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蘆筍想要獲得優質高產,需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第一個是要有科學的種植方法,第二個是要有科學的田間管理。

蘆筍算得上一種比較高收益的農作物了,並且一次種植可以連續收穫10年以上的作物。所以在種植前選擇好的品種是非常關鍵的工作,如果在選種上有誤,會影響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的產量和家庭收入。

我們在選擇蘆筍的品種時,應選擇生長速度快、單畝產量高、品質好、抗病性強的一代雜交品質。而且選用一代雜交品種具有當年可以採收,蘆筍粗細均勻,不良率低,無論是產量和抗病能力都比普通品種高的特性。目前我們國內的蘆筍雜交品種無論在產量、品質等方面都和國外品種不相上下,而且我們中國蘆筍研究中心培育出的新品種非常抗病並且價格親民。如果種植白蘆筍可以選擇「蘆筍王子」、「碩豐」等品種,種植綠蘆筍時選擇「冠軍」、「綠豐」等品種為佳。那麼選擇蘆筍品種時第二個參考就是根據當地市場需求,無論是種植白蘆筍還是綠蘆筍最後成功變現增加收入纔是最重要的。

蘆筍生長期間耐旱抗寒,對土壤要求不高,但是蘆筍很怕積水,不要選擇容易產生積澇的地塊,所以我們平時為了獲得好的產量選擇附近有方便灌溉條件,含有機質豐富的土壤或沙壤土。然後深翻土壤30釐米,每畝施基肥3000-4000千克。整平好地面就可以準備做育苗所用的畦了。畦的長寬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種植畝數來準備,畦壟高20就可以滿足需求。

蘆筍的種子由於外皮堅硬,播種前需要進行浸種催芽處理,先用清水漂洗去不成熟和蟲子啃食過的種子,然後用30-40℃的溫水浸泡2-3天,每天堅持換水次,然後把膨脹起來的種子放在盆中,把盆放置在25℃的環境中催芽,當種子有十分之一的胚根露白後就可以著手播種了。

蘆筍的播種時間宜選擇在9月份之前進行,播種前先在畦面澆足水,待水滲透下去後,按照行距10釐米把種子單粒種好,然後在上面蓋上一層2釐米厚的土。播種後應該立即蓋上塑料薄膜,保持地溫白天在25度左右,夜晚在15度的範圍內。

等到蘆筍苗長出三節以上時就可以移栽,起苗時可以帶土一起出苗,然後按照株距25釐米的距離栽種在田間,之後的工作就是澆水等待泥土自然踏實。然後沿兩行蘆筍中間培壟,培壟要直高度也要適中。

蘆筍移植後要根據土壤乾濕情況適時澆水,如果期間發現蚜蟲危害時應及時噴灑吡蟲啉進行防治。希望以上幾點意見可以滿足您對蘆筍優質高產的要求!

同時也歡迎大家關注添加? 科學種菜?,本文如有不妥的地方,請大家在評論區多提寶貴意見,希望回答能夠對您有幫助。


蘆筍是一種非常美味的蔬菜,今天筆者為大家簡單整理了一些關於種植蘆筍如何能夠高產的技術和管理方法,供廣大農民朋友參考,希望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蘆筍種植要高產可以參考以下方法管理。

蘆筍又名石刁柏,高檔營養保健蔬菜,被譽為蔬菜之王和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可加工成罐頭、營養品,是出口創匯的黃金產業,市場緊俏,價格高昂。蘆筍屬多年生作物,種一次可收10-15年,3-10月份均可種植,採用科學的管理,可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大力推廣種植蘆筍,是廣大農民朋友致富的好門路。 品種選擇

根據蘆筍生產的要求,蘆筍品種應具有深綠色、莖尖緊密、嫩莖形狀好、不易彎曲、畸形少、抗病蟲害能力強的特點。各地應根據當地情況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蘆筍品種。

播種育苗

在大規模栽培中,種子用於播種,以蘆筍的5 - 6月生長期為播種育苗標準,計算出合適的播種時期。春播採用保護地秧苗在2月底播種,4月份露地播種,8 - 9月份秋季播種。苗圃應選擇排灌方便、通風良好的沙土,每畝苗圃地施用1500 - 2000公斤腐熟肥料,然後犁入土中,加入10公斤尿素、16公斤過磷酸鈣和10公斤氯化鉀,並與土壤中的土壤充分混合。製作一個寬度為1.2 - 1.5m的苗牀,在苗牀表面每隔40釐米開一條橫向播種溝,深度為2釐米。每7 - 10釐米播種一粒種子,覆蓋2釐米厚的細土層,用稻草覆蓋邊界,充分澆水,保持濕潤,然後用小拱棚覆蓋。每畝苗牀500 - 600克種子。當苗高為7 - 10釐米時,每畝施用3.5千克尿素和2.5千克氯化鉀,用水稀釋,開溝或掘洞,每10天施肥一次。苗期應定期噴灑濃度為70倍的0.3 - 5 -甲基拖把溶液的波爾多液,以預防疾病,並及時中耕除草。

