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筆者心靈深處的某一個地方,偶爾微微響起《鳥之詩》的旋律,

在櫻花散落的季節,偶爾會記起那長長坂道上的一個邂逅,

在星空長夜之下,偶爾會懷念那個傳頌星星的女孩。

這些感受最終都匯聚成一個熟悉的單詞——key。

從筆者身邊接觸的acg圈子的基層生態來看,大部分普通觀眾認識key這個名字,是從2005-2008年陸續開播的赫赫有名「三部曲」的TV動畫《clannad》《air》《kanon》,或者說是2011年大火的《Angel Beats!》的動畫開始認識的。在如今這個信息傳遞極為便捷的網路時代,這些口口相傳的發酵,甚至不少人認為key社是一個「專做優質催淚片的動畫公司「,就跟把芳文社當成萌豚動畫製作公司一樣——事實上,key只是從屬於Visual Arts旗下一個以製作美少女文字冒險遊戲為主業的品牌

「麻枝準大魔王!

這就是人生!

不哭不是人!

Key社虐我千百遍,我待key社如初戀!

催淚彈警告!

在這些年key社被許多普通動畫愛好者貼上諸如這些膾炙人口的標籤,筆者也不知道這是否能純粹的當做一件好事——至少宣傳效果達到了。但同時極致的吹捧必定帶來反彈般的反感——猶如被壓縮的彈簧一般。

但筆者對key社的作品,亦或是說,對key社那萬變不離其中的主題抱有深厚的感情,這個就在後記裏再談談吧。可是key相關能談的東西實在太多,苦於筆者暫時沒有靈感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於是想僅從key社作品與其衍生動畫的故事整理的這個比較淺顯的角度出發,去記錄一下所喜歡的key社。

在談key之前,先來談談以前的一些故事。在大約1995年的時候,Windows3.1/95發行,PC-98被淘汰,galgame界迎來一次巨大的變化——電子與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galgame界全面進入了賽璐璐時代,而在這兩年之後,一間名為Tactic的公司,以樋上至,麻枝準,折戶伸治,久彌直樹,吉沢務等人為主創核心,開發了一款泣系gal——《moon》

《moon》講述的是一位叫做天澤鬱未的女孩的母親是一個宗教團體的一員,而某天其母親死後,天澤鬱未覺得是宗教團體害了她母親,便潛入打算復仇,從而引發了一連串凌辱與復仇的故事。在《moon》中,名為麻枝準的腳本家,引入了平行世界的概念,親情的羈絆等等,將虛構世界與現實世界聯結,並把兩個世界的命運與角色們的情感互動形成牽連————這便是日後麻枝準作品的慣用框架的雛形。

而令人喫驚的是,《moon》作為一款galgame,不但沒有戀愛元素,還融入了許多重口凌辱的官能要素,而在作品中後期甚至玩起了一些意識流的手法和畫面表達,整個作品體現出來更多的是狂氣與鬼畜,在當時仍然是以和美少女戀愛為主的galgame圈裡,就如leaf社的《to heart》一樣在忙著怎麼每天快樂的去撩美少女,這部作品宛如一個異類,加上本身劇本和音樂也較為出色,本作品受到了不少的矚目,而《moon》這種風格也為後來key社許多作品以莫須有般殘酷的悲劇套路以及「韓劇」般的展開打下鋪墊——一定要把觀眾虐的死去活來才肯罷休

而在這一年後的,Tactic幾乎以原班人馬集結製作的一部新作《one~輝之季節》出現在大家眼前,而本作也成為了麻枝準等人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one輝之季節》講述的是一個名為折原浩平的男高中生,總覺得記憶缺少了一部分,並且對生活感到迷茫,而某一天,他遇到了幾位命中註定的女孩,在相處的過程中,塵封的祕密便慢慢水落石出。

由於本作的主季節是秋天,許多人甚至把本作與後來key社的《clannad》《kanon》《air》並成為春夏秋冬四部曲——事實上沒有這個作品嚴格意義來說不屬於key。《one》是久彌直樹不知道咋地突然靈感噴了上來,然後拉了麻枝準麻枝準參與了劇本製作與世界觀構成,兩人一商量就拍案去遞交企劃了。在麻枝準的採訪中也麻枝準本人也承認《one~輝之季節》是其創作的起點。

《one》構建了一個叫做「永恆世界」的世界觀,以此與現實世界作對比構建出兩個世界的框架,這個「永恆世界」的存在是麻枝準受村上春樹的《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影響所衍生的點子——在《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一書裏,村上春樹刻畫了一個被高牆與世隔絕的小鎮,主人公與裡面的村民都是「失去心」的人,象徵著逃避,而與本作中的「永恆世界」異曲同工。

