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生源瘦身有道,成功實現資產減肥,終於到了賣總部還債的地步。

近日,碧生源發布業績公告,2018財年收益約為3.78億元,較2017年下降約22.4%,並由盈轉虧,整體虧損9347.2萬元。

查看碧生源歷史可以發現,自2010年港股上市以來,9年時間倒有5年虧損。細究其虧損原因,無非是市場競爭增大,過於依賴經銷商銷售模式,廣告投入過大,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

由於碧生源多次涉嫌誇大宣傳欺騙消費者,媒體負面報道頗多,導致品牌形象受損,使得廣告效果大打折扣,產品銷量下滑。同時隨著國民健康意識覺醒,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運動和調節飲食來減肥。

此前碧生源對於大量進貨的經銷商有較大力度的折扣,這些低價拿貨的經銷商為了快速回籠資金鎖定利潤通過藥店終端低價銷售。碧生源為了穩定價格體系,取消了經銷商折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銷售總額。

從保健茶壟斷品牌,到一步步日落西山賣掉總部,碧生源一路走來非常值得研究。

早在2010年,碧生源僅靠常潤茶和減肥茶兩款產品就做到了8.74億元營收,毛利潤高達7.83億元,利潤豐厚。高營收的背後則是鋪天蓋地的廣告,以及居高不下的廣告投入。

與某些民營醫院把90%的收入都給了百度做關鍵詞排名一樣,碧生源也把30%的收入打了廣告。

在同類產品還未嶄露頭角時,新興市場是一片藍海,靠廣告轟炸迅速佔據優勢收穫豐厚利潤。當競爭對手開始大力爭搶市場份額時,藍海變成紅海,賺錢就沒那麼容易了。在碧生源虧損的年份,廣告投入甚至佔到營收的七成。

從2009年到2016年間,碧生源在廣告費用上的支出分別是1.97億、2.50億、3.43億、3.12億、2.12億、1.64億、2.20億和1.60億。

一款產品好壞,不看廣告,看效果。能否被消費者認可並持續採購,口碑才是業績增長的關鍵。

如今電商崛起,傳統銷售模式受到劇烈衝擊。由於碧生源在線上沒有提前布局,過於依賴線下經銷商,加上品牌形象變差,競爭對手增加,未來盈利難度將會持續增加。

曾經風靡一時的電視購物,如今消費者已經所剩不多,只能欺騙一下老年人。過於依賴廣告模式而不注重健康和減肥效果,消費者的目光自然就會被更多競爭產品所吸引。


因為,虧損過大,無法止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