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寶臍帶血子公司生控股價慘跌至1.41元。(圖/翻攝)

▲生寶生控董事長董事長章修綱。(圖/翻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日前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貼文指出,不懂的股票,不要亂買,點名曾經上百元的生控基因(6567),12月18日即將面臨停止交易的窘境,這樣的股票還不只一家,同為生技股的瑞寶基因(6479),也已經在12月5日撤櫃, 不過這兩家股東目前皆積極引進新資金讓公司重生。

生控基因、瑞寶基因同屬生寶生技集團的子公司,皆由董事長章修綱一手創立,首先在2001年創立生寶生技,主要以臍帶血幹細胞治療為主,2008年成立瑞寶基因,主要與農科院技轉豬藍耳病的動物疫苗為主,2012年成立生控基因,主要以免疫療法的治療性抗癌疫苗為主。

其中,瑞寶基金旗下主要產品豬藍耳病的動物疫苗,已經切入菲律賓、俄羅斯、泰國、韓國等市場,市場一片看好,甚至在2014年興櫃之初,還曾經漲到近百元,最高來到96.5元,但是後來更換國外代理商導致存貨出現很多損失,今年上半年毛利率為負140%,每股虧損1.07元,自2014年底登錄興櫃以來已經連虧五年,導致股價在撤櫃前,12月4日的收盤價僅剩1.83元,今年以來跌幅超過83%。

▲生寶臍帶血子公司生控股價慘跌至1.41元。(圖/翻攝)

▲生控股價慘跌至1.41元。(圖/翻攝)

至於生控基金,旗下主要以免疫療法的治療性抗癌疫苗為主,不過大多仍在新藥研發期,進度最快的是子宮頸疫苗,瞄準癌前病變市場,已經陸續在美國、臺灣進行二期臨牀試驗,另外癌症治療、B肝產品也在規劃進入人體臨牀試驗,也在2016年興櫃之初,曾經漲到最高179.9元,不過,新藥耗時費工,隨著國內生技資本市場轉冷,籌資大不易下,近來股價最低甚至來到1.41元,今年以來跌幅超過95%。

不過,瑞寶基因的豬藍耳病疫苗已經商用化,生控基因的牀試驗數據已經證明,研發平臺沒有毒性,現有股東已經在醞釀,希望未來引進新資金持續發展,讓公司重新復活,而瑞寶隨著代理商更換調整完,若外銷能夠重新打開,推動營運向上,也有機會重新進入資本市場,據悉,公司仍持續尋找新資金,不排除恢復興櫃,先把本業做好,度過這次難關,等有明確的引資對象後再對外宣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