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忒大了!簡要說說吧:

蘇德戰爭基本可以劃分分為三個階段,即第一階段,為德國入侵蘇聯,蘇聯慘敗,大面積國土淪陷,大量人員傷亡,時間大概是從1941年6月22日開始至1941年11月斯大林在紅場閱兵。

第二階段,應該是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主要戰役有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莫斯科保衛戰等戰爭。時間大概是1941年12月至1942年的10月左右,這個階段的蘇聯紅軍已經抑制住了德國的大規模進攻,戰爭處於僵持階段,雙方死傷都非常慘重。

第三階段為反攻階,時間是從1942年11月19日開始,蘇聯紅軍實施天王星計劃,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對德軍開始大規模反攻,直到1945年5月中旬蘇聯攻佔柏林,德國節節敗退,歐洲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全面勝利。

在法西斯德國滅亡之前,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罪魁禍首和當時德國人的精神領袖希特勒留下了最後的遺言:

自從我竭盡綿薄,在德國被迫參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充當一名志願兵以來,已經三十多年了。

在這三十多年中唯一指導著我的全部思想、行動和生活的是我對人民的熱愛和忠誠。這種熱愛和忠誠給了我力量,使能夠作出人間最艱難的決定……

說我或者任何其他的德國人在1939年要戰爭,是不真實的。需要和煽動戰爭的,完全是那些猶太血統的或為猶太人的利益服務的國際政客。

我曾經為限制和控制軍備提出過無數次建議,這是後代任何時候也抹煞不了的,也不能把戰爭爆發的責任推到我頭上。我也從來沒有希望在可怕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還會再有一次以英國或美國為敵的世界戰爭。時光會飛逝,但是在我們城市和建築物的廢墟上,對最終要負責任的人們的仇恨將永遠不會消失。他們就是對眼前這一切負有責任的人們:國際猶太人集團和他們的支持者……

這份遺書寫得很長,都是一些為自己製造和發動戰爭推卸責任和美化自己的話,他在臨死之前還想著讓世界人民不要怪罪於他,還想著用自己的謊言來蒙蔽視聽。

寫完這份遺書不幾天,他就與他心愛的女人愛娃在他的地下室里舉行了婚禮,然後與願意為他殉葬的約300名女兵飲彈自盡……


要扯那麼寬嗎?彼得大帝有感於俄羅斯貧窮落後,大力學習西方。創建俄羅斯科學院,首批院士幾乎全是德國人。羅蒙諾索夫當時還只能當個學徒。後來彼得x世迎娶德國凱瑟琳公主,此女有些像武則天,讓窩囊丈夫靠邊站,自立葉卡提琳娜一世女王。她出嫁時又像文成公主,帶了一大批德國知識分子,科技專家,各行備業人士到俄羅斯。二戰前,蘇聯有一個」日耳曼自治共和國」,可見德裔不少哩(後來斯大林怕他們造反,把他們遣散到西伯利亞去了)。一戰後德國受英法嚴酷打壓,處境艱難。十月革命後從血火中建立的蘇聯在國際上也遭孤立,兩家抱團取暖是很正常的(當時德國與中國友善也是這種情況,大家都是窮朋友)。所以蘇聯」德國元素多」,一是地緣關係,往西出了斯拉夫人地域就是日耳曼人地盤。二是德國科技水平在歐洲技頭籌,影響力大。三是國際形勢逼的。


斯大林曾經這樣形容丘吉爾,只要你一眨眼。它就會從你口袋裡摸走一塊金幣。波蘭問題當時就吵的很厲害。現在的東歐劇變。跟斯大林的估計一模一樣。偉人就是偉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