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甄嬛傳熱播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當紅的時候一直沒有好好細看這部戲,
最近把它看完,真的覺得拍的不錯。

看這部戲還滿享受的一點就是服裝道具,
每個女人身上的衣服、頭上的珠翠、髮飾,美不勝收,
是一場華麗的宮廷盛宴,
用華麗來襯脫無數慘烈鮮血和無盡孤寂。

從禮切入,禮不是當今禮貌的禮,而是禮教的禮,
禮是制定來讓人有高低之分的,上對下、下對上的應對都有一定的禮,
上下尊卑在一次次的行禮、一次次的免禮中加固。

夏常在無禮被賞了一丈紅、餘答應對莞常在無禮被降了位份、
眉莊因向皇后拜會晚上被罰俸、甄嬛因拜會晚了被華妃罰跪至流產,
每一次的責罰都會叫人心驚膽跳、都是一次殺雞儆猴,
從而在上位者輕鬆容易有了統治的威嚴,不怒自威,
所以清末有人說禮教喫人,實在不假。

人有高低之分,從來就是造成不幸的開端,
上面是窄門,想通過窄門的人肯定費盡手段,
在上位者也如履薄冰,不得不時時小心、猜忌、狠心,
終於變成一個孤家寡人。

甄嬛初入宮時對這殘酷環境害怕不願涉入,
接著被愛情迷花了眼睛,以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那人可以擁有愛情,
或者說可以特別一點,擁有談判的籌碼。
再一次次被現實無情打醒,每次以為自己已經警醒了,
下次就發生原來心還死的不夠透徹,又變得更殘酷冷硬些,
直到最後登上太后之位時,那心才真的是鐵打的。

我在想那時候,她會不會從孤寂中,慢慢能體會皇上?
甄嬛對皇上的評價是無情涼薄,說實話我還覺得他挺多情的,
像皇后和華妃說的,"皇上念舊情"
所以去甘露寺還是去見甄嬛,見她便憐她,
皇上若果真是無情無愧的人,那甄嬛那些計策根本派不上用場。

只是甄嬛心中的多情男子應能包容她的傲,
但我想那是兩人平等的情況纔有可能,地位懸殊不可得,
所以地位懸殊的愛情根本不值得羨慕,
獲得優渥的生活卻會失了對方對你的敬重,不值。

比如妳的意見就沒那麼重要、妳的委屈也沒那麼重要,
他的意見、他的難處最為重要,他的決定妳只能聽從,
甄嬛對皇上的愛就這麼磨掉了,不論平日他對妳再好也無法補彌,
皇上多情,但他只會這麼愛人,因為他從不需要妥協。

只是皇上這麼聰明,卻始終看不透一個道理,愛你的人會為你喫醋。
甄嬛愈後期愈大度,皇上還贊她明理,
這種不合邏輯、泯滅人性的明理根本不能存在,
最簡單的答案就是她不愛你阿~皇上蠢在這、栽在這。

我想皇上不是看不透只是在逃避,
甄嬛口裡說愛他,卻又不計較他眠花宿柳這樣他心理好過,
他就不會覺得自己花心有錯、那些傷心瘋狂的妒婦是自己造成的;
逃避造成他愛不對人,愛他的他看不上、不愛他的他視若珍寶。

最終新帝上位,一切又重新上演,
主角換了人,皇朝華麗的表象沒變,內裡的孤寂和殘酷也沒變。

所以我格外珍惜活在現代,而且是民主國家的現代,
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安順隧,活得尊嚴。

*

最後談談甄嬛不讓自己兒子當皇帝的事情,
她捨不得自己孩子受苦,想他一世安逸,
長遠看來是蠢,新帝一上任就問她:鄭伯克段於鄢
她真的覺得自己能保親子一世嗎?除非她比皇帝長命。

還不如讓兒子當皇帝自己堅強起來,
只有在最上位纔是最安全的。

(想想金正男,他的出生就是錯、有沒有奪位之心都是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