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達7.3%的印度,正迎來產業經濟爆發的拐點。

中國龍頭企業已瞄準這一機遇,捷足先登。

“現在是中國企業投資印度的好時機。”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星光電”)高級副總裁、武漢華星光電總經理趙軍近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印度產業發展將迎來拐點,華星光電是第一家進入印度的顯示面板企業。一些韓國、中國臺灣的同行也有這個想法,但有不確定性。我們認爲,如果前兩年進去,風險高;如果過後兩年進去,大家都進來了。”

爲了企業的戰略發展,華星光電搶先下手。“現在是‘中國製造、中國交付’,接下來是‘印度製造、印度交付’,未來將是‘全球製造、全球交付’。”趙軍說。

與以往不同,此輪印度投資熱,不只是單純的產品出口,而是整個產業鏈能力的輸出。這既是印度的呼喚,也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必然選擇。

探路巨大市場

3月28日下午,華星光電的深圳總部。包括印度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印度投資署投資專家在內的印度來賓,與華星光電的數十個上游供應商代表碰頭。

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是爲兩邊“搭橋”的“中間人”。去年12月,TCL集團印度產業園在印度東南部的安德拉邦(AP邦)奠基,產業園包括華星光電模組項目和TCL電子整機項目。

其中,模組項目總投資15.3億元人民幣,包括6條手機模組生產線、6條電視模組生產線,已預留配套廠房用地,降低供應商自己購地的投資風險。

“我們已做好建設前準備,近期會拿到土地許可證,將正式動工。”趙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3月28日舉辦這場印度產業園招商說明會,一方面是華星光電想邀請上游供應商,一起探討發掘印度設廠的掘金機會;另一方面也是應供應商的需求召開的,他們想了解印度設廠的機遇、挑戰與風險,來決定是否去投資,“大家有熱情,但對印度一無所知”。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彩電市場和第二大手機市場,還是全球第二大手機生產國,而中國已成爲印度最大的直接投資來源國之一。

對中國第二大液晶面板供應商華星光電而言,印度投資也是一次大膽的探索。因爲華星光電的項目將是印度第一個液晶模組項目,主要給印度本土的手機、電視整機廠提供關鍵部件——液晶模組。它也是華星光電第一次跨出國門、到海外投資,其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華星光電未來的全球化進程。

所以,華星光電希望與上游供應商一起“攜手出海”,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趙軍透露,“我們首先希望一些價值高的零配件,可以在印度生產、就近配套,比如,背光源(或背光模組)。這樣一旦印度政府未來提高進口關稅,也不會帶來成本的大幅增加。”

“其次,如果材料在印度本土製造,給我們的物流成本或效率帶來很大改進的話,也會側重在印度生產。第三,在配套的成本和難度方面,低投入、高收益的產業,我們希望一起合作佈局。”趙軍說,華星光電已經列了3~5個品類,希望每個品類有1~2家供應商,跟着一起到印度投資。

像十多年前的中國

印度市場提供了足夠有吸引力的空間:一方面經濟增速強勁,另一方面印度液晶電視的保有量每戶只有0.2臺,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僅爲50%。

現場印度方面一共派來了約七八位官員和投資專家,直面新的潛在投資者。印度對外來投資和產業提升的熱情,可見一斑。

印度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蘇吉特·高什表示,印度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市場很大,基礎設施配套在完善,經商便利性的全球排名在提升。“土地資源、相應政策不是問題,印度有多樣性的文化,工作、生活也沒有問題。我們有優秀的人才,很多中國公司在印度開始建立研發基地。”

蘇吉特·高什舉例說,華爲、中興、OPPO、vivo、小米、中聯重科、比亞迪都已進入印度市場。到2031年,印度的經濟總量將達到10萬億美元。長期看,印度是理想的投資場所,希望中國企業在印度擴大影響力,共同開啓“印度製造”。

“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已達2.25萬億美元。”印度投資署中國處高級投資專家拉賈·辛格·庫拉納繼續推介“新印度”。他說,印度65%的人口是年輕人,平均年齡29歲,而年輕人就是人力資本。