《one》正是用這種悲壯奇幻的氣氛去敘述一段戀愛故事,元素上與《moon》並沒有太大區別,但比起《moon》增添了許多戀愛要素,且去除了凌辱元素,用兩個世界之間距離的割裂而致使相愛之人分離的悲壯感去觸動觀眾的心絃,更加接近現代世界系作品的概念。若即若離的距離感與相愛卻無法碰觸的悽涼描寫一貫是大殺器,對於世界觀的解密抽絲剝繭也比較抓人眼球。這種改變配以精良的配樂,使得本作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仍未流行泣系galgame的風氣的那個年代《one》無疑是耀眼的,同時其成功也影響影響了泣系galgame的盛行潮流。

而由於《moon》與《one輝之季節》中,音樂與劇本的出色,使得畫師樋上至的存在感被掩蓋了,於是Tactic的母公司NEXTON打算把樋上至辭掉,而樋上至當時與久彌直樹以及麻枝準關係很好,於是他們帶了一些人從Tactic辭退跳槽到了Visual Arts,而VA則為此建立起了一個新的gal品牌——key,由久彌直樹擔任社長,麻枝準和久彌直樹擔任劇本,樋上至擔任畫師與角色設計。而估計當時候誰也不曾想到,正是這個品牌的建立,迎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地震。

1999年6月4日,key社的處女作《kanon》發售,《kanon》的企劃是久彌直樹提出來的,所以這部作品中麻枝準的控制度不高,除去小狐狸線和舞線是麻枝準編寫的,剩下的支線以及與《kanon》整個主題最關鍵的月宮亞由線均為久彌直樹負責,所以這部作品並未體現太多麻枝準個人強烈的風格特色。《kanon》的故事講述的是男主角相澤祐一的雙親因為工作原因調去國外,不願出國的他被迫借住在親戚水瀨家。時隔七年以後,祐一再度來到這北方的小鎮。在這個七年前曾經住過,但失卻了所有回憶的小鎮上,和五個女孩相遇,相識。然後在春天到來時,失去的回憶逐漸拼湊起來,每個人各自的祕密,也逐漸真相大白。

《kanon》當時的宣傳語是「下著的雪,飄落著我的回憶的街道」,主題是約定與奇蹟,整個作品被蒙上了一層浪漫,唯美,奇幻的色彩。月宮亞由一個又一個的夢,逐漸編織著一個過去與未來的故事,整部作品緩和靜謐的氣氛瀰漫著沉重與憂傷,而後面愈發凸顯的「約定與奇蹟」互相烘托,直擊了不少觀眾的心靈。在《kanon》裏,夢這個元素被提煉得非常精妙,不管是小狐狸線還是亞由線還是名雪線還是舞線,主角都分別有著一個忘記的回憶。

相沢祐一通過與一位女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逐步去尋覓丟失的回憶,而把這個過程加以一個具象化的美學符號——那便是」夢「。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這個元素向來便具有奇幻美與朦朧美,與本作的背景和氛圍相得益彰。《kanon》通過每一條女主線的個人的」夢「,最終匯總在一起,引出主線的「夢」,自然而然的把過去的故事和未來的故事鏈接起來。相比起《one》中只是用淺顯的採取了夢去作為切入永恆世界的元素,《kanon》更加將夢這個元素體制化,系統化的作為整個劇情推進的手法,整個世界觀構架的重要骨幹,而key社自此之後的作品也更著重去抓住夢這個元素去構建作品。

《kanon》的出現幾乎打下了泣系galgame的地位,因為在那個年代根本沒有與《kanon》能競爭的同類作品,或者說,幾乎沒有同類型作品的存在。那時候以leaf社引起的主流風格是通過日常瑣事和美少女建立良好關係,再逐步推進出戀愛關係,而《kanon》採取大篇幅的搞笑去緩解gal漫長劇本中前中期的無聊,並在後半段採取虐心反轉的展開的套路,在當時實在新穎,而且確實讓劇本更加跌宕起伏,更有戲劇性

相比之前的《one輝之季節》,kanon還引入了些許與泡美少女無關親情元素,使得本作比起拔系的美少女遊戲,更加有「電子小說」的味道。所以本作的商業大爆,月銷量售出了十萬份的記錄,而在2002年本作也被現在的動畫大廠東映改編成了tv動畫,不過由於只有12集的篇幅,內容壓縮的太多從而進行比較大程度的改編,所以不是那麼令人滿意。而2006年又被京都動畫再度改編,京都版的《kanon》不管是角色設計上還是改編水平上還是製作質量上都更為出色一籌,這也使很多人記住了《kanon》,又從而記住了key這個新起之秀。

在《kanon》企劃之後,麻枝準和久彌直樹迎來了一些矛盾,因為麻枝準與久彌直樹都是當時key社內兩個大牌劇本家,而同時這兩個人也不是多大方的性格,攀比之心本來就比較強。《kanon》之後麻枝準提出了《AIR》的企劃,而久彌直樹也提出了一個未公開的企劃,但VA考量再三決定採用麻枝準的《AIR》,這使得在因《kanon》成功意氣風發的久彌直樹心生不爽,同時久彌直樹工作上比較孤立,很少與其他同事一起辦公,偷偷摸摸的一個人去設計企劃,這也使得key社內部時而出現一些爭吵,而這次《AIR》事件把麻枝準與久彌直樹的矛盾引爆到了一個無法共榮的地步,雙方各執一詞,互相打對方小報告。VA高層從人員和諧以及潛力來看,決定辭退久彌直樹,從而留下麻枝準。

