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蒂爾講:中國掌握所有新技術,沒人敢看不起。此話還是比較客觀的,中肯的,這裡面既沒拔高中國,也沒貶低中國,「掌握」並不是原創一切新技術,更不是領先一切新技術。事實上,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在高新技術領域,我們一直在埋頭直追,一直在奮力猛追,有些科技項目雖己與西方比肩,也有些己經領先,但我們十分清醒知道,中國要真正趕上西方的科技水平,依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若把問題聚焦一點,作為東南亞國家中的一位資深老者,一位受尊敬的領袖,馬哈蒂爾為何上任尹始對中國說三道四,咄咄逼人,甚至要廢了前任簽約的中馬高鐵合作項目,而不到一年,又出現如此大的反轉,誇獎中國,讚譽中國,為什麼?

有人認為,九十多歲的馬哈蒂爾多少有點老奸巨猾,在猛誇中國的背後,一定有他的用意;也許,用老奸巨猾有點不尊重長者,但不可否認的是,其背後確有用意,或者說,經過他上任一年來的觀察,判斷,盤算,此時此刻他講此話,確有他背後的需要。

老馬究竟要什麼?老馬的上任最大訴求,也是對選民最大承諾,即重振馬國經濟;重振經濟既要靠內力,也離不開外力,那麼外力靠誰?作為一位資深老者,可能他己清晣看到,馬國在經濟上,要重振製造業拉動就業,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外部的技術和投資,同時在當下的信息時代,馬國亟需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等等,所有這些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都不佔優勢,不少是給不了,或者說需化高昂的成本買,馬國承受不了;而反過來看看近鄰的東方大國中國,馬國要的資本、技術、製造業、基礎建設等,中國都能提供,都能合作,且效率很高,價廉物美;作為一位長者,要選哪方,投靠哪家,巳經不言而喻。

因此,明白人己不難看出,老馬此刻讚譽中國,是經過了他近一年的觀察比較,也可以說,誰能真心實意幫助馬國,誰能平等協商,合作雙贏,老馬心裡己作出了選擇。

當然,被老馬擱置的高鐵項目怎麼辦?老馬想重啟談判,想壓價,這一點,中國千萬不可開此先例。中國講信譽,但必須講契約信用,否則,開了這頭,東南亞國家都去學,這還了得。可以相信,老馬誠心與中國合作,中國人的智慧完全可以解決,但棄約毀約都是不可取的。


曾經萬邦來朝的偉大國家,用別人不敢看不起去形容,這讓中國人民情何以堪?難不成中國人民的目標僅僅是不讓別人看不起?這格局也太低了吧?中國人民的目標是發揮國際影響力,為世界進步做出貢獻,中國是個大國,有豐富的文化積澱,資質稟賦具備這個潛力,

高科技是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教育水平,軍事實力,國際影響力都取決於科技水平,中國已經初步實現了工業化,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但是中低端產業的競爭力主要取決於勞動力和土地的價格,一旦這些生產要素價格上漲,中低端產業會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國家,如果國民經濟要進一步發展,必需要進行產業升級,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端產業,

中國科技水平已經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還是處於模仿和跟隨的階段,原創科技並不多,大量最高端的科技還是被歐美掌握,尤其是美國,諾貝爾科學獎是當今世界最權威的獎項,都是授予各種原創科技,因此可以拿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人數間接判斷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中國獲獎人數不多,同時中興晶元事件也是個標誌性事件,說明核心科技上的弱勢,什麼時候全世界都在使用的某項產品是中國原創科技造出的,那麼可以說中國掌握了某項高科技,

高科技不是一個存量的指標,而是一個不斷未知探索的過程,因此會不斷有新的科技創新,目前美國引領著這個世界的科技潮流,根本原因就是美國有一個自由的體制,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在無拘無束中發揮聰明才智,探索未知世界,

馬哈蒂爾對中國描述很彆扭,中國掌握全部新科技?新科技本身就是發展的過程,不被看不起?中國幾千年歷史大部分時間是把別人看成是蠻夷,


我同意這種觀點。世界上有將近200個國家,其中,有生產製造能力的國家大概20個。

在聯合國產業署公布的產品目錄有55個大項,351個中項,20154個小項。這20個國家中,項目戰100%只有中國,美國大概佔91%。在是2016年底的統計。中美德日乃前4名。

從出口產品高科技產品,佔比開看美國佔48%,我國佔46.8%,有差距但距離不大。從全部的生產能力上看,我國12年超過美國,16年超過美國+日本,18年超過美+日+德。我國18年的工業增長6.9%,同期美國0.6%,再有8-10年,將是美國的三倍。