栽培要點

大田種植前,將地塊深耕,每畝施用3000公斤腐熟肥料,翻土,平整土地,然後開溝,溝間距1.2 - 1.5米,溝深30 - 40釐米,溝寬50 - 60釐米,溝內每畝施用2000公斤肥料、30公斤過磷酸鈣、7公斤尿素和10公斤氯化鉀,充分攪拌覆蓋定植在春天或秋天進行,植物間距為30 - 40釐米。種植時,根系應該伸展,覆蓋5 - 6釐米的土壤,並澆水。生存後,土壤應該再次被覆蓋,種植溝應該被填滿。

合理施肥

按照「農家肥為主,有機和無機結合」的原則,分解的農家肥4000 - 5000公斤,化肥22公斤純氮,18公斤純磷和18公斤純鉀應該在蘆筍的一年生長期施用到每畝蘆筍上。嚴禁使用未煮熟的農家肥。當條件允許時,最好施用生物菌肥。每年施肥分為三次。第一次催芽肥料是在3月底採摘竹筍之前進行的。N∶P∶K為5∶3∶2,佔年生育期施肥總量的20%:第二次複壯肥,在5-6月採筍結束後進行,N∶P∶K為5∶4∶4,佔年生育期施肥量的60%,第三次秋復肥,在8月份立秋以後進行,N∶P∶K為3∶3∶4。 適時灌水蘆

筍是一種喜歡溫度的植物,能耐受早期氣候,並且害怕積水。它種植在黃土高原的乾旱地區。應注意及時澆水,以保持土壤水分。一般來說,水應該在一年生長期內澆水6次,3月起壟前一次,竹筍採摘期間一次,起壟後一次,狗日期間一次,秋季開始後一次,冬季一次。

中耕除草

使用人工除草或機械除草,嚴禁使用各種除草劑。每次灌溉後,在利用土壤水分的同時保持土壤水分,並及時犁一次,以保持植物根際附近的土壤疏鬆而不開裂,增加通風並減少蒸發。 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農業、生物、物理和化學防治的協調與配套,嚴格控制化學農藥施用量。蘆筍主要有莖枯病、根腐病、褐斑病等真菌疾病。用於防治的農藥主要是生物農藥(農抗120 )和礦物農藥(石硫混合物、波爾多混合物)等。化學農藥必須從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品種中選擇,如多菌靈、百潔靈和其他允許用於國家綠色食品的農藥。在高溫高濕到來之前,6-8月是蘆筍病預防的關鍵時期。根據蘆筍莖在田間的不同,及時噴灑可以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以上就是關於種植蘆筍能夠高產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可以對廣大農民朋友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種植蘆筍,如何科學管理才能優質高產?對於蘆筍的種植在多數地區都有著很多的種植戶種植,因為比較高的前景和受歡迎程度,逐漸的也深受著農戶的青睞,因為蘆筍的生長發育很旺盛,所以適當的進行管理,更利於蘆筍的種植優質高產。

對於蘆筍的種植,小編認為苗牀管理應以溫濕度調節、壯苗育苗、病蟲害防治為根本,然後在蘆筍出苗前,牀溫白天為25度左右的恆溫,晚上不低於14度的均溫。在蘆筍出土後,先出土一半的幼苗,取下地膜,逐漸保持蘆筍的通風工作,當互損的幼苗高度在200cm左右時,可採用無膜通風的方法,可以促使蘆筍的幼苗適應生長條件,也更進一步的促進接下來蘆筍生長期的長勢。

還有就是蘆筍的移植應離地面10釐米,每25cm的間距保持植株的長勢,每畝種植1500 個孔就可以了,同時,小編認為蘆筍的育苗、種植、澆水、覆土等作業同時完成,大苗和壯苗每穴種植一株,弱苗和弱苗每穴種植兩株,強苗和弱苗分開種植,這樣正確的保持給更利於合理分配植株長勢。

最後,小編覺得對於蘆筍適用於土壤疏鬆肥沃、透氣性好、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的砂質壤土,有利於根系發育和嫩莖優質高產。過多的酸度和厚重的粘土不適合蘆筍生長,所以進行講蘆筍的生長發育進行有機的合理養護,可以更科學的提高蘆筍的高產和增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