久彌直樹
麻枝準

Key社奉行少數精銳政策,而且當初社內人員很少,所以產量一直不高。在2000年這個跨世紀的一年,這個年代被很多圈內愛好者稱為gal game的深秋————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16:9顯示屏的推廣使得gal在構圖上更加多元化,而繪畫行業的發展伴隨著大眾審美的變遷,人們對美少女形象追求更加細緻,可愛,對美術和光影要求也逐漸有了提高,使得galgame進入了一個新的賽璐璐技法時代,而由於leaf和key的深遠影響,在2000年盛行的治癒系,感動系,甜蜜系的gal也開始增多。但就在9月份,key社通過《AIR》的發售再一次展現了其無比璀璨耀眼的光芒

《Air》的主題是「希望與傳承」,故事講述課一位懂「法術」的、以表演人偶為生的青年國崎往人,一天來到一個海邊小鎮,遇上了神尾觀鈴。國崎往人和他的祖先們一直都在尋找一位在天空中有翼的女孩子,而在和觀鈴一路相處之下,發現觀鈴可能就是他要尋找的女孩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跨越千年的翼人傳說與祕密真正逐步展開。

《Air》脫離了當時只是刷好感攻略女主角然後大團圓的男女相戀的限制,將親情元素大幅度加入,甚至可以說親情的羈絆是《Air》的主要元素之一,在本作的地位遠遠超過了戀愛要素。在《Air》的故事裡,孤寂感和神祕感非常的強,作品舞臺是一個海上小島,這種舞臺本來就是具有封閉感,加上幾乎沒有路人的存在,強化了一系列悲情的故事哀婉的氛圍,整個作品面對命運的無力感,孤獨感體現的非常的強力,讓觀眾感到窒息一般的沉醉。優秀的音樂也加分不少,不管是被許多人號稱國歌的《鳥之詩》還是母女相擁時候的《夏影》還是說最後從命運解脫的《青空》,折戶伸治與戸越まごめ的空靈憂傷的bgm非常抓人耳朵。觀玲犧牲自己斬斷悲劇的輪迴這種出人意料的最終TE,最後甚至讓男主路人化,更是讓本作與其他美少女遊戲大相徑庭————要知道美少女遊戲當初本質就是給宅宅們享受談戀愛的快感或者拿來用。《Air》對於劇本的深化,比起美少女遊戲,更像「Visual novel」(電子小說),這種讓人大喫一驚的舉動加上本身的硬質量讓當時候的《Air》如日中天。

《AIR》的故事悽美動人,對當年整個宅圈的衝擊都是很大的。麻枝準在《AIR》裏構建出了世界系作品的框架。雖然諸如《伊裏野的天空》,《最終兵器彼女》等世界系成名作品的光輝太大了——畢竟不是一個載體,但《AIR》與這些相比並不會遜色。如果說《在世界盡頭詠唱的少女》是galgame裏世界系的鼻祖,那麼《AIR》則是發揚光大的推廣者。在《Air》的結局裡,經歷了千年之後的輪迴,觀鈴解除了詛咒,卻被永遠困在了夏天裡,男孩與女孩之間的戀愛被蒙上了一層史詩感與命運的無奈感,這種將boy meet girl的故事脫離社會規則直接與世界束縛的做法正是所謂的世界系,而正是這種哀婉的悲劇色彩給予了《AIR》不一樣的姿態。

在這個世界系的框架裏,麻枝準再次創造了一個夢,但這個夢則更加悲傷,甚至聯繫起了翼人的傳說故事,並且塑造出了另一段宏大悽美的翼人世界觀的故事。翼人最終的命運並不是一個古老而憂傷的故事的終點,而更像是一聲來自天外的箴言,就如同柳也之前所遇見的那位高僧, 在諸多慾望驅使的紛爭裏,擁有蘊含著痛楚的慈悲,才讓翼人的傳承有了意義。由此看來,如果說《ONE》的夢只是空間與空間的橋樑,《KANON》的夢只是時間與時間的橋樑,那麼《AIR》的夢是時空與時空的橋樑。麻枝準將時間的距離放大到了千年,而將空間的距離變成了古今,直到最後的生死,再次把他心裡那份對孤獨的詮釋無限擴大。

