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成田機場第二航站樓的“廁所畫廊”。

作者:唐辛子

日本人一樣相信風水,其中之一就是對於廁所的信仰:必須每天將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廁神纔不會離去,纔會庇佑全家人健康平安。

不久前回了一趟國。除了發現祖國的物價越來越高,還發現國內親朋好友家的私人廁所大都裝修得很漂亮,而公共廁所多少還殘留着一些“社會主義的氣味”。“社會主義的氣味”這個說法,來自我讀過的一篇日文專欄。

那位日本作者寫道,以前到社會主義國家旅行,不管是哪兒的機場廁所,都散發着相同的味道。因爲社會主義國家喜歡使用一樣的氯系消毒劑,所以,那裏的機場廁所總是散發着“懷舊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氣味”。

當然,這個“社會主義氣味”只是一家之言,並非日本社會的共識。在日本形成共識的中國公廁形象,是“你好廁所”。這個“你好廁所”就像中國的餃子和炒飯一樣,在日本很著名。

日本東京成田機場的廁所,推出“手機衛生紙”。

如果有機會跟日本人喝酒聊天,聊到中國的種種,喝得半醉的日本人,通常會激動地對你表示:

“我喜歡中國的餃子,也喜歡中國的炒飯。餃子配炒飯很好喫!”

“我覺得你們中國的‘你好廁所’很好玩噢:每個坑之間只隔着一塊很矮的板,大家一邊上廁所一邊打招呼‘你好呀’,所以被稱爲‘你好廁所’呢。”

遇到這種話題,我通常會不懷好意地添油加醋:“其實我們上廁所時,並不互相問候‘你好’,而是一邊上廁所一邊問:‘喫了嗎?’‘喫了。’‘喫了什麼?’‘喫了餃子配炒飯。’”“哈哈哈……”每次我這麼回答,都會收穫一陣大笑,然後這個春意盎然的話題便就此如願打住。

作爲中國人,一邊喫飯喝酒一邊聊着廁所這碼子事,總歸感覺有些不對勁,但日本人似乎並不忌諱。細細想來,這大概跟日本過於乾淨漂亮的廁所有關:且不用說各家各戶女主人精心收拾出來的私人廁所,就是公共廁所,也一塵不染,毫無異味。

公共男廁內部如何不得而知,公共女廁的話,除了壁畫、盆栽、鮮花等室內裝飾,總少不了成排的鏡子和插頭,方便愛美的日本女人在廁所裏補妝甚至做髮型。有些空間足夠大的地方,還會在廁所外面設置自動販賣機,方便走累了的遊客如廁之後,買聽飲料,坐下來邊喝邊休息。

日本的兒童廁所。

日本人的廁所爲什麼收拾得那麼幹淨?

日本式潔癖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恐怕跟日本人自古以來的神道信仰有關。

據《古事記》記載,日本神話中開天闢地的女神伊邪那美彌留之際,排泄出大便,化爲土神波邇夜須毗古、波邇夜須比殼;排泄出小便,化爲水神彌都波能殼、穀物神和久產巢日。這些由伊邪那美的大小便化成的土神、水神、穀神,統稱起來其實都是“廁神”。

日文中,“雪隱神”“手水場神”“閒所神”“後架神”等,都是對“廁神”的愛稱。去掉這些稱呼後面那一個“神”字,“雪隱”“手水場”“閒所”“後架”等,都是廁所的意思。“雪隱”據說是臨濟宗對廁所的稱呼,曹洞宗則稱廁所爲“東司”。現在去日本的禪寺,還經常可以看到寺院內豎起一枚木製“東司”看板。烏樞沙摩明王則是守護“東司”的本尊。

中國古代唐宋年間信仰廁神“紫姑”。

“說是在廁所裏呀有個女神,所以只要每天將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就會變得像女神一樣好看漂亮……” 2010年,出身於關西的80後女歌手植村花菜寫了一首長達9分52秒的冗長歌曲《廁所裏的神樣》,訴說她祖母在世時叮囑幼小的她:一定要認真地打掃廁所呀!因爲廁所裏住着神明。

這首旋律單調的敘事民謠,真的說不上“好聽”,卻惹得無數日本聽衆落淚,那該是隱藏在廁神信仰之中的親情共鳴。在日本的某些地方,至今還保留着“雪隱參”的傳統:抱着剛出生的新生兒去參拜廁神。

過去日本人建造廁所時,都要打造一男一女兩個“便所神”埋在地基處供奉,以求廁神庇佑。人們相信右手小便,而左手接住大便的廁神,會保佑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

《廁所女神》賺足了許多人的眼淚。

“廁所裏住着神明”——這句謊言,就像聖誕夜會有聖誕老人爬進自家的煙囪一樣美麗,並令人期待。日本人一樣相信風水,其中之一就是對於廁所的信仰:必須每天將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廁神纔不會離去,纔會庇佑全家人健康平安。

- 完 -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