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你懷疑蒂姆·庫克的能力,本質上不就是在懷疑史蒂夫·喬布斯的眼光嗎?

手機行業目前同質化太嚴重,現在的創新空間越來越小,不像智能手機剛出來那兩年隨便一個技術就有可能是革命性的創新。因此這不怪庫克,是整個行業的問題,畢竟你現在也找不出來一家比蘋果更好的手機廠商。

庫克打造了最強的消費電子供應鏈

蘋果公司最強的是什麼?是軟體、還是硬體?

其實都不是!蘋果公司最強的是堪比Amazon、沃爾瑪這些零售巨頭的供應鏈能力。在喬布斯時代,庫克作為蘋果公司COO,輔助喬布斯為蘋果公司搭建起了消費電子領域最強的供應鏈。

蘋果是可以複製的,但是蘋果的供應鏈卻很難複製。總結起來,深入、霸道、超前,大部分的手機廠商都是看供應商有什麼技術,然後自己做什麼手機,蘋果是推著供應商走,並且在庫存管理、生產線管理、原料管理都是頂級。

重視中國市場、打開韓國市場

喬布斯一生都沒來過中國市場!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在韓國市場從來沒有成功過。

喬布斯不喜歡中國這已經不是公開的祕密。當然喬布斯不重視中國市場的結果是蘋果公司在喬布斯時代發展並不好。

庫克上臺以後,開始注重中國市場的發展,一年要來中國很多次,與喬布斯遙控管理不同,庫克會和代工廠的工人交流,會直接和中國的消費者交流,會親自去體驗用Apple Pay乘坐公交車。

除此之外,庫克還經常造訪一些優秀的中國企業,曾經到中國和美團網CEO王興共進早餐,在位元組跳動CEO張一鳴陪同下訪問位元組跳動,他還會親自去體驗外灘的遊艇。

蘋果公司在喬布斯時代從來沒有打開過韓國市場,基本上三星唱獨角戲,庫克上臺以後推進大屏手機,迅速打開了韓國市場。

庫克比喬布斯更出色、庫克時代的蘋果開始做慈善

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從來不做慈善,這當然跟喬布斯的性格和經歷有關,庫克上臺以後,重啟了蘋果公司的慈善計劃,還推出了廉價版iPad等進入教育市場。

庫克執掌下的蘋果公司,蘋果做到了太多喬布斯時代沒做到的事情。蘋果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萬億美金市值的企業,蘋果的利潤成為全球企業最高,並且擁有接近3000億美金的現金儲備。

一句話總結的話,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公司更酷、更有個性,庫克時代的蘋果公司更強大。


感謝您的閱讀!

我不知道為什麼大家清一色的認為庫克在喫喬布斯的老本,甚至於最近蘋果公司首席設計師將離職,也成了庫克的責任,大家認為庫克造成了他的離職。

實際上,我認為庫克其實是將蘋果帶到了一個高地,甚至超過了喬布斯時期,我們知道喬布斯說「最好的尺寸是3.5英寸」,而庫克時期,蘋果最叫賣的手機,反而是iPhone 6,全球市場排名第三的手機,全球銷量2.2億部;而銷量最好的是諾基亞1100,銷量2.5億部。

而喬布斯所推出的iPhone 4或者iPhone 4s卻沒有達成庫克這方面的成績。

我們再說庫克時期,iPhone帶給我們的創新:

  • Touch ID。這款在iPhone 5s上使用的解鎖方式,可以說讓全球手機廠商爭相模仿,不但解鎖方便,更安全。
  • Face ID。同樣iPhone自己打破了自己的Touch ID,推出了Face ID,讓iPhone X的解鎖方式更新穎。
  • 3D—Touch。這是在2015年9月,iPhone6S/6SPlus,帶來的創新技術3D—Touch。

等等一些創新,不能磨滅庫克的成績,自然我們也不能忽略喬布斯的創新:

  • iPhone3G的App store,確實開啟了應用市場新時代。
  • iPhone4發布,蘋果自家A系列晶元,推出micro SIM卡。
  • 2011年10月,iPhone4S發布,創新是siri。

庫克沒有丟失CEO寶座,說明瞭庫克的能力,可能他沒有喬布斯的天才,可是他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開拓者,在他期間,蘋果市值達到了巔峯!