《AIR》無論是商業還是口碑上都獲得巨大的成功,讓麻枝準和key名聲大噪。其在2005年被東映改編成劇場版,而同年也被京阿尼改編成TV動畫。而後者的改編對於當年的動畫界彷彿一個核彈,一舉拿下了當年BD銷量年霸,同時將galgame改動畫這種類型的潮流帶動了起來。《AIR》的光芒太大,但麻枝準沒有為此停住步伐,很快的投入到了下一個作品的製作之中。在其「基友」leaf社製作出《傳頌之物》這部galgame圈的重磅炸彈的兩年後,《clannad》便誕生了。

《clannad》的出生一波多折,遊戲PC版在最初公開時的預定發售日期是2002年,後來被延期至2003年,之後再一次被延期至2004年4月28日。從《kanon》開始key社似乎就喜歡每次都玩跳票,究其原因,或許還是key社奉行的量少質精的政策讓麻枝準多少有些江郎才盡了。在前面一系列作品中,其實情感側重點都各不相同,麻枝準作為讀心理學出身的,對於人的情緒調動和衝擊自然是長項,使得他在這個題材上寫的很精,但他卻寫不廣,麻枝準坦言稱在《clannad》創作初期並沒有太多的靈感,這樣導致企劃一拖再拖。直到最後,麻枝準一拍腦袋覺得,不如弄一個以家族主題的大雜燴吧,這便形成了如今的《clannad》——————親情,友情,愛情等元素全集於一體的多元素泣系作品。

《clannad》的主題是家族與成長,講述的是不良少年岡崎朋也在光坂高校過著潦倒的生活,因為家庭不和等因素希望有一天能夠離開所在的小鎮。某一天他在學校坡道前發現了一個止步不前的女孩,在朋也認識了這個名為「古河渚」的女孩後,他們兩個的生活開始有了重大的變化。

絕大多數的日式戀愛作品,舞臺和視角都只會停留在boy meet girl的相識和曖昧階段,更進一步的也有不少作品描繪確認戀愛關係以及之後的戀愛過程。因為大多數最美好的回憶和經歷都是在相識到相戀這兩個階段,所以在以為服務觀眾至上主義的日式戀愛作品裡,選擇把故事永遠停留在這兩個階段也無可厚非。

但《clannad》卻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嘗試,花費了極大篇幅的去描繪結婚以及婚後的生活,甚至可以說在《clannad》裏,男女主角的結婚和婚後的故事纔是全作最精華最感動的核心主幹。這就導致《clannad》的立意比起大部分同類作品都拔高了不少——這部作品所傳達的是一種普世的價值,這種普世價值已經脫離了galgame這種小圈子追求獵奇和普通戀愛的想法了,而是從一個更大的角度來闡述一個故事——故事的視角從高中生到大學生再到社會人士再到父母,幾乎就是一個人生的縮影,而其與校園以及社會的接軌更是讓作品的大眾性和教育意義擴大了不少。雖然說其中也有不少美化和童話化的部分,但也正是這種融合,是這個故事最治癒,最溫暖也是最理想主義化的部分。

其實這從key社一直堅持發售全年齡版無H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來其目光遠大,畢竟這種做法在遍地都是R18的美少女文字遊戲來說是比較罕見的。而正正也是這種做法,催生了「全key社作品動畫化」的做法的實施,社長馬場博隆的眼光,早已放在了更為大眾,更具宣傳效應的動畫界上了。

而在2007-2008年經過京阿尼長達四十多集的極為優秀的改編,更加放大化了這部作品感人的能量,幾乎擊潰大部分人心理防線的核催淚彈使得《clannad》十年以來一直膾炙人口,吹捧不停,各種榜單以及評分高居不止。

麻枝準在《clannad》同樣刻畫了一個夢,同時也刻畫了兩個世界。存在一個與現實世界以奇妙的方式共存的另一個世界。稱之為「幻想」,它並非是一個在物理上存在的世界,而是一個在意識層面上存在的世界。它是故事所發生的那個小鎮的意志的具現化的表現形式。它隨著小鎮的誕生而誕生,隨著小鎮的破落而破落,由幸福而繁榮,因不幸而衰敗。但這次,麻枝準似乎打破了他以往那個孤獨的世界,不再讓夢如此悲傷。在《clannad》裏,幻想少女這個「夢」最後以和現實重合作為溫暖的結局,這看似是一個小小的進步,卻是麻枝準對於他心中夢的詮釋一個極大的改變,從帶來悲傷轉為帶來歡樂,從孤獨變成有人相伴,這便是麻枝準創作思想的一個轉折點。

在《clannad》又一次獲得成功之後,麻枝準就開始有點皮了,因為在原作裏有一個名叫坂上智代的女角色人氣異常高,但由於TE真女主是古河渚,所以其實許多玩家對未能看到坂上智代幸福的結局感到遺憾。於是類似平行世界外傳形式的衍生作品《智代AFTER》便誕生的,但這部作品與本作堅持全年齡的做法不同,內容上是18R的,故事充斥了不少H場景以及很韓劇的展開,引起很大的爭論,玩家本來只是想看到智代和朋也圓滿的結局,但麻枝準繼續貫徹他那套虐心的做法就顯得很不明智了,又是失憶又是死亡的結局讓業內對此褒貶不一。

