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在2011年推翻卡扎菲之後,雖然一直到2014年都名義上有一個民選政府,但實際上當時的臨時政府不僅令不出總統府,甚至就連總理都在2013年被人從辦公室里劫走。

而到2013年以後,利比亞宣布實施伊斯蘭法,宗教和世俗矛盾加劇,由此便形成了如今所見的局勢——東部為哈夫塔爾及其領導的新議會世俗力量,西部的主要勢力則是米哈塔爾民兵組織與其支持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宗教力量。

在這種民主派因為此前臨時政府時的表現而威信掃地,卡扎菲故舊與反對派如海血仇的情況下,如今利比亞雖然有四百萬國民,但真正有能力整合世俗力量,甚至具備恢複利比亞統一的人物其實只有2011年才歸國,與反對派、民主派、卡扎菲故舊沒有利益衝突的哈夫塔爾一人而已。

而哈夫塔爾在2011年以68歲的高齡從美國歸國,以垂垂老朽之身,當然不是為了榮華富貴,甚至可以說他是那個「世界革命」時代里,遺留給利比亞的一筆寶貴財富。

哈夫塔爾出身班加西,曾就讀於陸軍學校,是當年跟卡扎菲一起推翻利比亞君主制的政變軍官,並且當年深受蘇聯影響的卡扎菲還將左翼反帝思想傳授給了哈夫塔爾,以至於在兩人關係的「蜜月時期」,哈夫塔爾曾以精神導師對待卡扎菲,而後者亦視他為子侄。

不過後來哈夫塔爾在利比亞跟查德的戰爭之中,失敗被俘,為了減弱戰敗影響,卡扎菲拒絕承認派兵進入查德,更拒絕戰俘的存在,因此跟哈夫塔爾一刀兩斷,遭受背叛的哈夫塔爾由此加入了「利比亞救國陣線」,成為了美國中情局對利比亞的一顆棋子。

所以哈夫塔爾此番歸國,放著美國的優渥生活不過,反而親臨戰場,當然不會是為了榮華富貴,畢竟事情成敗尚無定數——返國八年之後,他才發起對的黎波里的進軍亦可見當時局勢的艱難。

可以說,哈夫塔爾的捲土重來,既有洗刷當年戰敗之恥,重新證明自己的意圖。但同樣作為一個在「世界革命」浪潮之下成長起來的政治人物,其必然也有屬於自己心中的熱忱與夢想,其在壯士暮年絕難坐視祖國分崩離析,陷於長久戰亂之中。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本文為 真實星球 原創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利比亞「國民軍」總司令為什麼76歲還帶兵伐戰?

一,作為政界領袖講的是關係,威望,代表眾人之所望,76歲雖然對我們普通人來講年紀不小了,但在政界,商界也就算個中年人,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大馬總理馬哈帝爾92歲了,思維敏捷照樣出任總理。農村70多歲的大爺還在田間趕牛犁田,挑擔飛奔,說明健康沒問題。

二,哈夫塔爾雖然掛名是「國民軍」總司令,軍人雖然是他的老本行,對於他來說非常適應這樣的工作,但是戰場衝鋒,征戰,殺敵的事情又不要自己動手,其實他主要可是經過參謀分析討論,最後決定只要他來寫「同意」兩個字就行了。

三,哈夫塔爾支持他的國家,組織,有很多,人力,物力充足,沒有後顧之憂,76歲即使戰敗,或被捕,他也活了這麼久知足了,還不如拼一把,載入史冊。成功了讓後人瞻仰。

四,想完成自己的抱負,理想,生命不止,戰鬥不止,每個人活法不一樣。哈夫塔爾活到這個年紀了,人生觀什麼都嘗過,榮華富貴,慾念對這麼個年紀的人早就看淡,應該是想完成他的雄心壯志吧。築成自己的豐功偉績。讓自己家族後代興旺。

歡迎關注。 評論 點贊


哈夫塔夫如果沒有受到俄羅斯和法國支持,都要到古稀之年了,肯定是不會兵臨的黎波里城下,要搞統一利比亞的!而事實上,哈夫塔夫本來是反對卡扎菲的,但現在看到長期分裂的利比亞,已經下定決心要統一利比亞了,而有了俄羅斯的強力支持,確實距離「夢想」很近,就看美國怎麼反應了?