羅永浩說過:庫克是一個銷售型經理人才

那就可以理解啦,一個企業要堅持自己的態度和原則前行的,一定不是銷售經理作為主導的。但是為毛庫克還能做CEO?

1.蘋果是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股東追求的是啥?是金錢!懂了吧,對於很多股東又不追求藝術和審美,他們只需要蘋果不斷創造財富,既然是純粹為了利益,庫克恰好又是一個特別能賣東西的主,而且蘋果的市值也在不斷攀升,那庫克就是最大的利益創造者,誰會和錢過不去?哪個股東會開除自己的搖錢樹?但是喬布斯就不一定了,他就是個產品經理型人才,過分的固執和堅持,讓他曾經離開過蘋果幾年。

2.蘋果的粉絲經濟成熟

這一之中熱愛,也是一種無腦的經濟,有句話說的好:庫克就是給你製作了一坨屎,只要套上蘋果的標誌,就是高端、時尚、身份的象徵,買的人自然也多,無論國產手機怎麼進步,很多人彎腰太久,基本都是直不起了。在這樣洗腦和洗禮下,庫克只要輕輕動用一下粉絲手段和宣傳,基本上就能一本萬利,庫克正好就是這樣的好手。

3.ios深得人心

蘋果銷量好,IOS佔一半功勞,庫克也一直重視和主導者IOS的優化,雖然庫克深知蘋果創意的缺乏,但這不是他能解決的,但是IOS對比安卓許多人性化的功能,還是欠缺太多。既然如此庫克就知道IOS怎麼改進了,只要對比安卓的很多優勢功能加上IOS強大流暢運行能力,人們會得到雙重享受。用戶粘性也會越來越強,安卓沒有IOS流暢,但其他做的很好,但是IOS除了流暢,其他的明顯有很多不人性化的短板:比如如果蘋果電池突然加了快充,或者突然電池加到4000毫安,我估計果粉都要哭天喊地,磕頭跪拜了。但這在安卓上已經是多年前的技術了。所以庫克每次只改進一點點,只有花一點點,IOS用戶就感受到了莫大關懷。

4.其他安卓手機沒志氣

雖然;劉海屏一開始巨醜,但是很多人都會說:看著看著就漂亮了。有蘋果的大賣,導致安卓手機基本上全線模仿,所以誰也不好意說劉海醜了,所以蘋果的大賣也有國產安卓機的推波助瀾,庫克呢!不申請專利,為毛。明顯就是想利用國產機的復刻能力,沖淡自己設計的不足,羅永浩說過:其他手機廠商設計師向上級反饋劉海屏的醜,自己有新方案,領導層就直接說:蘋果都除了,你還不趕緊抄?想不想幹了?恰好蘋果不申請專利,大家都可以隨便抄襲,這樣好了。大家都醜得情況下,蘋果不就成最美的了。

總而言之:庫克目前是個合格的商人,蘋果市值也在不斷上漲,這個SEO估計一時半會是不會被下野了。


庫克應該還是世界上最好的CEO。有些問題,庫克解決不了。喬布斯也解決不了。

1、產品完美屬性上的領先越來越難。

喬布斯是完美主義者。庫克是現實主義者。庫克領導下的蘋果市值遠遠超過了喬布斯。雖然和喬布斯打造的基礎有關係。但是創業難,守業更難。從這一點上來看,庫克做的不錯。但是喬布斯創造下的機器性能的領先、用戶體驗的領先。在庫克時代被安卓系列逐步追上來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基礎科技沒有得到大的發展情況下,這個差距的縮小不是一個人可以解決的。