麻枝準是個很在意玩家說辭的人,他經常逛2ch,推特等地方看玩家的反饋,而卻恰恰又是個特別玻璃心的人,每次看到玩家的負面評價就會心態爆炸。其實在當初設計《AIR》的時候,因為不少玩家反應《KANON》淡了一些,所以《AIR》裏親情的分量如此沉重,而這時候又有不少玩家說《AIR》裡面太缺愛情了吧,所以《clannad》裏愛情的分量又重了不少。可以看出,麻枝準的想法一直是受玩家所左右的,這對創作者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在《智代AFTER》失敗之後,麻枝準自然心情非常低落,恰逢《clannad》作為他集大成之作,麻枝準已經是掏盡家底了,他覺得自己似乎再也創作不出新的東西了。在這段時間,從《AIR》時期入社的涼元悠一便站了出來填補麻枝準的空窗期,於是一個非常「不key」的key社作品《星之夢》誕生了

說起涼元悠一便有一段趣聞可講,當初涼元悠一是因崇拜久彌直樹而入社的,但涼元悠一加入時候是《AIR》的企劃製作進行中,這時候久彌直樹早已被麻枝準趕跑了,於是涼元悠一一直帶有些許失望和不滿,和麻枝準關係也不並和諧。一直以來也都是負責一些支線的劇本構思,直到《clannad》後,涼元悠一決定瀟灑一番,主動請纓《星之夢》的企劃,而在成功推出之後便果斷的辭退了工作離開了key社。

麻枝準和久彌直樹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久彌直樹注重的是意境刻畫,體現在極為文藝優雅的文字和畫面氣氛營造上,麻枝準注重的是情感衝擊,體現在對情節和情緒的安排和調動上,可以說麻枝準走的時候宏觀的泣系,而久彌直樹走的是微觀的泣系,這也是當初兩人意見不合的原因之一。不過顯然對於key社要貫徹大眾路線的方針來說麻枝準的做法比久彌直樹的做法更為合適,不過這是另外一回事了,這裡不多闡述。涼元悠一作為久彌直樹的崇拜者,自然風格是接近久彌直樹的,所以說便誕生了《星之夢》這部很「不key」的作品。《星之夢》遊戲全程時長只有兩個多小時,並且沒有任何選項,比起AVG更加像一部visual novel,真真正正的短篇電子視覺小說,比起key社其他一貫冗長複雜的劇本,《星之夢》則是特別簡單短小,而且也完全沒有模仿麻枝準那種前期搞笑後期砸催淚彈的做法,《星之夢》從頭到尾一直瀰漫著哀傷寂靜的氛圍。

《星之夢》講述的是30年前,遭到細菌攻擊而被遺棄的「封印都市」現如今已經變成了由自動戰鬥機械控制的無人的廢墟,廢墟獵人拖著疲憊不堪的身軀躲進了一座星象館,他在那兒受到一個名叫「星野夢美的機器人接待。30年來,這個機器人女孩等待著來訪的人,給他們充當天象儀的解說員。為了能夠讓毀壞的投影儀動起來,他夜以繼日地修理著,而在這安靜的星空裏,兩人的命運便開始交織起來。

廢土,末日,文明衰退,星空,城市獵人與等待著永遠不會回來的主人的機器人女孩,《星之夢》依然帶給了觀眾無盡的感動與思考,全篇故事沒有說教感,情感循序漸進,對白娓娓道來,以最平淡的口吻闡述生死,緩緩的走向了悲劇。《星之夢》只展現了世界的一片角落,很多設定都是點到即止,但猶如《AIR》一般,充滿悲傷的故事卻無處不煥發著生機————

「歡迎迎來到星象館,這裡有美麗的、無窮的光輝,滿天的星星正等著大家的到來」

「其實我並不需要天堂,但如果有的話,請不要把人與機器人的天堂分開」

「從此刻起,我不再是城市獵人,我是傳頌星空之人」

………………

即使再荒廢的世界,再絕望的未來,只要有星空和夢想,人類就能傳承下去。這種苦中作樂,柳暗花明的主題便很好的表達了傳承與接替,拋棄了戰爭殘酷的正面描述,拋開了生者之間自私的競爭,涼元悠一在星之夢裡傳達出那種即使一個人也要走下去的孤獨的積極,帶給了大家不一樣的溫暖。

而到了2016年,這部本來似乎被遺忘的作品,改編成了動畫,同時也達成了key社全作品動畫化的目標,同時也是目前key社最後一部動畫化的作品。幸運的是,製作公司david依然很上心,本篇5集+後續劇場版《星之夢~星之人》接連推出,依舊無比優秀的改編讓這部本來應該沒落在時間長河的小眾作品,再次煥發了它不一樣的光芒。

