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現代人都存在着一個常識性錯誤,那就是美國在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之前,曾經以官方形式警告過日本政府。當然這只是大家的一個錯覺,實際上美軍首次在廣島上空投放原子彈以前從來沒有過提前告知。不過在首次投放核武器之後,美軍倒是撒下了不少的宣傳頁。用杜魯門所說的話來解釋:“原子彈屬於一類武器,而武器的使命就是要被使用。”

  1945年7月16日,人類歷史上首顆原子彈在美國成功試驗。而原子彈造成的巨大衝擊力,讓不少參與設計的科學家非常擔心,於是他們一起寫了一封聯名信遞交給了美國政府,希望在對日本使用核武器之前,給他們一次投降改過的機會。不過美國人還是給予了日本人一個警告,但是卻沒有透露出原子彈的消息,只是在一份公告裏寫到:“希望日本能正視錯誤,並選擇無條件投降,否則日本面臨着的將是滅亡。”

  如果日本人那麼聽勸,那麼他肯定是個假的日本人。在日本方面得到警告之後,並沒有作出迴應,也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只是這樣拖着不決定。但是美國人認爲,既然你不投降,那就是選擇了拒絕。日本人爲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方式呢?因爲他們已經是破罐破摔的心理了,而且美國人的警告也是無用的。隨後杜魯門下達了攻擊的命令,1945年8月6日,一架B29轟炸機飛向了廣島,而這架飛機中就裝着“小男孩”。短短數秒中,近10萬日本人化成了灰燼。有人說,爲什麼美國人的警告如此模糊,比如這樣說“你們再不投降,我們就該用原子彈了!”答案很簡單,美國人一點都不蠢。

  如果美國提前發出警告,那麼日本人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阻攔美軍的轟炸機。而且這次是原子彈首次用來實戰,誰也不能確保這次的原子彈一定就能引爆,如果出現了啞彈,那可算讓日本人撿了大便宜。除了以上兩點,日本還有着極強的報復心理,如果他們提前將被俘的美軍聚集在廣島,那可就是得不償失了。也就是在原子彈成功在廣島引爆的第二天,美國發布了一項聲明,並且首次向公衆提到了“原子彈”。隨後日本方面也向美國表示抗議,但卻被無視了。

  當美軍第二次投放原子彈之前,的確是發出了提前預警。事實上在廣島遭到原子彈攻擊後,美國空軍就在日本多地區的上空投下了宣傳頁。其大概的內容是:“我們已經研發了有史以來最具有破壞力的武器。一個原子彈的破壞力,大約等同於2000架轟炸機的威力。假如你們還不相信請看看你們的廣島,那裏剛剛有一顆原子彈爆炸。”這份傳單撒了近千萬張,日本的民衆也都瞭解了這件事,但他們沒有選擇退避。除了他們頑固的思想以外,他們身上還有着非常多的人物,當時每個日本人都在拼命地在兵工廠工作,他們的目的就是儘量多生產一些槍支和彈藥。隨後美軍在長崎投下了“胖子”,這一次造成了7萬多人死亡。

  從美國人的角度來看,杜魯門在做這兩個決定的時候,一點沒有保留的意思。在1959年,杜魯門在一次演講中表示:“使用原子彈並不是一個了不起的決定,因爲它被生產出來的時候,它的命運就面臨着被我們使用!”而也有美國學者採訪過杜魯門,問他是不是在做下這樣的決定時用了很久的時間。杜魯門也坦言:“壓根就沒有,那個時候的感覺大概就像…..”杜魯門輕輕打了一個響指,“對,就是這個樣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