2、喬布斯可能在產品上做的比庫克好,但是在市場的擴展和利潤上,不如庫克。

蘋果5是喬布斯最後一代的經典。而在2016年。蘋果曾經力壓三星,拿到過第一的市場銷售份額。喬布斯絕對不願意做大屏手機。而後來手機的發展趨勢。證明他的那個觀點,就像當年諾基亞對觸屏手機不重視那樣危險。當然人死了,這些都是馬後炮。並且庫克的重視利益的行為,也讓人們拿他和喬布斯相比。覺得很不如。但是在市場的擴張,比方說前幾年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風生水起。利潤率的獲得上,比方說庫克從今讓蘋果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突破萬億市值的公司。到目前為止,你看遍全球,從功勞、業績上看。沒有人可以取代庫克。

3、手機市場的整體萎縮、國產手機的崛起不可遏制。

當初購買蘋果手機有一個簡單的測算,比方當初蘋果4是4000塊。一般安卓手機是2000塊左右,那麼蘋果手機可以用3年。而2000塊的安卓手機基本上一年一換。3年下來,還是買安卓手機貴。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一個手機用上2年沒有問題,外國權威公司測算。現在一個旗艦手機的使用時間,至少是26個月。那就說明手機市場的增長速度和換機率都在萎縮。再加上國產手機的產品已經佔據了高中低擋三個層次。這些都不是個人可以解決的問題。

喬布斯就像貓王,邁克爾傑克遜那樣。是老天賜給我的禮物。沒有人可以取代,也不需要去和他們比肩。


作為蘋果粉絲,對這個問題是不請自來。

題主的問題其實是,從普通消費者的層面看,蘋果最近幾年都沒有推出什麼令人驚艷的新產品,更不用如iPhone級別改變了整個行業的神器級產品了。

Cook時代唯一推出的新品類產品就是Apple Watch,而且銷量相比i系列的其它產品都算是小眾了。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什麼Cook還能在CEO這個位置上呢?

暫且不直接給出答案,讓我們沿著歷史的脈絡,去看看蘋果自誕生以來的歷任CEO,以及他們的豐功偉績或是曾經留下的痕跡~

提到蘋果的CEO,每個人想到的都是喬布斯。但事實上,喬布斯雖然是蘋果的創始人,但卻不是蘋果商業意義的第一任CEO,也不是最後一任。

有名片為證~

好了,讓我們穿梭時空,讓蘋果歷任CEO開始他們的表演吧~

1976年,Steve Jobs,Steve Wozniak,還有一個如今現有人知的Ronald Wayne共同創辦了蘋果公司,並開始銷售由沃茲手工打造的Apple I個人電腦。

之所以今天已經沒人知道Wayne也是蘋果的創始人,是因為在短短的12天之後(具體的天數八卦大師們爭論不休~),Wayne就以真正的白菜價賣掉了自己的所有股份。如果以今天蘋果的市值計算,他所持有的股份如今至少也是數百億美元級別,甚至更高。

從1977年1月開始,蘋果1代電腦和Apple II迅速打開了市場,也促使兩個年輕的創始人從市場上招募了負責管理的CEO人選。

No.1 Michael Scott(邁克爾.斯科特)1977-1981

蘋果首任CEO,在1977年到1981年間擔任蘋果首任CEO。

Scott被蘋果早期員工稱作"Scotty",在擔任蘋果首任CEO之前,曾經是國家半導體的生產總監。

Scott陪伴喬布斯和沃茲一起見證了蘋果公司的上市,這種功績堪比阿里巴巴的蔡崇信。他富有遠見卓識,為蘋果設立了商業典範,並大刀闊斧的將公司的所有傳統打字機掃地出門。