前面說到在2007年麻枝準宣佈自己想要封筆。但key社可不會輕易答應,麻枝準當時在key的地位就是核心主創,可不是你想說不幹就能不幹的。《星之夢》的填檔位麻枝準拉扯出了一些時間,在壓迫之下,麻枝準和其弟子都乃河勇人合作創作出了《little busters》

因為又被觀眾批判過友情要素過少,這次麻枝準便將《little busters》的主要情感定為友情的羈絆。《little busters》講述的是主人公直枝理樹自幼父母雙亡,一個名為「Little Busters」的四人組將他拯救了出來。他們把理樹帶出了陰暗的世界,不停的嘗試各種新活動,經歷了許許多多成敗。雖然像傻瓜一樣盡做蠢事,但卻過得非常快樂。有一天,理樹和四人組裡的鈴在一隻起名為「列儂」的貓身上找到一張紙條,上面有這樣的訊息:請找出這個世界的祕密,不平凡的日常故事,便由此開啟。

《little busters》在元素和標籤的提煉上幾乎可以說達到了麻枝準風格的極致,這麼多年來百玩不膩的棒球到了本作成為了推進故事的重要線索,甚至設計出了棒球的遊戲對抗系統,前中期大篇幅的無釐頭搞笑然後用虐心情節轉到煽情催淚的手法如出一撤,同樣又構建出了雙世界和一個夢以此作為聯繫。這些都確實可以看出麻枝準已經是江郎才盡沒有太多新點子了,不過是整體的遊戲設定還是具有幻想童話風的展開還是情緒調動手法幾乎都是把自己前面創作的作品的優點拼湊一身。但兵不厭詐,麻枝準雖然套路單調但還是能落實出很優秀的效果,至少對筆者來說很受用。

《little busters》一直用支離破碎的夢暗示或者說聯繫起來兩個世界的關係。玩家通過不斷蒐集線索,經歷各種考驗去發現世界的祕密,最後不斷的輪迴去通往最終結局,使得玩家的心理波動和情緒逐步拉高,而最終HE要強制過兩個BE才能到達,麻枝準利用巨大的落差感讓觀眾深刻感受到美好與幸福來之不易,這也是其作品動人的本質。

在本作麻枝準的創作思想再進一步得到了改變,從《ONE》的被世界所困,,到《AIR》打破世界的束縛,最後《Little Buster》的創造世界。麻枝準作品中一直所具有的精神是對命運的反抗精神。這種反抗精神不是具體的行為,而是當人們遭遇到命運的詛咒與不公的時候,是否有足夠的勇氣和決心去戰勝他們。那些人性中所具有的美好品質:同情心,正義感,愛人與被愛的能力,願為他人犧牲的精神,家族的溫暖。這些內涵的元素構成了麻枝準作品的大部分內容。

《little busters》的動畫同樣也異常成功,飯冢晴子極其出色的動畫人設比遊戲的人設可愛太多,而因為京阿尼覺得再也無法拍出前面三部動畫的高度,並沒有繼續選擇和key合作,所以《little busters》的動畫製作交給了JCSTAFF。幸運的是,JCSTAFF對此非常重視,非常出色的製作以及誠意滿滿的長達50集的容量也交出了一個較為滿意的答卷。極為可愛的人設成為了不少少年少女們的頭像和壁紙,而且還造就了下圖這個當年流傳非常火的表情包

《little busters》可以說是麻枝準真正的封筆之作了,在此之後麻枝準是真的再也沒有創作靈感了。Key社陷入了沒有作品推出的,麻枝準覺得自己要轉換一下環境去尋找創作思路。因為key多年來與動畫領域都打交道,所以在aniplex和電擊Gs magazine的牽頭下,三方聯合併由麻枝準主筆的多媒體企劃《Angel Beats!》便誕生了。

作為多媒體企劃,《Angel Beats!》衍生了動畫,漫畫,手遊,pc端遊戲,插畫等等各領域的作品,但動畫還是最主導的,動畫製作交給了PAWORKS製作。《Angel Beats》的主題圍繞著「人生」展開,故事講述的是音無結弦醒來後突然發現自己不明所以的來到死後的世界,在那裡遇到了名為天使的少女立華奏以及反抗天使的SSS組織,而反抗著命運的少男少女們探索世界的祕密的故事便拉開序幕。

麻枝準在《Angel Beats》再次構建起來他的兩個世界和一個夢,以死後的世界為舞臺,逐步回憶生前的夢為線索,不斷的去拷問劇裏劇外的角色和觀眾,你對青春後悔過嗎?你對人生後悔過嗎?你對命運反抗過嗎?麻枝準這次和《little busters》時候一樣拋棄了悲傷,但不同的是這次一開始就讓全部角色「死掉」蒙上一層悲傷色彩。不斷的成長,不斷的思考,最終解開心結轉世再次享受青春。

