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1张

“街上看到有人在表演Bbox,走近一看,原来是柳絮飘嘴里了!”这两天,京城的飞絮飘得简直令人窒息。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2张

网友们纷纷吐槽,甚至在微博引起热议。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3张

面对恼人的“飞絮季”,不少网友感慨:恨不得把城市里的树砍光。

@中国天气也进行了科普,教大家如何防范。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4张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5张

柳絮这么烦人,为什么我们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呢?除了绿化功能,柳树在中国人心中,可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寓意。

【插柳】

当代人最熟悉的柳文化,当属插柳了。

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道教、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道教的太乙救苦天尊和佛教的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道士在这一天也会斫伐柳树的东南枝,祭炼成柳簪的习惯。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6张

我国古代寒食节,清明节,家家门前有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

至今,这项习俗仍在许多地区保留着,不少人在清明扫墓时把柳条插坟头上或是家门前,寄托平安顺遂的美好心愿。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7张

【折柳】

在中国古代,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古人频繁远行的时节。而在交通不便利且道路艰辛的古代,古人将出行看做是十分重要的大事。

因此在出发前,送人者会把远行人一直送到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所谓“折枝”,就是折取路边的树枝花草什么的,送给远行人,虽然是随手之物,但“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8张

那为何折得是杨柳呢?有人从“柳”谐音“留”上分析,认为“折柳”是挽留的意思。但这种说法欠妥,若是送客人归家,又怎能再让其留下呢?

“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很快适应,随遇而安。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9张

折柳送别与古人的辟邪诉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远行亲友最好的祝语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

隋唐时期,“折柳相送”已成为古代中国文人赠别的普遍现象。其中有一首作者不详的《送别诗》这样写道:“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射柳

射柳是我国古代清明前后的一项娱乐活动,即在距离柳树一百步远的地方,用弓箭射击悬挂的柳叶。

由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射柳活动传入中原。在北方,射柳一直十分盛行。特别是辽金时期,射柳已发展为一种程式化的仪式,专用于祭祀,称为“射柳仪”或“瑟瑟礼”。金代“因袭辽俗”,也全盘继承了这一礼射活动。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10张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这就是我们许多人熟悉的“百步穿杨柳”的故事了。

咏柳

历代诗人以柳入题,歌咏不绝。

古代的《诗经》中所写的“杨柳依依”,早已成为人们吟咏的佳句。唐以后,咏柳的诗词名篇迭出,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夕阳方明桃花坞”,“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等等。

柳絮烦人上热搜,为什么还要种这么多柳树?古人告诉你答案 宗教 第11张

但是在咏柳的诗词中,把柳树的柔美形象描绘得最真切动人的,要数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看完这些,看来砍掉柳树是不可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