但遺憾的是1981年2月25日,Scott遇到了自己的「黑色星期五」。雷霆震怒之下,他開除了40名在下班前轟趴的早期員工。

對此,Scott的經典解釋是,「我曾經說過,如果我發現在蘋果擔任CEO不再有意思,我就會退出。但現在我改變主意了。如果在蘋果擔任CEO不再有意思,我就會開除那些不聽話的員工,直到這件事重新有意思~」

高光時刻:見證蘋果公司的上市

至暗時刻:一次衝動的「黑色星期五」暴君舉動徹底葬送了自己的CEO職位

No.2 Mike Markkula 1981-1983

在蘋果公司創立時,馬庫拉才32歲,但卻是已經是個百萬富豪,更是成為了蘋果的首個天使投資人??。

在電影「Something Ventured"中,馬庫拉回憶起當年跟喬布斯和沃茲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最開始馬庫拉對蘋果??並沒有任何興趣,但是在跟喬布斯的一番閑聊之後,他受到了傳說中著名的喬氏」現實扭曲場「影響,並決定給蘋果公司提供第一筆天使投資。

蘋果的首任CEO Scott也是馬庫拉招致麾下的,而在Scott黯然離場後,馬庫拉成了當下的最佳人選。

當然,作為一名投資人,馬庫拉對經營管理的興趣缺缺。所以,正是在他的任上,蘋果即將迎來一名」青史留名「的除喬布斯之外最出名的CEO- John Sculley。

高光時刻:給蘋果提供首筆天使投資

黑點時刻:跟喬布斯一起將Sculley招募成下一任CEO

No.3 John Sculley 1983-1993

說起來有點怪,但這個傳奇般的人物不但成了蘋果的CEO,還在數年後成功將創始人喬布斯驅逐出場,並成為截止目前為止任期僅次於喬布斯的蘋果CEO。

如今已經鮮有人記得斯卡利在蘋果期間所創造的產品或財富,大家記住的是一句話,以及一場堪比」刺殺凱撒「或是」猶大背叛基督「的科技史上最知名背叛。

這句話是喬布斯為了吸引Sculley來蘋果當CEO所說的,當時斯卡利是百事可樂公司的總裁,事業如日中天,而蘋果只不過是一個市值不高的新興科技公司。

然而一句話改變了一切,」你是想一輩子賣糖水,還是跟我一起來改變世界。「

斯卡利選擇了後者,兩人的關係一度」如漆似膠「,簡直就是科技界的「斷背山」再現。

為了將斯卡利吸引到蘋果,喬布斯和董事會給斯卡利開出了令人乍舌的高達220萬美元的年薪。在1987年的矽谷,斯卡利的工資榮登榜首,無人能及。

然而之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1984年Macintosh誕生,同時登場的還有被評為20世紀最偉大商業廣告的《1984》。

1985年,喬布斯被斯卡利在蘋果董事會的支持下無情驅逐出蘋果。

這一走,就是11年。

斯卡利因為這句話和對喬布斯的背叛而被評選為美國歷史上最差的CEO第14位。

高光時刻:「改變世界」的選擇

至暗時刻:將喬布斯驅逐出蘋果,在與WINTEL同盟的對戰中敗的連內褲都快輸了,蘋果徹底失去了當年在PC市場的創新和主導地位,淪為極其小眾的品牌。

No.3 Michael Spindler 1993-1996

斯卡利把蘋果拉入了徹底」商業化「的歧途,他」營銷至上「的經營理念徹底顛覆了蘋果公司的靈魂-用科技力量和人文精神打造獨一無二的創新產品並改變世界。

在擔任了10年的蘋果CEO之後,斯卡利被忍無可忍的蘋果董事會辭退了。然而下一位繼任者某種程度上來看只不過是斯卡利的精神傀儡而已。

Spindler在斯卡拉當任期間被認為是」無害「的,也為他最終贏得了蘋果的辦公室政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蘋果公司內部都認為Spindler是一個卓越的戰略家。當然,時間證明只是個」紙上談兵「的戰略家~

