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來文人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而收天子作門生作帝師,歷來是文人夢寐以求的最高理想了。

作帝師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可將自己的治國理念傳授於太子,太子為儲君將來會成為皇帝,可將之施於政,影響之大是其他大臣難以企及的。比如王安石、張居正的改革思想就是這樣,在作王師時就灌輸給儲君了。

從第一帝師呂不韋開始,李斯、張良、蕭何、霍光、王猛、諸葛亮、高頰、魏徵、狄仁傑、寇準、耶律楚材、王安石等等,基幾都是良師兼良相,位極尊權傾朝野。

"帝師"一說最早出現在《史記.留侯世家》:"今三寸舌為帝師者,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

詩人李白一詩中也有"相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一句。

封建社會君為天,而通常祭拜時"天、地、君、親、師"的次第,可見其尊貴的地位。常言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父之稱謂亦可見其貴。朱元璋當皇帝以前,從未叫過劉伯溫的名字,每次恭恭敬敬地稱他為"老先生"。

清雍正頒令,皇子見師彼此行長揖禮,以顯尊師之心。弘曆的老師朱軾對他太嚴格,老爸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說道:"教也為王,不教也為王"。老先生嚴肅地回雍正皇帝說:"教則為堯舜,不教則為桀紂",一點也不客氣,帝王家事即國事,你可別護短啊!

即便儲君轉正後,一般入對不稱臣,君王會以沙門弟子自居,尊稱師法師或國師,朝堂登殿賜與高座以示殊榮。為帝師不僅身價百倍,更易升遷受賞賜,關鍵時刻還能保命。

清咸豐老師翁心存,70歲時還教同治讀書。其子翁同爵因父蔭庇授官,加上翁同和翁同書,父與子三人同朝為官令人艷羨。後來翁同書因兩次不戰而逃,作為封疆大吏按律當斬,被判"斬監候"。

當時三朝元老何桂清犯同罪都被處死,而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以"眷戀師誼",對他手下留情,改為充軍新疆逃過了一死。

歷來為帝師的要求很高,才高八斗,德行兼備才行。古時評價人的標準是立德、立言、立功,即道德、事功、學問,對帝師無不要求極至。

明代除洪武永樂兩朝外,成為帝師依次是入選翰林院成庶吉士,文臣,太子師,帝師,內閣大學士。人選嚴格人數也較多,真正能稱為帝師的,便會被人以"儲相"待之。

只是在歷史中,始終存在著皇權和士族之爭,而帝師作為二者的結合體,根本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將之統一起來。

王與師之間,既是君臣主僕關係,又是師生少長關係,師之榮辱與王緊密相依。在封建朝代文人永遠是權利的依附者。

自古伴君如伴虎,當師生政見不合時,輕者見棄,重者引來殺生之禍,所以為帝師也是顯赫的高危職業,倒是平庸守成者常能善終,可謂難得糊塗了。


當帝師好處多多啦!

1、高官得坐,駿馬得騎!光宗耀祖,地位顯赫!

2、培養太子,日後新君即位,也算是功臣一枚!

3、自己的政治主張,可以通過太子(日後的皇上)得以伸展!

4、眾官僚同事,集盡阿諛奉承之言拍得極為受用。

不好的地方也有!

1、爭奪皇位失利,可能會成為「替罪羔羊」!

2、太子不聽話,打不得、罵不得!

3、太子有了錯誤,還要替太子承擔責任!

總之,帝師好做也難做,弄好了光耀門楣,弄不好,遺臭萬年!


光宗耀祖,有可能未來皇帝都有些聽你話,關係好還能受皇帝庇護


成功了就是帝師,好處多多!

失敗了就要「替死」,情何以堪?


自古人君重沙門之德者,必尊其位,異其稱,曰僧錄、僧統、法師、國師。入對不稱臣,登殿賜高座,如是為得其宜。


那是每一個文人最想乾的差事。通過灌輸自己的治國理念,更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君王實現古人聖賢希望的那樣治國安邦平天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