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旗津區_高雄燈塔(旗後燈塔)國家三級古蹟

DSC_0974.JPG

旗後燈塔位於旗後山上,為為三級古蹟,清光緒九年(西元1883年),聘請英國技師築西式燈塔於旗後山上,塔內裝有六等單蕊定光燈,見距十浬(約十八公里)。

         DSC_0923-COLLAGE.jpg

至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擴建高雄港,因此重修燈塔,自旗津市區有步道可前往,重修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頂部有陽臺可供遠眺,塔前有座白色的西洋式辦公室,展示著燈塔以前所使用過的儀器、燈塔照片及位置圖,而外面綠意盎然的草坪上,還有座日晷儀供人觀賞。

DSC_0936.JPG

因應繁忙商港而築的旗後燈塔,其燈塔底層為文藝復興後期的巴洛克建築,主體後方為八角形磚塔,浪漫氛圍充斥全白的燈塔建築,塔區擁有絕佳視野,可俯瞰高雄港灣美景,為市定古蹟。

    DSC_0922.JPG DSC_0923.JPG DSC_0924.JPG DSC_0927.JPG

 DSC_0928.JPG DSC_0929.JPG DSC_0932.JPG DSC_0937.JPG DSC_0939.JPG DSC_0940.JPG

    DSC_0942.JPG DSC_0943.JPG DSC_0946.JPG DSC_0953.JPG

高雄燈塔是臺灣本島上的第二座燈塔(第一座為屏東鵝鑾鼻燈塔)。1918年整修過後,塔身為磚造八角形白色建築,黑色圓形頂,高15.2公尺。

DSC_0931.JPG

八角形燈塔前有一座西洋式白牆辦公室;草坪上有一座日晷儀;辦公室旁四方形建築是舊燈塔位置;榕樹旁白色建築是舊信號臺(燈塔)殘存建物;在眺望臺旁的建築是值班室,站在眺望臺上可以盡覽港口、柴山、西子灣美景以及高雄港灣城市船隻進出盛景。

DSC_0945.JPG

旗後燈塔是臺灣少數僅存的清代燈塔之一。在鹹豐八年(1858年),英法聯軍之後訂訂了天津條約,當時臺灣也被迫開放港口通商。

DSC_0970.JPG

回顧百年來,這座聳立在打狗港口的燈塔,從無間斷地發出光芒,照耀海上的船隻,是高雄港成長茁壯的最佳見證。由於維護得當,內政部在民國 68 年覈定為國家三級古蹟。

 DSC_0954.JPG DSC_0955.JPG DSC_0956.JPG DSC_0957.JPG DSC_0958.JPG DSC_0959.JPG

    DSC_0960.JPG DSC_0963.JPG DSC_0964.JPG DSC_0966.JPG

 DSC_0967.JPG DSC_0969.JPG DSC_0971.JPG DSC_0972.JPG DSC_0973.JPG DSC_0975.JPG

    DSC_0976.JPG DSC_0977.JPG DSC_0978.JPG DSC_0979.JPG

燈塔和其附近周圍的建築物均為白色,與藍天、白雲、大海和滿了綠意的草地和榕樹配在一起,美的如詩如畫。 不同的天氣去會有不同的感覺。 海和天的顏色會改變,如同人的心情;天氣好的時候在這裡拍婚紗一定很美。

DSC_0948.JPG

聽到旗津,印象中除了海水浴場、烤小捲、天后宮、一盤一百塊的新鮮海產就是砲臺和燈塔了。要上到燈塔可不是一件輕鬆的小事,要先找著小小的旗下巷,一面希望不要有來車,慢慢的向上走,找地方停車,再用步行的方式往山上走。

DSC_0968.JPG

燈塔下方有個小小的迷你展覽室,牆上掛著臺灣所有燈塔的照片,櫃中展覽硬體設備和其配件,還有極富有歷史價值何其意義的清代海關貿易條約,非常值得一看。

DSC_0965.JPG

高雄市旗津區_旗後燈塔

地址:高雄市旗津區旗下巷34號(旗後山上)
電話:(07)222-5136

                                             1399303577-412499091_s[1].jp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