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4211.JPG    

 从二亿年流传至今的蕨类生态传奇之中,《双扇蕨》无疑是非常受人注目的一群!

在台湾,阳明山、东北角山区,都是《双扇蕨》盘据的大本营

崛起于侏㑩纪时期的双扇蕨,物种曾经遍布全球,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

经过几次冰河去来之后,只能一路往南退缩

到如今,只剩日本、台湾、中南半岛、澳洲、大洋洲一带

仅能在南半球守住最后生存的版图

   

DSC_3439.JPG


每一次见到双扇蕨,都让我不自觉联想到义大利的《佛罗伦斯》

回顾双扇蕨如今的处境,有点类似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启蒙者---

佛罗伦斯的《梅迪奇家族》的命运!

全盛时期启发整个欧洲的人本思想,引领科技、建筑、雕刻、绘画的提升

引导穷困的农民,脱离教廷的黑暗统治,功成之后,却无法全身而退

家族血脉因近亲繁衍,走入无以为继,一步步迈向灭绝的窘境

再加上神圣罗马帝国的势力瓜分,招来奥匈帝国大军压境,兵临城下!

最后,只得做出最坏或的打算,也是最好的选择

把所搜集的文艺复兴瑰宝艺术品,全部捐出留给佛罗伦斯,以供后世人们景仰!

 

     DSC_3440.JPG

DSC_4239.JPG

在台湾,双扇蕨的生态很教人疑惑

只有在东北角、阳明山和垦丁半岛、兰屿、绿岛

台湾南北两端才能见到它的踪影

他们说,这是热带雨林植物的分布现象!

接受东北季风以及西南气流的海风吹拂,前后夹击,才得以盘聚立足!

这样的行径,类似大航海时代的海上霸权---西班牙、葡萄牙到处殖民搜括

占据台湾南北两端以宣示主权!

 

DSC_4209.JPG

 

双扇蕨喜爱阳光和潮湿的水气,和笔筒树的生态极为相似

具有强韧的个性,长走茎扎实的攀爬在边坡或岩壁上

喜爱盘据道路两旁迎风面,破裂的伞状羽片迎风摇曳生姿

粗旷厚实的风味,仿佛两把破裂的雨伞,又被称为破伞蕨

叶脉还保有二叉分支的古老特征,基因冻结侏㑩纪时期!

经过亿万年来环境冲击,也未曾改变这古老的血统

 

DSC_4314.JPG

二叉分支的叶脉,古老蕨类的特征之一

DSC_4210.JPG

  DSC_0007.JPG DSC_0008.JPG  

雪山山脉的尾棱---东北角虎豹潭一带,沿途布满双扇蕨

喜爱招风引蝶,展现羽片粗旷厚实的特殊风格,如欧洲贵族般的优雅自豪

 

DSC_0085.jpg

换个角度来看,就如在一楼开服装店的贵妇,花枝招展风风光光过一生

 

  DSC_1074.jpg

高位著生的崖姜蕨,也常成为老鹰的巢穴!

DSC_0102.JPG  

DSC_0469.jpg

有别于山苏或崖姜蕨喜爱住在高楼公寓,俯视芸芸众生!

 

DSC_0406.jpg

DSC_4307.JPG

DSC_4308.JPG

DSC_4374.JPG

DSC_0111.JPG

DSC_0113.JPG

DSC_0114.JPG 


双扇蕨的幼芽,变幻万千的魔术家

能展现各种不同的姿态和造型,这是其他蕨类所不及之处

简直让蕨士深深著迷!

 

DSC_4367.JPG

 DSC_4371.JPG


在蕨类光谱中,双扇蕨都是数一数二的庭园植物,还未曾接受人类的驯化

人工栽培极其困难,我试了好多处,都铩羽而归,无功折返!

 

     DSC_0404.jpg

DSC_0110.JPG

DSC_0113.JPG

DSC_0115.JPG

DSC_0116.JPG  

   DSC_0409.jpg

  DSC_0412.jpg    


如果,妳漫步在东北角或阳明山,千万别错过双扇蕨的英姿

那是品味台湾原生蕨类之美,不可错过的极品佳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