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施 露

  科創板首批企業的反饋信息已經出爐。

  3月30日,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覈板塊顯示,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的狀態從“已受理”變更爲“已問詢”。而截至3月29日,已經有累計28家企業在科創板披露科招股書,且已獲得交易所受理。

  3月27日,上交所在關於科創板企業受理情況的答記者問時曾表示,上交所對科創板企業的發行上市審覈包括受理和審覈問詢兩個主要環節。在受理環節,僅是對企業申請文件齊備性、中介機構資質等的核對,相當於申報企業獲得了“準考證”,可以進入考場考試,並不表示一定能夠考試通過或獲得好成績。

  3月30日,在長三角科創板預備營項目啓動儀式上,上交所相關人士表示:“科創板的重要創新在於審覈結果全程對外公開,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證券交易所都無法做到的,而核心機制是以信息披露爲中心。”

  培養長三角科創板後備軍“長三角科創板預備營項目主要是爲了吸納一批未來3年至5年打算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提供一系列專業的指導以及專業配套服務。我們將聯合交易所、券商投行、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共同賦能科創企業,形成長效機制。”談及長三角科創板預備營項目的初衷,上海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執行院長楊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稱。

  據瞭解,上海楊浦是首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之一。在3月30日舉行的“長三角科創板預備營”啓動儀式上,楊浦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在儀式上表示,楊浦正進一步打造科創服務加速體系。

  楊浦區副區長趙亮在儀式上發表講話稱,上海楊浦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將以科創板爲契機,打造具有楊浦特色的雙創服務升級版。立足於已有的科創企業基礎,以上海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爲執行主體,攜手長三角區域內25個國家雙創基地,聯合投行、會計師事務所、投資機構、高校等服務合作伙伴,形成全方位、多梯度的科創服務加速體系。

  據瞭解,在這個體系中,“長三角科創板預備營”項目是重要的抓手,將集聚各方資源,通過“政策點睛、專家陪跑”等多個模塊,挖掘並建設科創企業梯隊。

  “第一批我們準備吸納50家學員企業,爲他們提供各種資源對接,也包括融資等服務,符合科創板鼓勵的6大板塊,我們要正確引導企業在估值,未來的方向定位上做好功課。”楊苓補充。

  公開資料顯示,長三角科創板預備營項目由楊浦區政府發起,聯合長三角25個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共建,並由五角場創新創業學院具體執行。該學院是楊浦區政府聯合高校、知名機構、龍頭企業共同發起設立的非盈利性教育及服務集成平臺。

  專家稱“過會率”並非100%

  3月30日的啓動儀式上,名師講壇環節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若山和上交所上市發行中心彭義剛聯袂主講,從科創板的運行以及“科創板的四大關鍵”等方面展開權威解讀。

  李若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首批科創板已受理的28家企業中,預計有部分企業能通過,其他企業可能存在一次性通過不了的問題。“發達國家在實行註冊制的時候,過會率只有六成,科創板在試水時可能會更謹慎。”

  “交易所希望把科創板做好,真正建設性的做法是外界不要過度解讀、過度宣傳,那些靠炒作政府調研來炒估值的企業,需要正確引導輿論走向。”李若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此次擬登陸科創板的企業中,新三板公司尤爲積極,而對於這類企業在轉化賽道時候的估值問題,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資本市場的定價功能是否會隨着賽道的不同差異較大,對於此,李若山指出:“至於新三板企業轉至科創板後估值重新調整的問題,相信交易所及廣大投資者會給出正確的判斷。”

  除了估值變化問題,此前萬衆矚目的行業創新領先企業是否會登陸科創板,也成爲焦點之一。

  德勤中國IPO主管合夥人吳曉輝吳曉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事實上行業創新領先企業本身在一級市場已經給了很高的估值,泡沫較大,公司體量也較大,如果選擇第一批在科創板上市,萬一市場最後給的估值比較低,那上市就是自戳泡沫的過程,所以他們不會在第一批登陸,或者說會持觀望態度。”

  “行業創新領先企業應該選擇有先例的資本市場去上市,比如美股或者港股,創新藥類企業美國就給予比較高的估值,科創板實在比較新,成熟的體量較大的企業,在確保滿足融資需求的同時,確實不敢成爲第一個喫螃蟹的人。”吳曉輝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具備一定營收規模,且在2019年起的3年內有望符合科創板相關指導文件的科創企業,將成爲“科創板預備營”重點培養的“種子選手”,並有機會獲得由楊浦區政府提供的政府獎學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