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銀行2018年度業績發佈會日前在香港和北京兩地視頻連線舉行。

在業績發佈會上,光大銀行董事長李曉鵬用“點贊2018”對光大銀行2018年進行了總結,用“追夢2019”對2019年進行了展望。

李曉鵬表示,2018年光大銀行全面優化發展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推進科技銀行建設、開展綜合金融服務、激發人才活力、嚴守風險底線,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經營業績。

年報顯示,2018年末,該行資產總額達4.36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102.44億元,撥備前營業利潤768.18億元,增幅雙雙超過20%;實現淨利潤337.21億元,增長6.67%;不良貸款率1.59%,與上年持平;撥備覆蓋率176.16%,比上年末上升17.98個百分點,在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位居前列。

談及光大銀行雲繳費業務的發展,李曉鵬表示,光大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的一大亮點就是有“兩朵雲”,即雲繳費和雲支付。2018年光大銀行雲繳費業務“一年增出九年量”,繳費金額達2063億元,接入項目達4041項,繳費用戶達2.53億戶。

據介紹,雲繳費對光大銀行業務發展的貢獻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客戶的貢獻,可以把雲繳費用戶轉化爲光大銀行的客戶,並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數據挖掘,精準營銷;二是收入的貢獻,儘管現階段雲繳費不完全以盈利爲目的,主要爲方便老百姓,但通過增值服務,雲繳費對光大銀行的業務貢獻將會越來越凸顯;三是科技發展的貢獻,雲繳費是典型的科技產品,未來可能成爲光大的獨特優勢。

在談及光大銀行如何依託科技提升服務能力時,李曉鵬表示,大力推進科技銀行建設既是光大銀行的轉型目標,也是轉型的動力。光大銀行要努力實現“一二三”目標,“一”是打造一個大腦,即用智慧數字大腦來實現智能服務;“二”是建設兩個平臺,即雲計算平臺和大數據平臺,通過兩大平臺,推動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三”是提升三項能力,即提升運營能力、創新能力和協同能力,通過科技創新和科技平臺建設,保證安全運營,轉化業務發展成果,把光大集團所有的板塊都連接起來。他表示,目前,光大銀行科技銀行的雛形已初步形成。

來源|農村金融時報 作者|李建菲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