1.從卡扎菲被西方國家的顏色革命推翻後,利比亞一直處於分裂狀態,分為東西兩部分。現在利比亞西部是聯合國認可的「民族團結政府」,而東部是得到俄羅斯、法國支持的哈夫塔夫武裝集團。

2.哈夫塔夫本來是卡扎菲舊部,也曾經反對過卡扎菲。當看到西部的「民族團結政府」做事無章法之後,自己開始在東部地區聚攏人氣,到目前有將近7萬武裝力量,還裝備了很多俄羅斯武器。就在近日突然宣布要在48小時內攻克首都的黎波里!並且,在進攻時宣布不得向無辜平民和主動投降的軍民開火,不得越軌襲擊外國人!

按照報道,哈夫塔夫部隊沒有受到抵抗很快就佔領了的黎波里的國際機場,已經兵臨的黎波里城下!

3.面對突然的劇變,美國有點兒「懵圈」,已經開始高聲抗議,並且聯合國也「跑過去」緊急協調......但是,既然已經兵臨城下,就得有交換的利益吧?否則,怎麼可能退兵?

4.哈夫塔夫受到俄羅斯的支持,可以理解!畢竟當年因為顏色革命,卡扎菲倒台後,俄羅斯損失巨大,但無奈當時俄羅斯確實較為羸弱,無法出兵利比亞!很多媒體還進行了很多解讀,尤其是普京面對卡扎菲政府出現的危機後的表現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據說,哈夫塔夫為了統一利比亞,俄羅斯已經悄悄準備了三年,而從2006年開始,哈夫塔夫曾經到莫斯科以及俄羅斯在北非的軍營當中和俄羅斯高官會晤,就是討論什麼,只有大家猜猜了。至於說道法國,也確實挺「法國」:當年跟卡扎菲稱兄道弟是法國,帶頭開始推翻卡扎菲也是法國,現在又開始支持哈夫塔夫的還是法國!沒得說,法國就這樣!5.反觀美國,委內瑞拉本想裡應外合搞突然襲擊,結果在1月22日的軍事政變直接被馬杜羅政府給「收割」了,才有了後來的1月23日,美國支持的瓜伊多突然走上街頭宣布「自封為總統」的戲碼。只是,現在俄羅斯已經出兵委內瑞拉,而美國還在譴責中,活活將主動的委內瑞拉局勢,美國和瓜伊多搞成了與俄羅斯、馬杜羅的「馬拉松」持久戰!

只能說:特朗普喜歡「敲詐」,只是遇到普京的「狡詐」,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哈夫塔爾,一個卡扎菲執政時期的密朋,因為卡扎菲的原因得罪了哈夫塔爾這個當時卡扎菲軍中的總參謀長從此哈夫塔爾與卡扎菲分道揚轆,本人退出軍界叛逃美國,2011年卡扎菲倒台後哈夫塔爾又重歸故里,用他的一已之長領導起東部世俗派武裝準備東山再起至於年齡已年過七旬但頭腦並未老化,憑藉著對戰場上的豐富經驗駕馭利比亞戰場上的局勢還是所向無敵的。

要想贏得這場戰爭,以目前的戰場局勢來看問題不大。問題就出現在奪取政權易,但建立新的政權並使之健康的運作下去就變的難上加難了。利比亞在卡扎菲統治時期就以其鐵腕統治而聞明利比亞長期以來就是地方割據,各自為政,要想有一個統一的行政管理是多麼的不容易,哈夫塔爾如果真能夠統一利比亞,那才是創造了一個奇蹟呀!