Spindler在任期間,採取了激進的措施想要挽回蘋果的敗局。然而這些措施都是」對人不對事「,所以並沒有取到想要的成果。

比如Spindler一舉裁掉了2500名蘋果員工,並重建了公司建構。此外,延續斯卡利」營銷至上「的理念,蘋果的組織架構以市場區域和類別進行組織,而不是根據產品來組織。蘋果僅存的遺產只剩下AppleSoft,因為需要靠這個來完成操作系統的開發。

在1996年1月23日,絕望的蘋果股東和董事會被爛到極點瀕臨破產的蘋果財務現狀驚呆了。也正是從那一刻起,」現金為王「成了蘋果延續至今的至高財務法則。

作為蘋果的董事會主席,馬庫拉(也就是第二任CEO)隨後解僱了Michael Spindler。

高光時刻:沒有?

至暗時刻:讓蘋果瀕臨破產

No.4 Gilbert Frank Amelio 1996-1997

阿梅里奧是蘋果任期最短的一任CEO,當時蘋果的股價降到了12年來的最低點。

如今之所以還有人能記住他,主要是因為正是在他的任期上,喬布斯回歸了。

當然,喬幫主不是那種喜歡說套話的人,他對阿梅里奧的評價是,"他不是蘋果所需要的CEO。蘋果就像一艘底部漏水即將沉沒的輪船?,而我的任務就是讓這艘船重新航向正確的方向。」

這句話讓我想到了華為的「破飛機」一說,或許在這一點上,任正非任總和喬幫主心有慼慼焉~

高光時刻:迎回喬布斯

至暗時刻:蘋果股價降到12年最低

No.5 Steve Jobs 1997-2011

喬布斯作為蘋果CEO的豐功偉績是全世界所公認的,不光在科技行業,在其它諸多領域,喬布斯的理念和成就也被無數人所膜拜,包括國內的雷軍、馬化騰、任正非等等。

2011年9月,《哈佛商業評論》和《連線》雜誌等發文宣稱喬布斯是史上最完美的CEO,沒有之一。

然而就在當年,喬布斯駕鶴西去,往生西方世界。

我們這一代人有幸經歷了喬布斯的蘋果時代,經歷了邁克爾.喬丹的籃球時代,經歷了梅西和C羅雙星閃耀的足球時代,經歷了邁克爾.舒馬赫的賽車時代。。。

不管有多少人反對,我個人始終堅持一個觀點,喬布斯是到目前為止的企業界史上第一CEO,沒有之一。

高光時刻:2007年的iPhone發布會

至暗時刻:1985-1996年被蘋果放逐的11年

No.6 Tim Cook 2011-?

2011年8月25日,連行走都需要家人幫助的喬布斯終於無法繼續帶領蘋果前行,他向大眾公開宣佈辭去蘋果的CEO職位,而董事會也在喬布斯的推薦下任命當時的COO Tim Cook作為新一任CEO。

Tim Cook不是蘋果初創時期的早期員工,但確實喬布斯上演王者歸來的絕佳搭檔,在喬布斯心中的地位僅次於自己的「靈魂伴侶」 Jonathan Ive爵士。

Tim Cook(全名Timothy Donald Cook)出生於1960年11月1日,家鄉是美國阿拉巴馬州的莫比爾地區。1982年,Cook從奧本大學獲得了工業工程的學士學位。

1982年畢業之後,Cook在IBM度過了長達12年的早期職業生涯,並於1988年獲得了杜克大學富科商學院的MBA學位。

隨後他短期擔任了Intelligent Electronics的COO職務,並於1997年成為Compaq康柏公司的副總裁。

6個月,Tim Cook遇到了喬布斯,在不到5分鐘的對話之後,Cook聽從了內心的召喚,義無反顧的加入蘋果。

Cook於1998年3月加入蘋果公司,並擔任全球運作高級副總裁的職務。作為供應鏈運作高手,在Cook的幫助下蘋果成功的打造了全球科技界最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Cook在供應鏈管理方面極富遠見,他關閉了蘋果之前的所有工廠和倉庫,並通過跟供應商的合作,讓蘋果的庫存週期從月降低到日。當他意識到快閃記憶體對於電子產品的重要性之後,他跟主要供應商一舉簽訂了多達數十億美元的長期優先協議,從而保證了蘋果核心產品iPod Nano,以及隨後的iPhone和iPad在元器件的供應上無可憂慮。

