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草木依循著季節,

發芽、開花、結果、枯敗、

從興到衰不停的互替著,延續著。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白居易的《長恨歌》

詩中說草木無情,

卻全篇都在用花草來描繪環境的變化

和人物內心情感的斂收。

詩人寫詩時用花草表情,

而花藝師總是在插花中寄寓情感。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

很好的描繪了春天大地回暖,百花齊放之景。

柳枝發了新芽,梅、茶花還掛在枝頭,

櫻花、杏花、桃花、

李花、月季、杜鵑都相繼開放,

爭奇鬥豔。

松、柏、竹是它們最好的陪襯。

此時梅花枝條蒼勁,新枝芽又冒了出來,

呈現出一種積極之感。

花與配草之間相互配合,

呈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感覺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

夏日脫俗不凡的燕子花、花菖蒲、香蒲、水芙蓉等近水植物。

在花藝家的藝術創造下,

白色香花配以草花、配葉,

表現出高山低水的靈動之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

菊花總是讓人聯想到秋、殘荷、楓葉轉紅、老藤枯枝,

漫山遍野的秋草。

結了果實的滿足感,

剛好彌補了枯枝的那份失落和孤寂。

秋天的中式插花,

將枯枝配以小果,

在加入菊花,

表現出秋天的蕭瑟又慶賀了成熟。

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

——陸遊

描繪出秋末初冬的轉變。

品位高的茶花、寒菊亦是,

成熟的橙菊、金棗、佛手是最應景的夥伴,

寒冬花木聚在一起或躲在山谷中,

各顯神通度過嚴寒迎接新的一年,

這些應景植物在花藝家的巧手之下,

塑造出冬日之盛景。

冬天既是四季之末,也是一年之始。

大自然彙集了天地之氣,

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神態形色,

春雨、夏風、秋月、冬雪

和春花、夏葉、秋果、冬枝,

花藝師細心雕琢大地之美。

今天傳統插花知識就分享到這裡,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傳統插花知識,歡迎來到奇梅花道免費體驗插花沙龍活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