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有個和尚問祖師:「什麼是禪?」祖師反問:「什麼不是禪?」大家怎麼理解這句話?(答:無處不在)沒錯。

禪無處不在,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禪。其實,禪就是把心收回來,回歸當下,安住在當下。人在哪裡,心就在哪裡。

這個功夫是要在日常生活中練的,要把修行融入到生活中。並不是來到東華禪寺這七天才是修行,這七天只是一次強化訓練,是為了檢驗自己的功夫,剋期取證。如果你平時沒有把修行融入到生活中,這七天你的收穫不會大。

天下萬事萬物和道都是一體的,坐禪是道,種花、做飯、泡茶乃至為人處世都是道。無論是從商、從政、從事藝術、寫作還是當和尚,隔行不隔理,道理只有一個。你只要會一個道的道理,就會千萬個道的道理。你能融入過程、適應過程,就能找到道。

過去我非常反對形式主義、過程主義,但是現在我的觀念轉變了。過程和形式也是心,如果你一開始就不能安心於過程、安心於形式,最後你也不能安心於道。就像你不能安心於種花、做飯,同樣也不能安於坐禪一樣。

我們的心本自清凈,本自圓滿,本自具足萬法,是不需要修的。那麼我們要修的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貪婪心、自私心、散亂心……只有把這部分心放下了,先天本自圓滿的那部分才會顯現,才能拿出來用。

所以《心經》說「觀自在菩薩」,為什麼不說「自在菩薩觀」呢?觀自在菩薩,就是找自在菩薩的意思。如果已經是自在菩薩,就不存在觀了。

一個真正成功的人是身忙心閑,一個沒有方向、迷失自我的人是身閑心忙。過去的祖師每天都在度眾生、講法、建寺……要做多少事情啊,但他們的心都是安住在當下。雖然工作千千萬,但他們都是有條不紊地做一個放下一個,做一個放下一個,一絲不亂。所謂的請佛落位,心安住在佛壇上,落位了,自然就自在了。

大家能來到寺廟,說明無量劫以前就是修行人。有些人說開悟成佛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而一小劫就是一千六百八十萬年,所以他覺得沒有指望,想都不要想。可是,你怎麼知道你不是前世已經做足了功夫,已經走了九十九步,只差今天這一步呢?更何況一念超百劫,一個念頭就可以超百劫,一次精進就可以把過去的無明全部突破。

就像我們在黑暗中呆了三年,你找到了開關,三年的黑暗是不是一秒鐘就照破了?就是一千年一萬年的黑暗,只要你找到了燈,千年萬年的黑暗也在瞬間就消失了。所以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對修行有信心。

我們這一世來到地球、來到娑婆世界就是來成佛的,就是來弘揚佛法,凈化地球,奉獻自己,加持和度化每一個眾生的!

在這七天當中,法師講的每一句法,你們只要聽,不做任何分別,在你們以後的人生中都會受益的。

佛教特彆強調見地,沒有見地的指導,你是無法達到一定高度的。每一期禪七我們都安排十幾個法師講開示,目的就是培養你們的思想見地,讓你們在理論上打下紮實的基礎。之所以很多人做人做事乃至做功夫都失敗,就是因為沒有見地。如果你有見地,你在實踐中肯定能直取目標,事半功倍。

內容來源: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禪修班開示

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源的智者。

15歲信佛、18歲出家、29歲證得生命本源,30歲復建東華禪寺、7年閉關、18年建寺安僧、13部著作、1萬多場開示演講、千萬言著述、18年間向社會捐款捐物數千萬元……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悟,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歷經三十餘年,總結出一條適合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東華禪》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萬行大和尚將《東華禪》修行法門無私奉獻,殷切期望天下眾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