2007年1月的時候,Cook就已經被喬布斯授權進行一些更高層面的管理工作。而在2009年喬布斯病退期間,更是擔任了一段時間的臨時CEO。

2011年10月5日,喬布斯離去,Cook從幕後開始站到了臺前。

2012年開始,蘋果的高層管理團隊開始大換血。iOS之父Scott Forstall,這個被業界普遍認為蘋果公司最像喬布斯的男人,因為其眼高過頂桀驁不馴的性格以及和多名高管不合的舉動而被杯酒釋兵權,先是擔任Cook的臨時顧問,然後在2013年徹底離開了蘋果公司。

負責零售的John Browett也很快被辭退,在幾經換人之後迎來了曾任Burberry CEO的Angela Ahrendts,甚至一度被認為是Tim Cook欽定的接班人。然後Angela的諸多行事風格跟科技公司並不相合,甚至有點當年斯卡利的味道,所以在今年春天徹底黯然離場,由負責人事的Deirdre O"brien接替。

蘋果如今的高管團隊:

下面總結一下Tim Cook任期內的功績與缺陷。

功績:

1.在任期間,市值躍居全球第一,突破萬億美元??

2.在任期間,蘋果公司營收連年創下新記錄

3.在任期間,將蘋果單純依賴硬體收入的結構調整為Hardware/Software/Services三足鼎立

4.在任期間開始重視中國市場,從產品和服務上針對中國市場提供優化,但是從2018年開始,因為各方面的因素,蘋果中國市場開始萎縮

缺陷:

1.在任期間,僅發布Apple Watch一款新品類產品,且市場規模始終未能突破1億臺

2.數年來重用來自Buberry的Angela,導致品牌定價的「奢侈品化」,以及類似當年「營銷至上」的經營理念正侵蝕蘋果的企業靈魂-藉助科技力量和人文精神打造獨具一格的創新產品,進而改變世界。從Think Different逐漸轉變為Think Money

3.高通案被迫選擇「花錢消災」,凸顯了蘋果生態鏈的脆弱環節

所以,如果你是蘋果股東或是董事會成員,會怎麼來評價作為CEO的Tim Cook呢?

雖然Cook至今未能給蘋果帶來下一款有望改變世界的新革命性產品,但是在經營管理等方面還是具備一流CEO的水準。

另外,如果董事會對Tim Cook的表現不滿意了,那麼誰又能比他更強呢?難道是作為鍵盤黨的各位嗎?~

One more thing...

當年Tim Cook接任蘋果CEO職務時,設定的任期是至少到2021年中(除非犯下滔天罪惡)

不過到2021年的時候,已經擔任了10年蘋果CEO的Tim Cook或許也早已萌生退意。

畢竟,作為神級CEO 喬布斯的接班人,誰能頂得住這個壓力呢?


庫克能夠呆在CEO這個位置的關鍵,在於他沒有做錯。即可這樣認為,即使換一個CEO,他的經營思路也跟庫克一樣。所以說:決定你在哪個位置上,是因為這個位置需要你,而你也沒有犯錯。

蘋果無論是它的硬體,還是軟體能力,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但是作為CEO最為重要的則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庫克在任期上,蘋果的市值一起在往上漲,說明蘋果的業務在持續的盈利。作為股東,這些都是樂見其成的。

假設,我們想像庫克是一個很有想法的產品大師,為了站穩,推出一系列的產品。結果可能是蘋果粉絲會將這些產品,跟現在產品進行比對。當然,要另僻一條新的能夠超越蘋果的產品線,相信是很不容易的。