不是為了榮華富貴,難道是為了拯救利比亞人民么?近日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在新主子們的支持下,兵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大有一統利比亞之勢,不過我認為以他76歲的高齡恐怕等不到到達權力高峰的那一天。

哈夫塔夫本是卡扎菲一個戰壕里的好戰友,曾擔任過卡扎菲手下的總參謀長。1978~1987年,利比亞和乍德戰爭期間,哈夫塔爾被俘。

總參謀長成了俘虜?這可讓「非洲雄獅」卡扎菲丟了大臉。於是卡扎菲,對外宣稱不認識這個人,二人由此結仇。

這讓一直想收拾卡扎菲的美國聞到了「臭雞蛋」的腥味,當然歐美收集的「臭雞蛋」遠非哈爾塔夫一人。在美國的支持下,哈爾塔夫組織了利比亞國民軍反政府武裝,而他自己本人遠赴美國遙控指揮。

2011年,在美、法、英、加拿大、義大利的支持下,那些年歐美收集的以哈爾塔夫為代表的「臭雞蛋」們,打著「帶領利比亞人民獲得民主和自由」的口號,紛紛回國組織民眾推翻了卡扎菲的獨裁統治。

卡扎菲倒台了,民族團結「傀儡政府」也建立起來了,那大家就來分蛋糕吧。美國是老大,當然怎麼分他說了算。結果不出意外,美國和他的鐵杆小弟英國、加拿大分得了大蛋糕。

法國、義大利說自己也出了不少力,這也太欺負人了,怎麼辦呢?接著支持那些連個蛋糕皮都沒見著「臭雞蛋」們,繼續「革命」。

接著利比亞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時代。亂了好啊,可以混水摸魚。於是俄羅斯、土耳其、埃及、沙特等國家都進場尋找代言人,好未來能分一杯羹。當然亂世肯定少不了恐怖分子,「伊斯蘭國」也大搖大擺進入了利比亞。

這個時候利比亞人民懵逼了,「不是說卡扎菲倒台後,利比亞會變成卡達嗎?怎麼現在成了索馬利亞呢?我要我的免費教育、醫療、低物價、人身安全。」

面對利比亞人民的呼聲,歐美和「傀儡政府」都裝聾作啞。卡夫塔夫是個聰明人,他站出來了,告訴利比亞人民:「跟我混吧,我能帶你們實現夢想。」黑暗之中這個聲音很悅耳,於是卡夫塔夫的國民軍在眾多武裝中脫影而出。

俄羅斯、法國很快發現了這個可造之材,決定大力培養。接著很快國民軍的實力超過了「傀儡政府」,美國發現自己苦心扶持的是個「廢物」。

這形勢不對啊,於是趕緊宣布中立,先觀望觀望再說吧,英國腦子沒那麼「靈活」,所以還在跟中東一些國家力挺「傀儡政府」。

卡夫塔夫目前貌似至高無上的權利唾手可得,但利比亞國內武裝眾多,隨便一個大國改變風向,他那幾萬人馬都不堪一擊,還有那難纏的游擊隊、「伊斯蘭國」,哪個都夠他喝一壺。

可憐的是利比亞人民,「民主自由」沒等到,原本有的安穩生活也成了泡影。目前戰亂的局面看不到頭,現在能做的恐怕也只有祈求偉大的亞伯拉罕,早日顯靈帶他們脫離苦海。

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區分享。了解更多歷史,請關注花牧童說史。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年紀大點不是什麼致命缺點,能帶領利比亞統一就好了,人總是有夢想的,多大年紀去實現它並不妨礙夢想成真。

哈夫塔爾本身就是和卡扎菲一起功成名就的人,當年還是他跟隨卡扎菲一起進行了九月革命,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幫助卡扎菲走上人生巔峰,但是卡扎菲卻一直很忌憚他,在和查德的作戰中,哈夫塔爾被俘虜,但是卡扎菲不願意承認自己介入了查德,所以不承認有哈夫塔爾這號人物,哈夫塔爾因此走上了「反卡」的道路。

後來被迫流亡到了美國,一呆就是二十多年,到了2011年利比亞內亂他才回國,回國後很快就收復了不少領土,到現在為止,利比亞大部分的領土已經被他掌控,而他也被認為是一個有能力統一利比亞的人物,非常讓士兵信任。

