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兩晉南北朝,西方學者過去也稱六朝,長期以來是傳統中國史家學者想繞又繞不開的一個歷史階段,於是,五胡亂華,匈奴、鮮卑、羯、氐、羗,這些兒時記憶中對野蠻民族的描述用語,就成很多人對這一時期的印象。

這是一個分裂的時代,一個混亂的時代,一個顛覆傳統文化正統地位的時代,也是一個外來因素與中國傳統文化大融合的時代。

正因為這種複雜多變的歷史,很多史學家對整個時期動蕩混亂狀況很難有全面的把握,作為中華正統史學記載,這段歷史也是令人痛苦、不堪回首的一頁。正面、客觀、理性的敘述史實,評價這段歷史對中華文明的影響及貢獻,是不少傳統史學家不願意、情感上也作不到的。

這種情況近年來有所改變。首先,國內歷史劇中關於這段歷史的題材突然大熱,排除經濟效益的考慮,這從一定程度上使大眾及年輕一代對這個時期歷史有了一些初步、但很大程度上有些扭曲的認識。

國外史學家的優勢是看問題不帶感情色彩。兩晉南北朝歷史是近年漢學家研究的熱點,也頗有成果。例如哈佛中國史六卷,南北朝就佔了一卷。紐約華美協進社也辦了六朝文物專展,並延請多位專家著書介紹。相信這方面的研究會更全面深入的進行。屆時,對兩晉南北朝歷史的認知,就不至於停留在電視劇的水平了。


謝謝邀請。

個人感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太亂。自公元220年曹丕代漢建魏,至公元581年楊堅代(北)周建隋,凡361年,除了西晉42年的短暫統一(後期又經歷「八王之亂」,國家實際已經陷入分裂),中華大地經歷了最長的一段亂世。江南,東晉苟延殘喘百餘年後,宋、齊、梁、陳粉墨登場。江北(包括大西北和大西南)更精彩,首先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胡亂華」,劉淵、石勒、拓跋什翼健、苻堅等人先後變換大王旗。當苻堅大帝的大秦迅速瓦解後,北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這一時期是亂中之亂,幾乎沒有文治,只論武功。然後拓跋氏後發先至,完成北方一統,南北進入一個短暫的平衡期。但是,北魏由於漢化過快引發一系列社會矛盾,高歡、宇文泰又分魏為東、西,其子又分別代魏為(北)齊、(北)周……此時,經過近四個世紀的暗無天日後,黎明的曙光終於開始顯現,大隋朝已經若隱若現。這一段故事雖多,卻太雞零狗碎,缺乏精氣神。

第二,沒有靈魂人物。從上面一段敘述就可以看出,這段歷史故事雖多卻太碎,線索太多卻缺乏主線,雖然上承秦皇漢武、下啟唐宗宋祖,也湧現出像石勒、拓跋燾、苻堅、劉裕等無限接近統一的時刻,但都被歷史漏了過去。苻堅曾無限接近統一甚至是「千古一帝」,卻不僅功虧一簣,還成就了一個謝安,他的最大失誤就是亂世用「仁」。第二個有可能實現統一的是劉裕,他有能力,也有機遇,但唯一的遺憾是年齡太大,他等不及了。當他平定三秦的時候已經距離定鼎中原非常之近,但是皇位誘惑戰勝了天下之念,他急吼吼地放棄勝利果實,趕回建康過了兩年皇帝癮。他和苻堅,與其說是歷史沒有選擇他們,不如說是他們自我放棄。因此,別的不說,無論拍電影還是拍電視劇,主題不好選,連個能讚頌的都沒有,咋拍?

所以,這段歷史很不受待見,導演不喜、編劇不愛,就連歷史教材也幾筆帶過、語焉不詳。


社會動蕩,文化分裂中整會,佛文化傳入,五胡亂華。政權分分合合,難有完整的史官記述,全靠後人記錄。研究起來難度大。


主要是那段時間社會混亂,沒有正義與邪惡之分,只有陰某、陽某和博殺,不值得過度描述與宣揚,所以那段歷史現在看似不溫不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