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在2016年寫過一篇博客《宋襄公的言行是仁義還是太傻?》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名茲甫(?-前637年),《史記》中說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時宋國第二十任國君,在位於前650年至前637年。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兒子,宋成公的父親。 宋襄公的言行是仁義還是太傻?

一、讓國之美,平等精神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2年),茲甫的父親宋桓公病重。按照當時的嫡長子繼承製,茲甫本應是繼位之人,可是茲甫在父親面前懇求,要把太子之位讓賢於庶兄目夷,還說:「目夷年齡比我大,而且忠義仁義,請立目夷為國君吧。」

於是,宋桓公把茲甫的想法講給目夷聽,目夷聽後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說:"能夠把國家讓給我,這不是最大的仁嗎?我再仁,也趕不上弟弟啊!況且廢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為了躲避弟弟的讓賢,目夷逃到了衛國,茲甫的太子之位沒有讓出去。

為了權力手足相殘,玄武門刀光劍影每每想及,總懷疑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性的份量。當看到宋襄公的讓國之美,一絲安慰:看到了人性之光,看到親情之美。更難得的是看到宋襄公的平等精神:什麼嫡出、庶出,兄弟生而平等!他是哥哥又有才有德應該讓他當太子。

二、泓水之戰,守規則重人道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宋襄公領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派能大將成得臣率兵向宋國國都發起攻擊。宋襄公擔心國內有失,只好從鄭國撤退,雙方的軍隊在泓水(古河流名,故道約在今河南省柘城縣西北)相遇。

楚軍開始渡泓水河,向宋軍衝殺過來。目夷說:「楚兵多,我軍少,趁他們渡河之機消滅他們。」 宋襄公說,「我們號稱仁義之師,怎麼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楚軍過了河,開始在岸邊布陣,目夷說:可以進攻了。宋襄公說:等他們列好陣的。等楚軍布好軍陣,楚兵一衝而上,大敗宋軍,宋襄公也被楚兵射傷了大腿。

宋軍吃了敗仗,損失慘重,都埋怨宋襄公不聽公子目夷的意見,宋襄公卻教訓道:"一個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戰時不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同時也不攻打頭髮已經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當作戰時,並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的宋國雖然就要滅 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沒有布好陣的敵人。"

宋襄公的言行是仁義還是太傻?

司馬遷對宋襄公的評價是高的,對他的仁義是肯定的:「襄公之時,修行仁義,欲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湯、高宗,殷所以興,作商頌。襄公既敗於泓,而君子或以為多,傷中國闕禮義,曪之也,宋襄之有禮讓也。」

然而後世的中國人崇尚謀略,在兵家看來,蔑視一切規則就是規則,對宋襄公這種戰爭中的守規則、重人道是很排斥的,都不理解他的做法,覺得「他怎麼這麼傻」? 毛澤東就曾經說過:「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也有網友說:在古代,打仗原來是貴族的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戎是貴族的事。在宋襄公時代打仗要麼步戰,要麼車戰。而主要的還是兩軍將領之戰。西方一直到拿破崙時期,都還是擺好方陣打。泓水之戰,宋襄公要的就是像電影《角鬥士》中那種方陣對方陣、投槍對投槍、短劍對短劍地認真拼殺。

據說西方的契約精神源於古希臘,發達的商業交易需要規則。中國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各方利益之爭,其實也需要規則。我們已經從宋襄公禮讓兄弟的平等精神,在戰爭中堅守規則的表現,發現契約精神之濫觴。假如當時各國都遵守規則,不斷協商改進規則,是不是也有可能形成聯邦制的大國?不過後來規則被丟之如破履了,謀略大行其道,並且謀略被暴力附體,就一直勝王敗寇了。


宋襄公很智慧,其實是拿命換來了國運,只不過是後人沒做好二傳手罷了。

要知道,宋國是商朝貴族的封國,魯國齊國等等,就在宋國旁邊,重要的政治任務,就是代替周天子監視宋國的變動與發展,作為非周朝的前朝餘孽,宋國其實很憋屈,哪怕過了好幾百年,雖然復辟無望,但是想融入周王朝的政治生態,是很難的。成語故事中,經常嘲笑宋國人、杞國人,因為這兩國一個是商朝後裔,一個是夏朝後裔,當時全國的普通老百姓,私下裡都瞧不起他們。

然而,宋襄公做到讓宋國融入周王朝的政治生態圈。宋襄公讓周朝的王公貴族,開始真的把宋國當做敢合作、可合作的夥伴國。宋襄公付出的代價就是:你們周王朝不尊奉的周禮,俺前朝餘孽寧願吃敗仗,也要嚴格遵守,絕不越雷池一步。宋國換來這個的政治格局,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並不僅僅是宋襄公吃敗仗,「易子而食」這個成語,真實地發生在戰時宋國的國都。

都是老中醫,開偏方誰不會啊,那個時代的貴族,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凡是不行的,就會被淘汰,例如,孔夫子的祖上,原本是宋國的大貴族,硬生生被政變幹掉,要不然孔家也不會出現在魯國。宋襄公作為一國之君,再笨也不是傻瓜,他用自己堅守「周禮」的倒霉,贏得了其它諸侯國的信任,這才是真正國運的轉折。

不過可惜,後繼無人,轉了也不過是趕上來罷了,並不能超越其它諸侯國。


宋襄公是個很仁義的人,很多人也很佩服,但仁義要放在什麼地方用真值得商榷!仁義要看對誰?什麼時候適合用?對自己的臣子和國民施仁義沒問題,兩軍對陣給對方機會那不一定是仁義。

宋襄公肯定想我對你仁義你也應該對我仁義吧?不然,春秋戰國時期恰恰缺少這種仁義,不然孔子也不會周遊列國到處推行仁義禮智信。宋襄公願望是好的但對方不領情,最終造成泓水之戰的悲劇。就如今天我和美國的貿易戰,我們讓步他認為你好欺負,人與人之間可以行仁義,國與國之間就可能是你死我活。

所以做事有三要點:1.看對方是誰!如果對方就想置你於死地你還仁義啥?如果對方抱著善意而來要你也同樣對他。

2.看當時的環境和場合!國與國之間交戰就是為了佔領為了搶地盤,本來佔據地利結果給對方機會自己反而被動。如果是別的情況就另當別論。

3.看後果,這樣的仁義帶來的後果是宋襄公一年多之後就死了,還背上一個愚蠢透頂的帽子。如果當時能審時度勢的處理這個問題也不至於出現如此結果。


他不是愚蠢,真愚蠢的話人是不可能有那麼高的威信的,他只是不懂中庸之道,不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做事太極端了。

宋襄公講道義並沒有錯,孫子兵法第一章總綱里的第一條就是戰爭一定要有道義,要站在道義制高點。只是任何事都有個度的問題,都已經陣前對壘,面對面廝殺了還把著道義不放,那不敗等什麼呢。

沒有人能靠一條道理走到黑還成功的,萬事萬物在於平衡,認死理不懂變通的人基本都會吃虧。


守規矩的人,一直是歷史的反面教材,中國人喜歡破壞規則,喜歡革命,喜歡推倒重來 ,大一統思維的結果。所以兩千年一直治亂循環。


人家雖然不行,但是宋康王時期人家也是縱橫天下,雄其一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