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看兩份筆跡。

圖一

圖二

這兩份筆跡有很多共同點,其中有一個大家能一眼識別出來的就是兩份筆跡中字間距過於緊密,有多處相交的情況。

按照全息論的觀點,我們所寫下的每一個字都是自己的一個子系統。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把每個字都看成一個人,而字和字之間的距離就反映了書寫者的人際相處模式,而書寫者的人際相處模式最初的範本來自於自己的原生家庭

字間距過於緊密甚至有相交,這實際上反映出孩子內在的情感需求,他內心孤獨、缺少關注,希望能和父母緊緊相擁。這既然是希望,說明在這個方面他未能得到滿足,在我的筆跡分析實踐中,這樣的筆跡特徵揭示了書寫者早年和父母或父母之一長期分離的可能。

圖一是一名13歲初二女孩的筆跡,她從小由奶奶照顧,父母在外打工,五年級時媽媽回來照顧她,初二時父母再次外出打工,由二媽照顧她的生活。也就是在這一年,她因為無法忍受同學的嘲笑而投河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圖二是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筆跡。李陽出生在江蘇常州,出生後沒多久父母響應國家號召去支援邊疆建設,留下李陽和外婆一起生活。李陽三歲之後才回到父母身邊。李陽後來除了因瘋狂英語聞名以外,最有名的就是家暴和出家事件了。

此外,字間距過緊的孩子還有精神偏緊張、難以放鬆等表現,他們在意自己做事是否完美,容易焦慮。這些和早年與父母的長時間分離所形成的不安全依戀關係是密切相關的。

某四年級女孩筆跡

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孩子寫字有這樣的特點,不妨抽空多陪陪自己的孩子,關注一下他的情感需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