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存在的世界可以簡單地分爲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實際很複雜,佛家概括爲心色二法,它這個心色又不同我們普通所看的,從某個角度我們認爲的物質世界可能是心的部分,如說境是心相,精神世界可能是色的部分,如識所造色,這就把人繞住了。

  再簡單一點,就以物質世界來認識色,就是我們存在的一切看得見看不見,感知到沒感知到的,我們常人總覺得是絕對存在的,有就是有,無就是無,以唯識來看,“色等境,非色似色,非外似外,如夢所緣,不可執爲是實外色。”

  這是實際修行的人證明過來的,不是大腦所想的道理,南懷瑾先生說,必須要修證到求證到的人,證成道理。他對這幾句話,有很詳盡的詮釋。我們仔細看,會有深刻的體會。

  非色似色,一切外物的色境,凡夫看起來這個牆壁、山河大地一切都是實在的,得道的人的境界看這些都是空的。不是看空!真得道的人,山河牆壁,人都可以過去了,他心物已經達到一元那個境界了。所以不是真有個色法的存在,是相似地看到好像有個物理世界。

  非外似外,這個物理世界在我們心外心內?非外,並不是在我們心體以外;但是凡夫覺得它是在外,有內外之分。成唯識論說,“如夢所緣”,我們做夢的時候覺得:哎呀!這個人站在我前面嚇我。或者外面碰到一個山了,夢中走不過去了。

  實際上都是個夢境,假的;山也沒有、我也沒有,夢境,“如夢所緣”。這個物理世界真證到了以後,就是南泉祖師講的:如夢如幻。普通講經把它講成比喻,不是,那是實際修證到的境界。

  修持法門裏有一種叫修“幻夢成就”,還有一種修“幻網成就”,這兩種法門後來都變成密教的修法。一變成密教的修法,法執就來了,又被法執困住了。

  一切法的境界如夢所緣,“不可執爲是實外色”,不可以真正認爲有一個物理世界在我們心以外的。如果這樣認爲,就錯了。

  一切如夢幻,我們普通把一切如夢如幻當成形容詞,現在唯識道理說,這是一個實證的境界。就是一切本來如夢,只是大家沒有證得白天這個夢境而已,包括物理世界,整個也是夢幻的。

  外面色法,就是外面地水火風所形成的物質世界,外界的一切境界,根據唯識的道理說,實在是沒有的,一切還是唯心所造出來的,心物一元!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正能量,智慧識人性!相遇皆有緣,生命大歡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