為什麼不能在原來的路上或者產品,繼續微創新呢?這也許是最容易的一條路了。所以,庫克在CEO上能夠站穩,是因為他選擇了一條容易走通的路。


自iPhone XS系列上線之後,外界就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聲音,認為蘋果「中規中矩」,「毫無驚喜」,「缺乏創意」等等,而作為喬布斯的繼任者,庫克的能力也被外界所質疑,只能說喬布斯時代是蘋果的鼎盛時期,處在功能機與智能機的轉折點,所以iPhone每一次的進步都能夠讓人記憶猶新。而庫克時代卻未能做出改變,那麼為什麼庫克還能再CEO這個位置上呢?

重組高管

事實上,喬布斯的離開,也意味著蘋果公司內部的「精神支柱」倒了,公司的業務以及部分的團隊幾乎處在一個半癱瘓的狀態,在接管蘋果之後,庫克更是重整蘋果公司,打破了公司各部門之間的桎梏,這也進一步的解決了公司的內訌消耗,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

推出iPad mini

在小型平板電腦的問題上,庫克和喬布斯的想法也是相悖的,喬布斯不屑小型平板電腦,而庫克則認為該市場非常的有潛力,在上任不久後,就發布了第一款iPad mini,事實證明,庫克的堅持是對的,可以說是當時買的最好的一款電子產品了。

擴大iPhone的陣容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庫克最偉大成就就是擴大了iPhone的陣營,iPhone 6就是庫克排除爭議要發展起來的,而這款產品,也為蘋果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此外SE系列在市場上的反響度也是非常高的。

重提觸控筆

觸控筆在被喬布斯打入冷宮後,庫克又將其引入了,並且受到了設計師,插畫師,建築師的熱捧。


其實不難發現一個問題,現在全世界手機廠商都無突破性的變化,因為手機發展已經進入頸瓶階段了。

那麼作為蘋果公司的CEO庫克,他要做的就不是創新,或者說重點不是創新,而是守成。

而重點是蘋果穩如狗的發展趨勢下,市值還實現了全世界最高,那麼作為蘋果股東就沒有理由更換CEO了

只有蘋果市值不行了,或者庫克退休了,蘋果才會更換新的CEO的

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


2011年10月5日,史蒂夫?喬布斯去世之後,Tim Cook就出任蘋果公司CEO了。支撐庫克能夠在CEO位置上的一直是蘋果公司的股價。

Tim Cook接手時蘋果公司的股價在50美元左右,現在是188美元,最高衝破200美元。Steve Jobs揭開了蘋果開始壯大的歷史關鍵一頁,Tim Cook卻一直在幫著書寫歷史的新高度。儘管在蘋果手機5以後,蘋果手機就開始了跟隨安卓手機的策略。這話要這麼講,蘋果手機粉絲一定不會答應。但是蘋果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和喬布斯原來的設想有很大的不同了。但這也沒事。只是蘋果手機十年一個樣子的界面,現在的確有點審美疲勞了。但是科技企業就這樣子。沒有一定得時間積累,要再有創新的產品推出總是難。

現在應該說,庫克到了這個關鍵時間點了。蘋果公司需要換擋前進。要是能換好了。那就行。要是庫克做不到,很有可能就此終結了他的職位了。好在他也夠老了。看來不久將來換個人也差不多是時候了。


首先如何定義「蘋果最近幾年沒有多大改變」,如果從股價上看,蘋果應該是處於最好的階段,賺得是盆滿缽滿,做為蘋果CEO庫克是十分優秀的。

蘋果最近幾年不是沒有多大改變,是沒有再發布像IPONE,IPOD這樣革命性產品倒是真的。

但那也是沒辦法,喬布斯走了,前幾天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不是也離職了嗎,時代不一樣了,沒有任何人和公司能一直處於巔峯。

只是大家還沒有接收而已,習慣就好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