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自己或許挽救了一個垂危的生命,我就感到很開心。”武昌理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工程1801班的張玉靜對同學說道,剛剛爲一個重病陌生人輸完血的她,臉上是滿足而明亮的笑容。獻血之後,武漢血液中心還發來“感謝信”致謝張玉靜同學。

3月28日下午,正在武昌理工學院綜合樓上英語課的張玉靜突然收到一條短信,短信內容是由武漢血液中心發出的緊急獻血邀請。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正急需輸血,極巧的是,病人的血型是極爲罕見的Rh陰性血,在整個武漢血庫裏只找到了張玉靜唯一一個適配獻血者。作爲這“唯一一人”的張玉靜,第一時間將消息發給了生命科學學院素質導師李寧婭,在李老師和生命科學學院南小烈書記共同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後,張玉靜迴應了邀請,火速趕到了武漢血液中心。

“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但那個時候來不及思考,畢竟人命關天。”張玉靜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時說,在去年她嘗試了獻血,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血型是罕見的Rh陰性血。據瞭解,張玉靜的身體一直不太好,今年五月還有一個手術等着她,但收到這個消息,她還是果斷答應了邀請。

來到武漢血液中心後,工作人員很快做好準備工作,在張玉靜的兩條手臂上各插上一根輸液管,開始了近一個小時的成分獻血。在這漫長的一個小時裏,張玉靜坐在座位上不能有任何動作,口渴時,武漢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將水送到她的嘴邊。“在輸血時我看不到那個病人的樣子,但想到這些血液能救助一個生命,我也不再害怕了。”

成分獻血從體檢、化驗到完成整個成分獻血過程大約用了半天的時間。獻血結束後,張玉靜確認了身體沒有不適後便和隨行同學一起回到學校。武漢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承諾會在之後告知張玉靜所幫助病人的手術結果,並提到幾天後可能會再次需要她的血液補給,張玉靜也欣然答應。

在獻血過程中,陪同張玉靜的同班同學遊詩雅在接受採訪時說:“原本我一直很擔心她的身體,但看到她那麼勇敢,我真爲她感到驕傲!人與人之間就應該互幫互助的。”

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的素質李寧婭也表示:“愛心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我校倡導的通識素質教育中的重要表現,能爲一個陌生人無償獻血,我爲有她這樣的學生感到驕傲。”

“張玉靜無私捐獻出自身血小板,去幫助出血不止而危及生命的患者,用實際行動和寶貴的血液奉獻愛心、拯救生命。”昨日,武昌理工學院還收到了武漢血液中心對張玉靜無償獻血的“感謝信”,信中對她高尚的行爲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本文作者胡安琪、魯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