美國絕對領先的項目不多,只剩下兩個,一個是晶元,另一個是操作系統。但中國正在追趕中。

馬總理說的沒錯,中國已是掌握了所有的新技術的國家。有些項目不算最先進,但成本優勢無人能比。


1981—2003年,馬哈蒂爾博士(馬哈蒂爾醫生出身,一般稱他為博士以示尊敬)掌舵馬來西亞,媒體對他22年任期的評價是「平衡好亞洲價值、伊斯蘭教和民主的關係。他嚴厲批評西方的自由人權和對外干涉,堅持集體、互惠和忠誠的新亞洲價值觀,其最大的成就是保持經濟年均增長7%,雙子塔的象徵意義在於國企國家石油公司和國外資本的有機結合,它成為亞洲模式成功的標誌。」

2018年,92歲的博士令人震驚地捲土重來,在清算納吉布、叫停中資鐵路和輸油項目後,他越來越發現亞洲乃至世界經濟格局、技術市場15年來發生的巨變:中國今非昔比,存在感不僅在體量與數量,更在地位與話語權。

作為馬來人的代表,馬哈蒂爾對華人在大馬歷史上的作用自有清醒認識。

英國著名記者拉平在《帝國斜陽》馬來西亞篇中有精彩而中肯的描述:「馬來人追隨他們的精神和世俗統治者蘇丹。通常渾渾噩噩、安分守己,不注意創造和競爭,希望一年中太平無事。華人最強健、雄心勃勃、相互支持、腦瓜靈活,來時身無分文,不知疲倦地工作、攢錢,勉勵自己及家人,最後成為百萬富翁。在任何需要專業化和現代技術的競爭中,華人迅速地甩掉馬來人……多數印度人登船回國,而更多華人則留下。」

上述記錄的背景如下:1930年以前,因為沒有任何移民限制,英屬馬來亞人口急劇增加。到二戰結束時,馬來亞500萬人口中,華人超過38%,馬來人50%,印度人11%,而在馬來人看來,華人似乎佔據了整個國家!

民族性格永遠不會改變,馬來亞的華人如此,14億中國人步伐更堅定。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在全球金融市場驚濤駭浪、經濟環境陰霾密布的形勢下,中國經濟在穩步增長的同時,對世界經濟的貢獻越來越大。而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新技術引領等各方面均走在前列。

馬哈蒂爾近來一再用中國的進步警示馬來西亞,道理不言自明。


這個事這樣說吧!歷史上中國上千年的強盛時期。近代有150年左右的彎路。明朝,鄭和下西洋七次,每次南下,首站途經馬國,當時馬國見我明朝大船隊停靠馬六甲海峽時補給,驚動馬國全境,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無曉不知,本來馬國不同意在此停靠,動員全國之軍力實施驅趕,結果天朝皇恩浩蕩,若大的船隊馬國無能為力,只能接受現實,在說明朝艦隊途經各地,以經商交換物資為主,沒有侵佔任何他國領地,所以七次下海洋順利進行,這就是海上絲稠之路,當時沿線國非常喜歡中國的瓷器瓷品和綢緞,這條通商之道很受各國歡迎。因此馬國也是歡迎,中國人只經商,不侵佔和奪取其領地,歷史上馬國也因此喜歡上中國,時至今日印像深刻。

今天馬國(馬哈蒂爾)對中國此番美言,一是中國恢復國力確實訊速。二是中國的綜合國力齊頭並進,各領域發展確實訊猛。三是佔領世界前沿科技的企業實屬不少。四是馬國基礎設施叫停讓馬國實屬頭痛。在其經濟薄弱的今天,心有魚兒力不足的情況下,中國人的實力擺在面前,馬國是不可能去擺動一下的。憑本事憑事實憑實力說話的今天,中國不需要吱聲和示威,他們心裡很清楚,是和誰在打交道,他們應該怎樣和中國打交道,馬國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喊出今天的話語不奇怪,很是正常。


馬總理講的有道理。本人認為新技術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方面還有更多。比如我們中國講誠信、講合作共贏、講互助互利共贏未來。還有我中國人民團結世界人民,更不欺壓弱者,且又保護弱勢群體。我中國人民不拉幫結派,更尊重獨立自主,且保護天下人民的所有自由民主人權。更不會強勢霸道強權政治。


是真實想法,中國的工業已經全球領先


自身強大了,才會被別人重視!


老馬關注了中國,並沒說謊。


大馬比印尼道德好。值得信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