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是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與山東煙臺接壤。威海取威震海疆之意,別名威海衛。威海是中國大陸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的發源地……其境內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處。

1、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位於威海市劉公島,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海軍,即清北洋海軍的屯泊基地及中日甲午戰爭戰場遺址,分佈在劉公島、日島及威海灣南北兩岸。劉公島設有工程局、機器局、屯煤廠、電報局和電燈臺、海軍公所、鐵碼頭、船塢、水師養病院、水師學堂等機構和設施,劉公島、日島、威海灣南北兩岸等要地修築炮臺13座。

2、聖經山摩崖:位於文登市區西25公里聖經山巔。在聖經山主峯(海拔385米)上屹立着兩塊巨石,東側一塊形似月牙,俗稱“月牙石”,長15.6米,高6米,陽面陰刻着《太上老子道德經》上、下兩卷,146行,5000餘字,每字長約10釐米,字跡爲顏體楷書,略帶魏風,筆法遒勁,功力非凡。因道家把《太上老子道德經》奉爲聖經,故緊挨着的西側一塊巨石上陽面陰刻着“聖經山”三個大字,聖經山因此而留名。《太上老子道德經》摩崖石刻的落款部分,因年久風化剝蝕已模糊不清,《文登縣誌》記載“大抵金元諸真人所爲”。

3、留村石墓羣:位於寧津鎮留村西南,爲程氏祖墓;原佔地13畝,有石墳三四十座。石墓爲球形,花崗岩砌築。保存較好的一座高2.3米、 腹徑17.5米。底層多作八角形臺基,飾有獅獸花草浮雕。臺基前方,一般坎有碣銘,銘文多半風化剝蝕,可辨者有元代元統三年(1335年)紀年。

4、威海英式建築:位於威海市環翠區,主要包含英國強租威海衛時期(1898—1930年),英國人在威海灣沿岸及劉公島上所建英式風格建築。其中,分佈在威海灣沿岸的建築,南至外貿冷藏廠“小木樓”,北至合慶王家村“七星樓”,呈環形分佈,按其使用功能之不同大致可以分爲官用、宗教、商用、私宅幾類。主要有市區北山路西側海防五團院內華勇營舊址、華務司署舊址、英領事官邸舊址、位於市區東山路18號的小紅樓、位於環海路9號海都大酒店院內的意大利商人別墅和美國牙醫別墅、位於環海路11號海軍職工療養院院內的英國商人別墅舊址、位於環海路10號教師之家院內法國商人別墅舊址、位於市區育華路軍港內西端的泰茂洋行舊址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