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本身來說,各行各業跨度並不大,你搞法律的也學學也可以搞機械。這裡說到一個基本問題,大學學什麼?大學學的不是什麼專業,最主要是塑造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自我管理。回到你問的問題,如果一家公司全是新員工,只要員工素質夠高,很快就能走上正軌。一般來說,現在的行業基本面基本都擺在明面上了,資料很多,除非那些重專利重核心技術領域,那新員工和不專業的老員工確實沒什麼希望。就我自身經歷講講吧,畢業去了浙江,第二個公司,老闆是原來公司會計因為一些原因辭職了,那是個進出口貿易公司,裡面水很深。。。那時2012年,很流行創業概念,我老闆也就四十來歲,男,會計師,存款幾百萬總有的,幹啥,在人才市場找了幾個稀奇古怪的人,五花八門啊,有學古文學的,甚至有畫畫的,他自己親自招的,開什麼公司,紡織機械製造啊!我都無法想像,一個會計帶一幫沒有一個跟機械有關的人去做這樣的實業。肯定成功了,要不怎麼後來我跑去搞機械維護了。後來每次大會,老闆都要吹一下,沒有人看好又怎麼樣,實業尤其是機械製造,我不是要做三一重工那樣的重工業。紡織機器技術在國內已經成熟了,有資金資本我就敢上,最主要能找到合適的人。確實,會計眼光毒辣啊,當時跟著老闆創業的就走了一個。一共七個人。那個學古文的是公司副總了,那個學畫畫的。四川美術學院畢業的,已經是工程部主管,技術專家還進修了德語!去德國深造過。感慨萬千,我在那個公司,最大的收穫,就是關於自己對一些事物看法的改變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