「不管怎麼樣,這些都是我們活過的人生,是無可取代,真真實實活過的人生」

或許正是麻枝準多年來內心對於命運反抗的再一次的吶喊。

出色的音樂,優秀的製作質量和人設,萌點堆滿的立華奏,爆笑至極的日常,以及感人至深的故事與離別。麻枝準依然發揮著他的優點與缺點,未曾變過。然而,這次的載體是動畫,動畫無法像gal那樣能有如此多的篇幅讓麻枝準塞下他停不下來的日常和棒球,所以《Angel Beats》倉促的節奏和諸多地方沒有挖掘的世界觀成了被詬病的地方,但一段段動人心絃的故事和演出也是其可圈可點之處,不少地方依然成功了達成了催淚彈的效果,收割了許多觀眾一波又一波的眼淚。從事實看來,《Angel Beats》是極為成功的,從商業角度和話題度來說是一個高峯,直至今日立華奏這個角色仍然能在普通動畫愛好者之間口口相傳。在2016年,key社宣佈推出《Angel Beats》的遊戲,並且稱將分6卷製作,正當大家滿懷希望以為麻枝準要大肆發揮填坑的時候,他僅僅做完了第一卷,隨後便宣佈之後的5卷停止製作,讓不少粉絲再次感到了失落。

讓我們把時針調回前面,前文說到《little busters》之後麻枝準在gal的創作道路上幾乎封死,而這段時間又投入了《Angel beats》的企劃之中,key社又陷入了空檔期,這下沒有辦法了,key無可奈何的只能選擇去尋找外援,在馬場博隆煞費苦心之下,兩位超級著名的一流劇本家加入了key社新作的製作之中,那便是田中羅密歐和龍騎士07。

說起田中羅密歐和龍騎士07,那可是黃油圈大牌明星,外號鬼才劇本家的田中羅密歐留下了諸如《家族計劃》,《CROSS?CHANNEL》《加奈妹妹》等口碑爆表的作品,在輕小說也著有《人類衰退之後》這部電波系名作,隨後這部小說也被改編成了動畫以耐人尋味的黑童話風格廣受好評,不少人都認為田中羅密歐為galgame圈頂點的劇本家之一。而龍騎士07則是三大同人奇蹟之一《寒蟬鳴泣之時》的創作者,《寒蟬鳴泣之時》的動畫水平多麼出眾,相信看過的觀眾都略知一二,而之後廣受好評的《海貓鳴泣之時》也把龍騎士07帶到了巔峯。可以說這兩位大牌的加盟讓這次key社底氣十足,於是在2011年,《rewrite》便橫空出世。

《rewrite》是自《星之夢》之後又一部很不「key」的作品,畢竟沒有了麻枝準的風格的幹預,自然不會被套路束縛。《rewrite》講述的是在綠化都市——風祭,這個提倡以文明與綠色共存為理想的都市這大型的文化祭般的活動中,流傳著未確認生物以及超自然現象之類的傳聞,主角天王寺瑚太朗身上也開始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少年與少女的祕密,以及那無人知曉的真實的故事逐漸拉開了序幕。

《rewrite》的世界觀構建極其龐大,其世界觀和設定是key社所有作品以來最龐大與複雜的,而且首次融入了正規的戰鬥系元素,其帶有魔幻色彩的戰鬥系統是《rewrite》的亮點之一。隨著故事的展開,主題的深度和世界觀的廣度一次一次的升華,到了後面已經是帶有許多宗教,神學,宇宙,生命論的東西在裡面,玩家的視角從一個普通高中生逐步提高到了救世主去審視人類與地球,這種衝擊感讓不少玩家感到非常新鮮,同時讓這部作品的劇本彈性和深度得到很大的提升————這便是主題的差異,key社作品歷年以來的主題雖然各不相同,但無非也都是情感方面的。《rewrite》的主題是開拓與救贖,更多的是讓人反思對人類的行為和習性,甚至在展望人類的未來,達成了從角色羈絆,到對地球和自然的反思,最後討論生命形態和世界意識的遞進,這種視角的高度同樣也超脫了小家子的氣息。

《rewrite》還擁有著極其繁瑣的系統,五條毫不相干的個人線交叉拼接,最後引出雙隱藏主線Terra和Moon,其中還夾在許多共通線,加上收集要素的難度很高,選項最多甚至還到達24個,種種勸退玩家級別的遊戲難度使得這部作品改編成動畫異常艱難,這也就是為什麼《rewrite》遲遲不推齣動畫的原因。而在2016年,《rewrite》廚天沖拚命拉贊助求企劃才落實了《rewrite》動畫的改編,即使天沖有著灰色三部曲如此優秀的galgame改動畫的實力證明加上一股熱情,但仍然無法很好的改善《rewrite》猶如大山一樣的改編難度,動畫的質量不如人意,只能說天沖已經儘力了。

雖然《rewrite》的銷量並不如key之前的作品出色,但卻受到許多玩家以及業內人士讚不絕口。但在本來就小眾而且市場還逐步萎縮的黃油圈來說,商業成績是真的很重要。麻枝準繼續沉寂,並且因心臟病而入院了,都乃河勇人才華有限難以作為,一時之間,key彷彿瀕臨倒閉一樣。

