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非醫學專業,這裡僅提供幾種通用並且有效的記憶方法:

一、利用模型、標本進行記憶

人體解剖學是形態科學,學習解剖學首先接觸的就是大量模型和樣本。所以在接觸模型和標本時,首先應先觀察識記模型和標本的外觀、組成等,並印在腦中,即建立空間立體圖形,再把名詞放在標本、模型上去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有助於你一連串記下很多解剖學名詞,不易遺忘,而且當你記不起一個名詞時,你還可從你腦海之中的整體印象來慢慢回憶這個名詞。

二、可以利用掛圖、圖譜記憶

當你認識掛圖和圖譜時,首先要弄清這張圖形是描述器官或結構的冠狀面、矢狀面或是橫斷面,同時還要把它所展示的結構全部、完整地「印」在自己的腦中。在建立一個完整的立體整體感的認識之後,才逐一把圖中所涉及的名詞記憶清楚。例如,在關節這張模式圖中,首先把關節的整個形態認識後,纔去記憶關節的基本構造(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和輔助結構(韌帶、關節盤和關節脣)等。

三、要自己編寫口訣記憶

把記憶對象用和諧的語句編成順口溜或口訣,以詩歌的形式出現,簡潔明快,順口押韻,有利於記憶,並可隨口背誦。如常用的12對腦神經口訣「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聽九舌咽,十迷以後副舌下」,胸導管口訣「胸導管起乳糜池,腸幹腰幹匯合齊,穿膈胸五頸左去,靜脈角接頸鎖支」,8塊腕骨有橈側向尺側的排列關係 「舟(舟骨)停月(月骨)下三角(三角骨)洲(豌豆骨),大(大多角骨)小(小多角骨)頭(頭狀骨)又鉤(鉤狀骨)」等。

更多的記憶辦法,大家其實可以多多利用,靠死記硬背當然是不行的,當時可能記住了,隨後就又忘了,所以利用空間記憶、視覺記憶都是很可靠的方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