利比亞自從卡扎菲倒台後一直是事實分裂狀態,局勢非常混亂,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統一利比亞,那麼對利比亞人來說是非常好的,如果他能年輕點就好了,但是問題是他就是這麼大的年紀,年輕點的沒他有能力,既然他能做到又願意做到,沒什麼不好,這片江山原本就是他和卡扎菲打下來的,雖然後來和卡扎菲分道揚鑣,但是畢竟是自己家鄉,還是希望能夠統一的。


謝邀,哈夫塔爾想帶兵統一利比亞,並不是為了榮華富貴,也哈夫塔爾在利比亞能成為一方較強勢力,向這樣的政治人物根本不屑於榮華富貴,而更多的是權利慾望。

哈夫塔爾原本是「卡扎菲」的屬下,後和「卡扎菲」關係交惡,成了親美份子。

2011年,哈夫塔爾等反政府武裝聯合美、英等國顛覆了自己的國家,使得「利比亞」分崩離析。

隨著卡扎菲政府的倒台,哈夫塔爾也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對於美國人來說,不管誰做利比亞的合法政府的領導人,都是以本國利益為主的。卡扎菲倒台後,美國得到了利益,也就不在非的哈夫塔爾領導利比亞。於是哈夫塔爾就親了「俄」。

對於利比亞的「哈夫塔爾」為了實現自己的權利慾望,不惜借外力來實現,就有點朝三暮四的味道。

對於牽扯到「利比亞」的它國,主要還是以利益為主,誰讓「利比亞」是主要石油出口國呢?原油品質要好,含硫低。


真是可笑:年紀大怎麼也成為不許造反的借口?在76歲的年紀上,還在為國家統一結束內戰而操勞,甚至親自披掛上陣,我們只能讚賞哈夫塔爾說:你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你是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楷模。

其實,作為年輕人應該對此感到慚愧:在歷史的緊要關頭,真正能夠把握歷史潮流領導大家前進的,還是這些歷經千錘百鍊的老年人。他們更有責任感和緊迫感,他們更有國家統一的榮譽感,和民族自覺的情感。

試想,如果理想實現了,哈夫塔爾們還能享受幾天清福?一切幸福和美好不都是留給兒孫們的。反之,即使國家繼續動蕩分裂下去,哈夫塔爾們依然可以頤養天年,而且還有崢嶸歲月可以留念。

他們之所以抗爭,都是因為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即利比亞不能永遠分裂下去,讓外族人指手畫腳的日子,必須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徹底改變。

我們相信,如果不是哈夫塔爾的反擊,蝸居在的黎波里的所謂「民族團結政府」一定還享受著清閑,他們依然霸佔著利比亞在聯合國的席位,依然以利比亞政府和人民的名義,坦然接受外國的援助和捐款。他們不會以國家統一為己任,還會利用軍閥間的矛盾讓自己苟延殘喘。一盤散沙的利比亞就是一口廉價的油井,被國際強盜掠奪著理應屬於全體人民的財富,換回來的是對利比亞國家的蔑視和可憐。

哈夫塔爾可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維護國家統一和主權完整沒有錯,反抗外來侵略和指手畫沒有有錯,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沒有錯。

這就是我們支持哈夫塔爾的原因,很簡單。


政治人物的任何一次大的舉動,當然是從他的政治理念出發的,他要實現的目的和效果不僅僅要體現他的個人經濟利益,他所代表的是某種社會階層或社會集團的利益,因此,他的舉手投足才能得到一些人的支持,否則,僅從他自己的利益出發,沒有人會支持他,他也難以成事。

這是現代社會當代政治的價值體現,不然,卡扎菲為什麼會被利比亞人所拋棄?

謝謝!


無論何時,如果在你可以的情況下,你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理想,為國為民,受到萬民擁戴,受世代傳頌你得豐功偉績,你會去做嗎?我想是個正常人都知道怎麼選。國家破敗,民眾受苦,如果有能力,肯定要挺身而出的,更何況現在的情況是,俄羅斯強力支持,美國不想惹禍上身,民眾支持國家和平,天時地利人和,如果這種情況下,都沒行動,他就不是哈夫塔夫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