,每個人都是靜止狀態,彷彿一個個精緻的娃娃。最後審判的場面模仿了名畫最後的晚餐,每個人的演技真的很好,下手時的回憶,表現得很慌亂,雖然我聽到了影院裏的笑聲,然而,我自己卻覺得那種恨意很真實,個人是推薦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