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來源_副本  

      

埃默裏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醫學博士莎倫‧貝格斯(Sharon Bergquist)製作了一個短片「壓力如何催生6大疾病」,簡單明瞭的告訴大家,到底壓力如何破壞我們的健康。

 

 

疾病的病因是錯綜而複雜的,任何疾病的病因皆是多元化而並不單純的。

美國前哈佛大學精神醫學教授馬克甘貝耳Dr. Campbell曾說:「為何是現在(今日),而不是以前(昨日)或以後(明日)發病呢?為何出現的是這樣的症狀,而不是那樣的症狀呢?」他闡明瞭導致疾病發生在特定時間是「近因」,而不同的疾病所表現出的不同症狀是由於「遠因」的不同。

在現實生活中,壓力的來源是多方面的。我們可以將其分為生活、工作和職業、心理三個方面。

心理學專家統計出人們對於壓力的評分,(如下圖)

 壓力評分_副本

  

當你感到壓力時,腎上腺(adrenal glands)會急速上升,導致皮質醇(hormones cortisol)、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去甲上腺素(norepinephrine)大量分泌。一旦人體大量分泌以上的荷爾蒙,將會產生一堆的疾病,其中最常見疾病有6種。

1)高血壓:當腎上腺素急升,心跳頻率會加速,進一步提昇你的血壓,提昇患上 罹患高血壓疾病的風險。

2)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皮質醇的急升,將會使血流受阻礙,長期下來,會導致心臟病發作或中風。

3)消化不良:忐忑不安的情緒也會影響腸胃功能,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

4)頑固的腹部脂肪:大量分泌皮質醇會促進食慾,喫多了但沒有運動就會有肥胖問題,尤其會導致頑固腹腔油脂的問題產生。腹腔油脂,意指在腹部堆積的頑固脂肪,非常難消滅。

5)慢性病:千萬別小看腹腔油脂,長期累積下來,將會提昇患上慢性病的風險。

6)破壞免疫系統:壓力過大還會破壞我們的免疫系統、降低身體的自愈能力, 而且身體也非常容易受到細菌感染!

 

任何發生都有其道理,即便是疾病也有其存在的積極意義,目的是要提醒人們要更重視健康。因此一旦身體出現疾病,除應立即看醫生之外,還要往內探索,尋找真正的病源。現代醫學則要避免「見病不見人」的弊端,除生理上的照護,還要從心理上、情感上和意志上協助病人進行內在對話。經由全方位的整體透視,才能找出疾病隱含的意義,進而超越疾病的限制,邁向真正的健康之道。

富比世(Forbes)專欄作家David DiSalvo提出評論,關於工作與身心健康的平衡,你我都必須留心。

他表示,學術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中近期發表一篇論文,要找出每日的壓力反應,對我們10年後的心理狀態有何影響。美國的研究人員以全國性資料為採樣,評估700位年齡介於25到74歲之間的參與者,請他們接受對壓力反應的評估,再與10年後的資料比較,判定這些參與者中,有多少人罹患心理疾病。

研究結果顯示,10年前較為消極處理壓力的受測者,是憂鬱症與焦慮症發病率最高的患者。尤其以每天處於「連續不斷」壓力環境中的人,最有可能在10年後,將壓力情緒反應於身體狀況。

因此,我們每天面對來自工作、家庭或其他面向的難題時,每個人都會感受負面情緒,但如果不適度排解這些消極情緒,即使每日的壓力程度不高,長期累積下來仍會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結果,成為惡性循環。

=======================================================

「德國自然醫學」領域裡,可以透過「巴哈花精」來治療我們的情緒。

越來越多醫學專家們都同意心理健康的人身體也會比較健康,內心快樂、踏實與肯定的人,健康狀況相對比較好。近代越多的醫學研究報告也都支持這樣的論點,也就是我們的心靈情緒牽動著我們的身體健康。現在我們雖然知道這個道理,然而情緒的起伏波動,有時後卻不是那麼容易掌控的。這時候我們需要藉助外力來幫助我們去釋放、平衡一些負面情緒,此時巴哈花精就是最好的選擇。

巴哈花精運用天然花草與心靈探索的方法,協助人們經由瞭解自己,進而超越各種如恐懼、悲傷、憤怒、絕望等等負面情緒,恢復身心平衡。迄今七十多年,花精的效果在不斷驗證中口耳相傳,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已被廣泛使用,是一般家庭的常備療方。

 

歡迎大家加入 「慕迭爾健康交流」

             「健康營養/安全無毒體驗分享」 (瞭解更多的自然醫學)

使用Google+的可以加入 健康管理師最愛的無毒安全又時尚的品牌

 

經驗之談:褐藻醣膠(褐藻糖膠),讓癌消失  

 MODERE(慕迭爾):營養醫學的重要 

 最新的腫瘤治療方法~不是做化療,是改變飲食、改善血管新生! 

 人體治療-順勢療法及同類療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