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商業邏輯

4 人贊了文章

文章來自 「認知森林」 公眾號

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機會,

希望當機會出現的時候,

你我的認知已經能夠讓我們抓住他。

認知來源

梁寧 現任湖畔大學產品模塊學術主任

中關村第一才女


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經過8個年頭的創業,小米終於上市了。小米上市,對整個中國互聯網的意義,不僅在於一家近500億市值的公司上市了,更在於對小米商業邏輯的肯定。

今天小編通過三個方面來帶你讀懂小米的商業邏輯:(1)小米創業初的大環境;(2)雷軍的一套邏輯,三次創業;(3)小米自我複製的系統能力

1. 大環境

一個詞概括小米創業之初的大環境就是: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並不是中國的獨有現象,世界上每個國家,在經過一段高速的經濟積累之後都會進行一次消費升級。美國消費升級在1920年完成,日本消費升級大概用1970年-1980年10年的時間完成了。

對比中國和日本的經濟指標,我們不難發現,消費升級前的經濟積累階段都會有超過10年GDP增速維持在9%以上的高速發展階段。

在經濟經過連續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之後,中國和日本在經濟上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經濟總量在不斷增加,但是GPD增速放緩了,我們稱這個階段為消費升級階段。

在GDP高速增長的階段,全社會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在瞭如何創造財富上,因此消費並不是人們特別關心的,但是隨著GDP增速放緩,經過前一個階段的經濟積累,人們在消費能力和消費心態上都發生了變化,因此促成了一輪的消費升級。

日本消費升級的結果和特性對我們有很好的啟示作用。日本消費升級的結果是誕生了一批的本土品牌;特性則表現在四個方面:本土化、個人化、更好更便宜、心理訴求和感性訴求

  • 本土化:早期的發達國家擁有一批知名的國際品牌,當輸入到其他國家時,這些國家會吸收這些外來品牌的優點,並結合對本國消費者心理和情感上更好的理解,創造出更加貼近本國消費者的本土化的品牌。中國的電影市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早期的中國電影市場被歐美大片統治,但是隨著近幾年對歐美電影製作技術的學習,雖然在故事情節和製作水平上跟美國還有差距,但在打動本土消費者上國產電影更具優勢。中國票房最高的Top.5現在100%都是國產片了:《戰狼2》、《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美人魚》、《我不是葯神》
  • 個人化:人們更加追求個性化的一些產品。
  • 更好更便宜:GDP高速增長階段,必然帶動製造業高速發展,使我們有能力生產出更好更便宜的產品,當市場上有更好更便宜的產品時,消費者自然會為這些產品買單。

  • 心理訴求和感性訴求:當經過一段時間的經濟積累之後,人們在消費能力上有了較大的提升,在消費心態上也更加自信。這個階段消費者不再滿足於功能性需求,而更多的關注心理和感性的訴求。

小米公司成立時正好處在中國進入消費升級的時間節點上,在產品設計上也迎合了消費者在消費升級階段產品訴求的四個特點:本土化的品牌、對小米價值觀的個性化認同、更好更便宜(也就是小米強調的高性價比)、為發燒而生以及支持國貨的心理和感性訴求。因此消費升級的大環境為小米商業邏輯的成功提供了基礎

2. 一套邏輯,三次創業

俗話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主要是說秀才太過迷戀抽象化的概念,而缺乏實際經驗。而小米的商業邏輯是雷軍用20年時間,將一套邏輯在三次創業過程中打磨出來的

一套邏輯:通過集中資源做一兩個大眾化的爆品,引爆市場,吸引流量,然後基於流量推出新的產品,新的產品又會吸引來更多的流量,從而形成一個流量增量的循環。

三次創業:卓越、凡客和小米

首先來說卓越。在做卓越的過程中,雷軍第一次實踐了自己的商業邏輯。如日中天的亞馬遜始終踐行著「長尾效應」的邏輯,通過提供超級豐富的品類來吸引用戶搜索購買商品。但雷軍卻反其道而為之,通過不做多、只做爆品的方式,使得卓越的用戶量越來越多。

當時比較經典的一個例子是賣《大話西遊》這個現象級電影的VCD,卓越因為批量做的足夠大,一張VCD只賣5元,而當時盜版一張要6-8元,也就是說在卓越上正版VCD比盜版的還要便宜。但接著是第二個邏輯,就是關聯,因為運費的存在,消費者買一張碟或者一張碟加一些其他商品付出的是同樣的運費,因此消費者更傾向於再買些其他東西來平攤運費。在這套邏輯裡面超級便宜的正版VCD並不是利潤中心,而是流量中心。

接著2007年,曾經在卓越擔任音像負責人的陳年在雷軍支持下創辦了凡客,這套邏輯在凡客上又演了一遍。早期凡客靠著高性價比的29元T恤衫和49元帆布鞋引爆了流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三次創業就是小米,同樣堅持只做大眾、精品、引爆流量的邏輯,以高性價比的小米手機作為爆品引爆市場,吸引流量。同時吸取凡客當年盲目擴張產品品類的失敗教訓,建立了自己擴展品類的原則,就是以產品體驗為驅動,尋找在有限資源下性能體驗、感知體驗和價格體驗的最優折中點

3. 自我複製的系統能力

小米成功的商業邏輯裡面其實暗含了小米具有自我複製的系統能力,擁有這個能力就可以將自己在一個產品上的成功迅速複製到其他產品上,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功。

中國當前可以無限複製自己同一套成功經驗的企業其實就兩個,一個是小米,一個是騰訊。為什麼只有這兩家公司能夠做到,因為這兩家公司同時控制了產品和渠道

如果騰訊沒有QQ和微信,它其實就是網易。QQ和微信對於騰訊來講是什麼?既是超級產品,也是超級渠道。首先騰訊的團隊可以做出很好的產品,無論是遊戲還是其他的應用,同時這些優秀的產品通過QQ和微信這兩個超級渠道可以觸達超級巨大的用戶羣。因此騰訊可以很容易的將自己在一個產品上的成功進行複製。

同樣對於小米,小米生態鏈中有眾多優秀的智能硬體設備,這些都是小米旗下優秀的產品,同時小米通過早期手機這個爆品積累了大量的用戶,通過手機、app和小米官網這些渠道可以觸達巨量的用戶,因此小米同樣擁有進行自我複製的系統能力。想了解小米生態鏈的商業邏輯可以參見小米生態鏈的商業邏輯

- END -

認知森林,筆者每週會發布一篇認知升級的文章,內容涵蓋了互聯網商業、產品、經濟學、圖書閱讀總結、科技趨勢等諸多方面。筆者通過對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提純,為讀者提供超高能量密度的認知,幫助讀者認知升級。

喜歡就請關注我們吧 掃碼關注「認知森林」

weixin.qq.com/r/mSgzK3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