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穿青人原本是貴州地區土著名族,主要集中於黔東地區;

第二、貴州地勢偏遠,屬於蠻夷之地,明清時期朝廷為收歸國有,使歸民化,所以武力侵略,穿青人迫於離亂逃亡至黔西北,後定居織金、納雍兩地;

第三、在穿青人遷離黔東的過程中,有江西士兵留在貴州並與之通婚融合,故有後來為漢後人之說;

第四、穿青人屬於蠻夷地區民族,朝廷不許可入仕,這個其他西南蠻夷地區民族也一樣的,並不是單單穿青人受到的冷遇;

第五、穿青人信奉五顯神,以通背猴為圖騰,但到過節時總是要燒掉一些衣物器件,有民族標識的東西多被燒掉了,鮮有流傳者,更無文字記錄,現今唯有少部分老穿青會說穿青人的老輩子話,其他漸被漢化了。

第六、穿青人遷移時期,貴州各地早已形成多個土司各自統領的局面,對於他們來說,穿青人是外來人,排擠在所難免。


清朝是認可的!本來就是漢族!穿青人就是個另類!沒事跟穿藍人對著干!解放後穿藍人加入漢族籍,穿青人人不幹!反正有穿藍人就不要我穿青人,非要自己獨立成一個民族!分布在貴州貧困山區!看到人家苗族水族有少寬待遇,然後自己也想方設法跟人家一樣去享受待遇!活生生的把自己搞得不倫不類!國家居然有這種瓜娃子領導批准了!!!現在拿著個穿青人身份還顯得自己高大上了!總覺得自己是少寬VIP一樣!相反的是客家人,千年來以漢族正宗子民自居,連漢族的明朝居然也排擠客家人!清朝完全是不當國民看待!連土地都沒有!只能經商(太平天國楊秀清燒炭集團就是例子)直到清末才往贛州安置!解放後差點就被當少民了!可人家委屈了幾個朝代依然堅持漢族!就是漢族!對於本身是漢族的穿青人,呵呵!我看到這樣身份直接鄙視漢族的分裂者,漢族中的叛徒!反正在我心裡就是這兩個標籤!


我覺得 應該把漢族也分成少數民族算了

人數太多的話 就分吧 黃色黑的,藍天白雲的,喜歡跳舞唱歌的,熱愛思考的??,喜歡吹牛逼的。

這樣大家都加分,分裂祖國的目的就達到了

這種分裂種族,分裂的國家的VIP政策還不趕緊取消還留著過年。真的匪夷所思。 跟蘇聯末年哪些可笑的官僚作風一樣一樣的

生怕大家不知道你跟我完全不一樣,要搞事情


以前根本就沒有穿青人這個詞,建國前的史料中也無這個詞。後來劃分民族時,知道少數民族有好處,才憑著「穿青色衣服」這舊習鬧著分家,其實壓根就是漢族的一個分支。如果真讓他們鬧成一個民族,那陝晉一帶,扎白頭布,跳秧歌舞的是不是也可以建一個「白布秧歌族」?拜海神媽祖的閩粵民眾,是不是也可以建一個「拜媽祖族」?說客家話,吃客家菜的人,是不是也可以建一個「客家族」?


漢族人分布地域廣各地的文化生活習俗都有差異這是現實但你不能再從中又分出什麼民族來,民族的劃分不是越細越好越多越好,所謂穿青人只不過是有自己的生活習俗和方言的地方群體人罷了。


中考、高考、公務員考試不加分就是排擠。


說排擠不排擠的,你看著了嗎。你要是說被官府、土司排擠這種事,在封建社會,哪家老百姓不被縣老爺欺負。


明明是漢人,明明不是單一民族,非得標新立異,還說被排擠。??


概念不一樣,有隔閡的人及部族被排擠之後結果是人比例減少,富饒的土地被搶走。造成經濟落後,文化被強制同化。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