就在麻枝準傷病養好了之後,因為很在意之前《Angel Beats》留下的負面評價,加上key確實又陷入了空窗期,麻枝準憤憤不平,通過key牽頭《Angel Beats》的合作夥伴Aniplex和PAWORKS選擇再次挑戰一次動畫,並且人設請來了社內曾負責《Angel Beats》人設的NAGA作為人物原案,於2015年推出原創動畫《charlotte》,麻枝準在開播之前囂張宣稱,這次《charlotte》是對《Angel Beats》那批對我差評的觀眾的復仇,而女主角友利奈緒的聲優佐倉綾音也在公眾場合說看劇本看到哭過,可謂聲勢浩大。

《charlotte》講述的是男主角乙坂有宇擁有著只在極少一部分的青春期少年少女身上誘發產生的罕見特殊能力,依靠這份能力度過著一帆風順的學園生活的他,經由與神祕少女友利奈緒的邂逅,揭開了特殊能力者們身上的宿命的故事。依舊的校園風,熟悉的無釐頭搞笑套路+虐心展開,一貫的對青春期和命運的抗爭,在元素符號和展開上麻枝準依舊從未曾改變過。但不幸的是,觀眾本以為麻枝準接受教訓能有所進步時候,《charlotte》後續的展開大大的打了觀眾一巴掌。《Angel Beats》裏所被詬病的節奏和角色刻畫問題不但在《charlotte》裏沒有得到改善,還被放大了,變得更嚴重了,而《Angel Beats》裏引以為豪的音樂和煽情的故事展開在《charlotte》裏黯然褪色————缺點被放大,優點被縮小,《charlotte》得到更加致命的差評————無盡的棒球和日常充數,麻枝準還是沒有理解動畫應有的節奏,雖然新人監督淺井義之的經驗和水平沒有《Angel Beats》的監督岸誠二老到,動畫如此失敗也難辭其咎,但麻枝準確實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問題在哪了。

因為再次遭到毀滅性的差評,麻枝準心情無比低落,再次心臟病複發而入院,在推特上甚至多次說痛的不想活下去了,曾經風華正茂的大魔王變成如今這樣讓人感到無比唏噓。而在2016年9月,key社當年核心領袖之一的樋上至因為被邊緣化而選擇離開了key社,這對key又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幾乎停滯運行的key,在2015年建社15週年費盡全力才以魁為劇本牽頭擠出了一個全年齡新作《Harmonia》,已經處於黃昏暮年的key這次把《Harmonia》製作成和《星之夢》一樣的無選項單線的visual novel,並且選擇優先在steam上發售以求更多的利潤。

《Harmonia》講述的是在荒廢的世界度日的人類和擁有人造感情的人造人的故事。身為人造人的主人公「零」,在旅途中與名叫「汐奈」和「提比」的少女們相遇,理解了真正的感情的故事。不管是遊戲類型還是題材,都宛如《星之夢》的翻版,而8小時左右的劇情也似乎像是《星之夢》的加長版。這作的主題是人的情感,而談到情感就必須提到「愛」,機器人與人之間跨越種族的戀愛打破了《星之夢》不曾涉及的一個地步,這也讓本作在豐富度和尺度上有所提升,故事反轉較大,讓許多玩家大喊感到了簡介欺詐,而最後happyend落下了不少玩家擔心受怕的心頭大石,作為一個週年紀唸作,即使再也不如之前的高度,但其實《Harmonia》該做的都做到了,這次key懂得如何服務觀眾,懂得觀眾需要什麼了。

而在此之後,key社放出了一個消息,由著(虐)名(戀)黃油腳本家新島夕牽頭,麻枝準和魁參與編寫,naga負責人物原案的新作遊戲《summer pocket》於2018年6月29日發售,這是自《little busters》麻枝準再次復出參與製作的遊戲,雖然說新島夕是主導,但起碼向大家說明瞭key社還活著。這部作品筆者下了但還沒有時間推,就不進行過多的評述,但從批判空間的數值,中央值排到87,這樣來看該作口碑相當的不錯

歷經了春夏秋冬四季組曲,見證了夢與世界背後的力量,key社一直為觀眾帶來了友情,親情,愛情,羈絆,人生等等人們埋藏在心中最偉大的情感,喚回了不少人最初衷的快樂與最本質的感動,救贖了不少迷茫的少年少女。即使這麼多年來風風雨雨,key社或許再也回不去當年那個傳奇一樣的高度,但這世上,又有什麼是永恆的呢?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且出且珍惜,願key的光輝,能一直默默閃耀在愛好者們心裡,默默的指引著新一代愛好者的去路,默默的溫暖著每一個喜歡它的人的心靈。

正如《clannad》那句話————

「正因為不曾發生過,才被稱作奇蹟」」

不是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