過去4個財政年度,印度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金額達到2410億美元。庫拉納說,這佔了過去40年裏印度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金額的40%。

爲什麼增長這麼迅猛?因爲印度政府進行了100多項改革,私營資本可以在印度開辦持股比例達90%的企業,現在沒有過往那麼多行政審批。

對於中國企業關心的諸多問題,庫拉納顯然是有備而來。

他說:“如果一家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是否需要合資?可以合資,監管、稅收都會有優惠。”

“印度婦女可以工作,工廠也可以一天三班。我們有土地、貸款優惠政策。我們有自由經濟區。進口原材料免除關稅,可以將部件、原材料進口到印度。”他一連串地數說印度的優勢,“而且,印度政府意識到製造的重要性,我們的稅率已從30%降到25%( 2016~2017財政年度營業額小於或等於2.5億元人民幣的企業稅率爲25%),頭5年還可獲得減免稅,希望大家可以捕捉機會。”

印度對於製造業尤其是電子業,有着自己清晰的產業規劃和引進步驟。

據印度投資署電子處投資專家拉加夫·古普塔介紹,未來5年,印度的電子設計與製造產業產值將持續增加,到2025年的產值將達到4000億美元。這裏不只適合生產,還適合研發。三星、英特爾均已在印度設立了研發中心,蘋果、亞馬遜、谷歌和優步也計劃在印度建設研發基地。

印度針對電視、手機有分階段製造計劃,特別是手機,由易到難,逐步引進完善產業鏈。拉加夫·古普塔介紹說,2016~2017年,充電器、電池組、有線耳機;2017~2018年,麥克風和聽筒、鍵盤等;2017~2018年,相機模塊、連接器;2019~2020年,顯示組件、觸摸屏/蓋板玻璃片組件等。值得關注的是,爲了引進上游的模組項目,印度已將顯示模組的關稅上調至15%。

這讓人想起十多年前的中國。那時中國雖已是全球的彩電、手機生產大國,但是“缺芯少屏”。後來在顯示面板領域,通過引入外資的模組項目,現在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產國。華星光電作爲印度引進的首個液晶模組項目,是印度向產業鏈上游挺進的關鍵一步,因此備受重視。

攜手合作龍象共舞

投資印度,既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戰略,也是客戶的需要。

爲了消除配套廠赴印投資的顧慮,TCL印度產業園採取了總包策略。TCL集團副總裁、深圳華星光電高級副總裁金鬆表示,“TCL集團作爲印度產業園的經營主體,主導土地購置、廠房建設及租賃服務、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同時作爲總窗口,對接當地政府,落實配套政策,以利於解決各配套供應商初期投資印度的難題及困惑。”

“印度是一個神祕而朝氣蓬勃的國家,一旦去工作、生活難免會碰到許多問題——怎麼去?住有保障嗎?水有保障嗎?這些問題,產業園作爲‘大船’的主導者必須爲大家解決,因爲配套廠過去投資,會比我們遇到的問題更多。”金鬆認爲,攜手出海更能凸顯各自的優勢。

“我們的品牌客戶對華星在印度的本地化需求很急迫,前段時間我們每週開相關的通報會。”趙軍透露,三星、OPPO、vivo在印度已開設了自己的手機工廠,華爲、小米也找印度的手機代工廠生產,甚至非洲手機市場霸主的傳音可能也要在印度建廠。

中國電子品牌的全球化,促使華星光電這樣的上游企業加快海外佈局。以手機爲例,趙軍說,全球手機品牌前6名裏,4家是中國企業。兩年前三星在印度手機市場排名第一,去年小米已躍居印度手機市場首位。未來,中國品牌在印度手機市場會越來越強。而TCL也希望未來躋身印度彩電市場的前三位。

按照規劃,華星光電印度一期項目計劃2019年12月設備搬進、產品試生產,2020年一季度真正量產。一年可以生產22~55英寸的電視模組800萬片,3.5~8英寸的手機模組3000萬片。華星光電印度項目未來年營業額將達60億元人民幣。

華星光電印度總經理江友東透露,華星光電最近已在印度招聘了110多個大學生,準備把他們培訓爲工程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