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菲亚(独立动保观察者/志工)

20156月的酷暑,一辆满载近200头猪的卡车正行经加拿大安大略省,当地女子Anita Krajnc眼见车上的猪在大热天下饥渴难耐,趁卡车停下时向前喂水,却因而惹上官司[1]

这名女子其实是多伦多救猪协会(Toronto Pig Save[2]创办人之一,事发后引来全世界不少关注,连知名影星Maggie Q也为她声援,终于当地法院在两年后驳回猪场老板对她的起诉。

根据加拿大法律规定,猪属于个人财产,且运送者无须在36小时内的运输途中为其提供任何食物和饮水,而法院驳回猪场的理由是:Krajnc的举动并没有破坏、中断或妨碍「任何财产的合法使用」。

检视相片
图说:Anita Krajnc 大热天喂猪喝水却收到法院传票,她非常惊讶表示,她只不过是个好心人而已。(图片来源:Elli Garlin)

虽然对Krajnc喂猪的指控,法院是撤销了,但从「财产合法使用」的关键字却让我们明显得知,其实猪所遭受的磨难仍未被世人审慎检讨。

事实上,牠们的同伴不只在台湾[3]与其他世界各地,承受著国内长程运输冬冷夏热、过度紧迫、呕吐、骨折,甚至暴毙死亡的折磨,由于国际牲畜肉品交易早已踏入全球化,跨国、跨海、跨洲的陆海空远程运输,更将各种动物推往苦难的深渊。

检视相片
图说:全球各种经济动物都遭受国内外长程运输折磨,除鸡牛猪羊也包含活鱼。(网路截图)
检视相片
图片来源:Jo-Anne McArthur – We Animals

以色列海滩上这一具小牛的尸骨,相当写实地诠释了动物悲惨的命运,甚至以色列反活体运输组织(Isreal Against Live Shipments)[4]还指出,牲畜的尸骨出现在当地海滩上早已不足为奇。

上述案例让我们不得不开始认真检视长途运输中,经济动物福利的现状。

以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为例。世界农场福利协会(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5]与其他组织的联合调查指出[6],欧盟委员会虽然早在2004年就已经制定「欧盟保护动物运输规范」(Council Regulation (EC) No 1/2005)[7],然而欧盟境内的牲畜运输却经常违背此规范宗旨[8]。

违规内容包含:运程纪录不完善,运程时间亦经常被低估;运输中途未停留在批准的监控站给予牲畜食物、饮水和24小时的休息,导致动物饥渴衰竭;8小时以上的运程,未给予牲畜足够的饮水,导致致死的脱水现象;未给予牲畜充分垫料,导致动物滑动、践踏,造成伤害,或运输工具内缺少隔栏,导致牲畜跌倒摔伤;过度拥挤、缺少头部空间、缺少空气流通机会、无法自然站立,导致伤亡率提高;运输工具内缺少风扇系统、气温过高,导致热衰竭;运送身体不适的牲畜,包括已受伤、生病或怀孕末期的动物,使其遭受更大痛苦;运送未断奶的牛犊与羔羊……等。

以上违规的调查分析,透露出运输工具内的高温、狭小空间、设备不完善,以及饮水食物与休息的缺乏,为造成旅途中牲畜极度痛苦与伤亡率大增的主因。再者,运送距离越长,痛苦指数与伤亡率也自然增加。

以牛为例,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资料,下方两张图表分别显示欧盟境内每年交易牛只近400万,全球交易量则超过1,000万,亦即每年总共约1,400万头的牛涉及跨国交易,都历经至少超过24小时苦不堪言的长途跋涉。

检视相片
图表来源:Stop Live Transport

正如其他各种商品的跨国交易一样,各个进出口国家对于商品贸易相关法规如果存在落差,则商人一定能从中寻得方法,在交易过程中牺牲动物福利、把成本压低。

为了有效防范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漏洞,针对活体牲畜的长途运输必须要更严谨的福利规范和法令。

以欧盟来说,作为动物福利的领头羊,其一是借由要求非欧盟地区在牲畜进出口时,必须符合「欧盟保护动物运输规范」,以期带动其他非欧盟国家的动物福利标准;其二是将欧盟的规范持续修改完善,以增进其约束力。

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动物保护联盟(Eurogroup for Animals)[9],代表欧盟地区多达60家动保组织,与欧盟议会的多名议员拥有良好关系,长期积极推动各项动物相关法案的修正与制定。

在今年10月将于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共论坛上,欧洲动物保护联盟将联合世界农场动物协会(CIWF)、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等多家动保组织,举办一场「达成永续发展的目标:贸易政策中动物福利的角色」(Achiev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 The Role of Animal Welfare in Trade Policy)[10]的工作坊,企图在全球贸易盛会上为动物发声。

当前此时,关怀动物的摄影师Jo-Anne McArthur,也正在土耳其与保加利亚边界,用她的镜头企图让世人看见,那些挤在一辆又一辆的卡车上,顶著酷暑的艳阳快要脱水的牲畜。她与她的团队We Animals的摄影作品总是打动人心。

而地球另一边,在台湾潮湿黏腻的夏日午后,想像一下自己身上忘了带水,搭上冷气坏掉的公车,仅有几扇勉强开出一道缝隙的车窗,车上拥挤到没有拉环可以抓,只好汗流浃背地紧贴著另外一个乘客,摇啊摇、晃呀晃,道路远远向前延展,仿佛永无止尽……

我们作为一般民众,或许也能透过这样的想像或亲身体验,对这些猪牛羊的痛苦感同身受,并愿意为牠们尽一份力──现今CIWF已建立了一个Stop Live Transport的网站,无论是为对抗活体动物运输填写请愿书、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步在街头倡议、或运用社交媒体推广理念,相信所有的力量集结在一起,可能有朝一日我们将得以看见,经济动物的处境会有所改变。

检视相片

______________

【Yahoo论坛】系Yahoo奇摩提供给网友、专家的意见交流平台,本文章内容仅反映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Yahoo奇摩立场。有话想说?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论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