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雖然近期A股市場再現震盪調整行情,但素有投資者情緒晴雨表之稱的融資融券餘額卻連續上漲。截至3月28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報9200億元,其中,融資餘額9114億元,融券餘額85.43億元。值得關注的是,上一次兩融餘額突破9200億元還是在2018年6月28日。

  昨日,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市場賺錢效應的提高,作爲市場行情風向標之一的兩融餘額持續上升,表明投資者入場意願進一步增強,尤其是上週五A股三大指數的強勢上攻,進一步反映出當前市場投資信心的回升。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髮現,今年以來,兩融餘額走勢呈現出先抑後揚態勢。具體來看,在春節假期前,兩融餘額從1月1日的7564億元持續回落,並於2月1日達到年內最低值7170億元。然而春節過後,兩融餘額一改頹勢,表現出明顯的強勢上漲態勢,並從2月11日的7226億元漲至3月28日的9200億元,累計增長1974億元。

  與此同時,從融資淨買入額來看,在春節假期後的34個交易日中(2月11日至3月28日),融資淨買入額累計達到2004.91億元,其中,有29個交易日爲融資淨買入,僅有5個交易日爲融資淨償還。

  再分行業來看,在春節過後兩融餘額連續增長的態勢下,申萬所屬的28個一級行業中,除休閒服務業外,其餘27個申萬一級行業均呈現融資淨買入。其中,融資淨買入額超過100億元的有5個行業,依次爲非銀金融294.86億元、計算機193.42億元、電子168.04億元、醫藥生物120.24億元、傳媒120.14億元。

  在東北證券分析師許俊看來,儘管近期A股市場一直處於連續上漲之後的收縮整固期,但拉長投資週期來看,目前A股市場仍處於較低的估值結構狀態,且政策層的支持力度較去年有明顯提升,超預期的減稅降費有望激發更強的經濟活力。從經濟數據表現來看,今年前兩個月就業、物價、國際收支等主要經濟指標比較平穩,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回升,消費者信心指數、製造業新訂單指數明顯走高,且資本市場成交活躍。尤爲關注的是,3月份部分經濟高頻數據的好轉,更加註重穩定預期,這也將資本市場活躍度與經濟信心進一步聯繫在一起。總的來看,市場長期趨勢可不必悲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