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蜂擁而來的緊湊型SUV,集中在12-18萬這個售價區間的,至少有8款,我們比較看好的三菱奕歌,表現出來的銷量較爲平淡,當然,暫時的銷量不代表全部,畢竟,銷量和價格、產品、營銷、渠道等很多因素有關,廣汽三菱奕歌作爲一款全新SUV,知名度方面不佔優勢,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那句話已經改了,叫做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競爭對手都基本到齊,各自也已亮出絕招的情況下,我們回頭再試駕下奕歌這款車,其實就更能清楚這這款車的特點在哪裏。就奕歌目前銷量平淡的原因,有人說是價格高、優惠少,並舉例大衆探歌全系優惠近3萬,銷量一下就竄上來。但我們覺得不盡然,看看起亞KX3,優惠幅度比探歌還要大,但月銷量不到3位數,一款車的價格要和價值要吻合纔行,並且能吸引到其真正的欣賞人羣才最重要。

  再次審視奕歌,比較下豐田C-HR、大衆探歌、馬自達CX-4以及領克02等,我覺得奕歌造型上其實和領克02屬於一類,就是走比較獨特和個性的路線,設計很有特點,整體偏運動風,讓人過目難忘,尤其後尾設計,分層玻璃相當新穎,如此個性的設計還獲得了美國芝加哥優良設計大獎,算是對奕歌設計極大的肯定吧。

  坐進奕歌再看內飾設計,大儀表盤,懸浮屏,運動座椅,整體式儀表臺等,顯得蠻有追求,用料也不差,但要是比較下對手們,比如CX-4、探歌、C-HR等,又會覺得設計有點繁雜,時尚感不夠強,而且,奕歌也是幾部車中在內廂仍然大量使用亮銀色裝飾板的車,這可能是幾年前的流行,主力競爭對手們都不用了,主要是現在的年輕人恐怕不太能接受這種大面積鍍鉻風。

  從市區出城到南沙去,很快就能感到,奕歌動力表現着實討人喜歡,雖然這只是一款SUV,搭載1.5T發動機+CVT變速箱,但能觸摸到三菱品牌骨子裏按捺不住的運動精神。可能車身是幾部車之中最重的原因,比探歌四驅版還重近100kg,起步感覺車身有點沉重,動力在低轉速略有遲滯,這是所有SUV加小排量T動力的共性,奕歌算是較爲順暢的一個。而跑起來之後,會立馬輕鬆很多,250Nm的峯值扭力能讓繼續加速輕鬆很多,要是深踩油門急加速,渦輪大力催逼下,動力表現還相當強勁,在同級緊湊型SUV裏面,屬於很有速度感那種。

  我可以肯定,奕歌是同級SUV中特別注重駕駛感的車,至今還保留着正宗的方向盤手動加減擋,是真的超跑那種撥片,安裝在方向柱上,而不是方向盤上那種,操作起來很有質感。這款CVT變速箱對於換擋命令執行果斷,即使油門不鬆開的情況下,直接拉低檔位提速,撥片在鬆開瞬間,就能感到換擋完成,加速力度隨之襲來,即使普通AT變速箱,能很難做到這麼快,但奕歌這款第三代INVECS CVT敢這麼做,實在讓人佩服三菱對於新車運動性的重視。

  而在正常的D檔位,奕歌還可以回到平順流暢狀態,乖巧到發動機聲音也不輕易顯露,除非深踩油門或切換到手動模式,激起它不安分的慾望。轉向和剎車也屬於日常使用友好型,轉向沒有忽輕忽重的電子味,剎車也能保持良好線性,輕鬆好操作那種,三菱在機械繫統調校上很細膩。

  各種路況下的乘坐感受,奕歌並非定位很舒適那種,懸掛設定偏硬朗些,日常不平整路面會有一些路面振動上傳到座椅,都屬於年輕人能接受的度,舒適性肯定沒C-HR那麼好,但好處也有,就是過彎時車身支撐力、穩定性都不錯,開着奕歌可以像轎車一樣快速入彎,這時候車身動態控制得當,過完極限相當高。

  奕歌用的是前麥弗遜懸掛,發動機艙還加有頂吧,後懸掛是E型多連桿式。這種懸掛形式,目前這個級別越來越常見,只是增加頂吧不常見,算是有誠意的配置了。所以,如果式喜歡駕駛感的朋友,奕歌這車值得考慮,日常開起來,底盤有種厚重感,整體流暢感也不錯。

  我們還在一個小型越野場試了下奕歌,越野難度不大,其實相當於自駕路上可能遇到非鋪裝道路的情況,主要是一些駝峯和附着力低的沙土路面,對於奕歌的S-AWC四驅來說,完全不是難事,沙土路上可以跑得很快,轉彎時能感到個別車輪打滑,但很快就會被底盤電子系統控制,循跡能力還是很有保障;而對於駝峯來說,奕歌顯得更爲輕鬆,畢竟扭矩夠大且四驅用力,發動機轉速都不用超過2500rpm,就能輕鬆翻越。

  總體來說,奕歌的優勢還是很明顯,在於動力和操控方面,這也一直是三菱品牌的擅長,它的底盤稍稍代有一點硬派SUV纔有的厚重感,跑高速很穩,跑爛路更多一份信心,只是相對來說,有點弱的地方是內廂隔音能力,還有整體舒適性也不是強項,包括內飾設計在同級來說也不佔優勢,所以,奕歌其實討好的是喜歡駕馭,喜歡操控和動力,喜歡去野的一部分人,當然,對於國人重視的配置和空間,奕歌沒有怠慢,相同價位下,奕歌的配置反而更豐富,這也是奕歌在終端優惠不大原因,因爲官方定價虛位本不多。

  回頭再思考奕歌,奕歌把高成本的地方,基本花在了動力系統,底盤操控、四驅系統和配置方面,但操控對於緊湊型SUV來說,可能只是少數買家才懂欣賞,而在多數買家最容易體驗到的部分,比如舒適、隔音或者內飾觀感來說,都表現平平,再加上三菱的品牌信仰比較小衆,最終PK的結果是小部分選擇奕歌也就正常,當然,中國市場那麼大,喜歡動力和駕控的年輕人大有人在,讓這些年輕人知道奕歌,並感受到奕歌的價值所在,以及可替代性選擇不多,纔可能更願意爲奕歌掏錢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