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好。

為什麼呢?

一是古詩詞好記,孩子容易學。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再比如:「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這些都非常的好學好記好讀。

二是古詩詞培養孩子氣質。

三歲之前的孩子可以說是一張白紙,家長往紙上畫畫,畫什麼對他影響是很大的。

孩子從小學詩詞,那種文化氣質自然而然就培養出來了,這是最難得的,因為人什麼都好培養,唯獨氣質最難,所以古詩詞非常適合孩子。(當然是要一些簡單通俗易懂的。)

三是古詩詞能夠培養孩子熱愛傳統文化的興趣。

孩子從小接觸古詩詞,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組成之一,孩子長大了一般會喜歡上古代傳統文化的,這對孩子做人做事都會有良好的影響。

除了古詩詞之外,也可以教一些童謠。

三字經,裡面有一些內容已經不適合教給孩子了,所以挑著教一些比較好。

弟子規就算了吧,裡面有一些內容是非常好的,但是也有很多內容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了,不建議教給孩子。

其實,父母不管是上班還是全職照顧孩子,除去做家務和孩子玩耍之外,真正說去教孩子學習的時間並不多的,一個月能教會孩子幾首詩詞就不錯了,別貪多,童謠,三字經什麼的都想教,但是真正每個月回顧一下時間的利用的話,其實並不多,教一兩種就可以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兩點不存在誰好誰更好的概念。就如同我們說作為我們生命的必須條件:水和空氣一樣,同樣是必須的,同樣都是至關重要的。不存在誰優誰劣這個概念。既然都是那樣的重要,絲毫不存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我們為何不能兼而有之的給予我們的寶貝更多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